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穴位埋线方法治疗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作 者: 曹秋锐
导 师: 李玉英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学
关键词: 肛周脓肿 穴位埋线 镇痛 临床研究
分类号: R24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观察埋线对穴位的“长效应”来防治低位肛周脓肿根治术后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情况及止痛药的运用情况,评价该法对防治低位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为更深入的肛肠病围手术期中医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我院肛肠科以肛周脓肿入院,欲行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并符合本研究入组标准的50例患者,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在术前将1.5cm的医用羊肠线埋入白环俞穴、长强穴及上巨虚穴;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术后的用药处理。通过对比分析术后第1-5天主要疗效评价指标的变化及方法的安全性。【结果】1、埋线组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4h的VAS分值P=0.763>0.05,无统计学差异。术后8h至术后第五天换药不同时间点的VAS分值的P都大于0.05,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术后第2-5天排便时疼痛程度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二天至术后第五天排便时不同时间点的疼痛分数值的P都大于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第1-4天24h内疼痛持续时间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至第4天排便时不同时间点的疼痛分数值的P都大于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当天晚上需注射曲马多止痛的人数对比,P=0.762>0.05,可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3、两组睡眠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第一天的睡眠质量P>0.05,说明两组患者术前的睡眠质量无显著差异性。术后第三天、第五天的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分数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睡眠质量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术后小便情况的比较,P=0.009<0.05,说明两组患者术后小便情况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穴位埋线镇痛法能缓解患者术后换药及排便的疼痛,有效减少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改善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及小便情况,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引言  8-10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0-20
  1、肛周脓肿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研究  10-12
    1.1 中医对肛周脓肿的认识  10
    1.2 现代医学对肛周脓肿的认识  10-12
    1.3 肛周脓肿的常见分类  12
    1.4 治疗原则  12
  2 术后疼痛的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研究  12-14
    2.1 术后疼痛的传统医学研究  12-14
    2.2. 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现代医学研究  14
  3. 肛周脓肿术后疼痛治疗的临床研究  14-18
    3.1 术后疼痛的中医治疗  14-16
    3.2 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现代医学临床研究  16-18
  4. 腧穴埋线的的应用  18-20
    4.1 埋线疗法的治疗作用及特点  18
    4.2 穴位埋线的实验研究  18-19
    4.3 埋线在各科痛症的应用  19-20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0-26
  1 病例选择  20-21
    1.1 病例来源  20
    1.2 诊断标准  20
    1.3 纳入标准  20
    1.4 排除标准  20-21
    1.5 剔除的标准  21
    1.6 受试者中止、退出临床试验的条件  21
    1.7 脱落病例的处理  21
  2. 试验方法  21-26
    2.1 试验原则  21
    2.2 合并用药  21-22
    2.3 治疗方法  22
    2.4 材料及操作  22-23
    2.5 实验分组  23
    2.6 观察指标  23-24
    2.7 疗效评价指标  24-26
第三部分 结果及分析  26-31
  1. 临床资料  26-27
  2. 结果  27-30
    2.1 两组病例VAS评分的比较及分析  27-28
    2.2 两组病例疼痛评分的比较及分析  28
    2.3 两组24h内疼痛持续时间评分的比较及分析  28-29
    2.4 手术当天晚上需注射曲马多的人数比较及分析  29
    2.5 睡眠质量评分的比较及分析  29-30
    2.6 术后小便情况评分的比较及分析  30
  3. 安全性评价  30
  4. 脱落情况  30-31
第四部分 讨论  31-37
  1. 依据  31-32
  2. 选穴依据  32-33
  3. 结果分析  33-36
    3.1 穴位埋线能缓解患者术后换药的疼痛  33-34
    3.2 穴位埋线能缓解患者术后排便的疼痛  34
    3.3 穴位埋线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持续的时间  34-35
    3.4 穴位埋线可改善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  35
    3.5 穴位埋线可改善患者术后的小便情况  35-36
  4. 结论  36-37
结语  37-38
问题和展望  38-39
附录  39-42
参考文献  42-46
致谢  46

相似论文

  1. 王焕禄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宣痹通络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2. 穴位埋线对哮喘模型大鼠IL-4等影响的实验研究,R245
  3. 消瘤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R737.33
  4. 中国南海新型芋螺毒素的化学合成、活性测定及表达条件初探,TQ464
  5. 动情周期不同阶段序贯穴位埋线对肾虚型卵巢早衰小鼠E2和P的影响,R245
  6. 保留股骨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研究,R687.4
  7. 解氏肺癌2号方对肺癌伴恶性胸水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R734.2
  8. 髋关节置换术后髂筋膜室阻滞镇痛效果观察,R614
  9. 氟比洛芬—壳聚糖原位水凝胶的制备及用于大鼠切口镇痛的效果,R614
  10.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研究,R614
  11. 帕瑞昔布钠复合芬太尼术后镇痛对妇科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R614
  12. 麻醉状态下心血管多参数监护系统的软件开发,R614
  13. 中医药在咽喉反流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R259
  14.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R743.3
  15. 热碘油TACE联合乙酸消融序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R735.7
  16. 垂体腺瘤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R736.4
  17. 健脾补肾方联合DP方案治疗术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R734.2
  18. 垂体瘤自拟方治疗垂体泌乳素腺瘤的临床研究,R736.4
  19. 以恢复骨折断端轴线理念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Ⅲ型)的临床研究,R726.8
  20. 髋臼周围截骨联合手术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R726.8
  21. 改良Pemberton髋臼成形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R726.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外科、针刺麻醉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