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18)F-FDG PET/CT 心肌代谢显像的方法学研究及其评估心肌活性的应用价值

作 者: 刘晓洁
导 师: 褚俊
学 校: 安徽医科大学
专 业: 内科学
关键词: 存活心肌 葡萄糖负荷 (18)~F-FDG PET/CT 心肌代谢显像 心脏超声心动图 室壁运动异常节段
分类号: R54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18)~氟标记的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仪((18)~F-FDG PET/CT)行心肌代谢显像检查的方法学以及其评估心肌存活性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心肌梗死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健康人中的20人行葡萄糖负荷法将血糖控制在7.9~8.8 mmol/L,随后行(18)~F-FDG PET/CT检查,另20例对照组健康人空腹行(18)~F-FDG PET/CT检查。比较各组心肌整体显像图像质量的差异。对葡萄糖负荷法后心肌整体显影失败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C-肽检查。32例心肌梗死患者同期行普通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检出心肌异常节段的差异。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行(18)~F-FDG PET/CT动态随访,了解心肌正常节段的变化。结果行葡萄糖负荷法组中心肌整体显影良好:总组共45例(87%),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AMI)12例(92%);陈旧性心肌梗死组(OMI)16例(84 %);正常对照组心肌17例(85%)。比较各组显影良好率的不同,采用x~2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未行葡萄糖负荷的对照组心肌整体显影良好5例(25%),其与行葡萄糖负荷的对照组(85%)比较,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葡萄糖负荷法后心肌整体显影失败7例,其中5例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异常。4例80岁以上的老年人,2例显影良好,2例显影失败。在左心室心肌划分的17个节段中,每例患者逐个节段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采用一致性检验,其中16个心肌节段Kappa>0.4,一致性较好。(18)~F-FDG PET/CT检出心肌总坏死节段60(13%):其中AMI组22(11%),OMI组38(14%);UCG检出心肌总坏死节段38(8%):其中AMI组14(7%),OMI组24(9%)。PET检出心肌总异常节段160(36%):AMI组75(37%),OMI组85(35%);UCG检出心肌总异常节段124(26 %):其中AMI组51(25%),OMI组73(27%)。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所得检出率的不同,采用配对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PET(UCG)在具体对AMI组和OMI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5例AMI患者分别于PCI术后2周内及术后3-6月行(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3-6个月后显影图像显示正常心肌节段增加8个。结论1.为获得有意义的心肌代谢显影图像,行(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前必须先行葡萄糖负荷调控好血糖。2.评估心肌活性方面:(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的敏感性优于普通UCG检查。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18)~F-FDG PET/CT可用于检测存活心肌的动态变化。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10
Abstract  10-13
1 引言  13-14
2 材料和方法  14-18
  2.1 研究对象  14-15
  2.2 检查仪器及方法  15
    1.2.1 显像仪器  15
    1.2.2 显影剂  15
    1.2.3 药品  15
    1.2.4 受检患者常规准备  15
    1.2.5 检查方法  15
  2.3 (18)~F-FDG PET/CT 心肌代谢显像  15-16
  2.4 图像分析  16-18
  2.5 统计分析  18
3 结果  18-23
  3.1 葡萄糖负荷法和(18)~F-FDG PET 心肌代谢图像质量关系的分析  18-20
    3.1.1 不同血糖浓度和口服葡萄糖量的关系  18-19
    3.1.2 空腹血糖和(18)~F-FDG PET/CT 心肌代谢显像关系  19
    3.1.3 葡萄糖负荷法和(18)~F-FDG PET/CT 心肌代谢显像关系  19-20
  3.2 (18)~F-FDG PET/CT 心肌代谢显像与 UCG 评价存活心肌的比较分析  20-22
  3.3 5 例AMI 患者行(18)~F-FDG PET/CT 心肌代谢显像动态随访  22-23
4 讨论  23-29
  4.1 心肌细胞主要病理表现  23-24
  4.2 存活心肌的特征  24
  4.3 存活心肌的价值  24
  4.4 (18)~F–FDG PET/CT 心肌显像  24-27
    4.4.1 PET/CT 显像原理  25
    4.4.2 PET/CT 心肌代谢显像示踪剂  25
    4.4.3 (18)~F-FDG PET 心肌代谢显像影响因素  25-27
  4.5 心肌灌注显像  27
  4.6 代谢显像  27-28
  4.7 PET/CT 心肌代谢显像和UCG、SPECT 等的比较  28-29
  4.8 PET/CT 心肌显像评价存活心肌的优势及不足  29
5 结论  29-30
6 参考文献  30-34
附录  34-35
致谢  35-36
综述  36-48
  1 存活心肌的发生机制  37-38
    1.1 顿抑心肌(又称缺血后心室功能障碍)  37-38
    1.2 冬眠心肌  38
  2 冬眠心肌的特点  38-39
    2.1 心肌血流灌注  38
    2.2 心肌代谢  38-39
  3 心肌存活的评价方法  39-41
  4 PET/CT 一体机的检测成像原理[15-18]  41-42
    4.1 PET 的基本原理  41
    4.2 CT 的基本原理  41
    4.3 PET/CT 的工作原理  41-42
  5 PET/CT 评价存活心肌  42-44
    5.1 心肌灌注显像  42-43
    5.2 代谢显像  43-44
  6 PET/CT 应用进展  44-45
  参考文献  45-48

相似论文

  1. 血浆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探讨,R541.4
  2. 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及识别存活心肌应用价值的研究,R541.4
  3. 动态增强CT与~(18)F-FDG PET-CT对肺癌病理类型的对照研究,R734.2
  4. 葡萄糖负荷对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那格列奈的干预作用,R587.1
  5.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R714.2
  6. 平板运动试验与~(99m)Tc-MIBI/~(18)F-FDG SPECT双核素显像检测存活心肌的对比研究,R542.22
  7. 重组hIGF-Ⅰ延缓心梗大鼠心肌细胞老化、改善心功能的研究,R542.22
  8. 液态氟碳纳米脂质微粒靶向识别存活心肌实验研究,R541
  9.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冠心病合并左室室壁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R542.22
  10. 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存活心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R540.45
  11. 超声组织定征彩色室壁运动声学定量技术对冠心病存活心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R541.4
  12. 临床心电生理学系列研究,R541
  13. 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左心功能临床研究,R541.4
  14. 扩张性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心肌灌注、代谢及功能的综合评价,R542.2
  15.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异舒吉及其合用的超声心动图检测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存活心肌的研究,R541.4
  16.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和背向散射积分评价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的临床应用研究,R541.4
  17. 斑点追踪技术结合心肌声学造影研究犬左冠阻断后左室收缩功能及微循环状况,R445.1
  18. 心肌声学造影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541.4
  19.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存活心肌的检测及介入治疗的疗效研究,R543
  20. 产前超声筛查对中孕期胎儿心脏发育的检测,R714.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心脏疾病 > 心肌疾病 > 心肌梗塞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