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碳汇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作 者: 苏阿兰
导 师: 吴承祯
学 校: 福建农林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福建省 毛竹林 碳储量 碳汇 时空分布特征
分类号: S71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4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碳减排增汇成为国内外高度重视的问题。森林作为吸收CO2的主体,其碳汇功能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毛竹林(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是异龄林,具有生长速度快、生产效益高的特点,因此毛竹林的碳汇功能强大,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福建省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竹子生产重点产区,目前对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时空变化特征以及碳汇功能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野外调查结合福建省毛竹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以县市为尺度估算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及不同时期各县市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初步探讨社会、经济、环境等因子与碳储量的关系。(1)通过对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碳储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密度为164.750t·hm-2,其中土壤层碳密度最大,值为124.815 t·hm-2,占生态系统总碳密度的75.76%,其次是乔木层为39.180 t·hm-2,占总碳密度的23.78%,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层分别为0.161 t·hm-2和0.594 t·hm-2,分别占0.10%和0.36%,地上部分(乔木层和灌草层)与地下部分(凋落物层和土壤层)之比为1:3.18。②毛竹林乔木层不同器官碳密度的波动值在1.512 t·hm-2-19.638 t·hm-2。在各器官的分配中,按碳密度高低排列依次为竹杆>鞭根>竹枝>竹蔸>竹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毛竹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碳密度与环境因子(坡位、坡向、海拔)的关系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对碳密度的影响比坡向、坡位大。③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均呈现明显的层次变化规律,表现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毛竹林土壤层(0-60cm)碳含量和碳储量的分布不均,0-20cm层土壤的碳含量和碳贮量都最高,碳含量为24.051g/kg,碳储量为47.125 t·hm-2,占土壤层总碳储量的41.11%,其中,0-20cm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是20-40cm层和40-60cm层的1.22倍和1.66倍,且0-40cm土层的有机碳密度占土壤总有机碳密度的75.33%,这说明了土壤表层(0-40cm)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较大。(2)对1985年、1996年、2006年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垂直分配结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3个时期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碳储量为1136.792-3016.532万t,占总碳储量的13.26%-19.50 %,林下植被层为9.530-15.969万t,占0.10 %- 0.11%,凋落物层35.162-58.917万t,占0.38%-0.41%,土壤层为7388.427-12379.957万t,占80.02 %-86.21%。3个时期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垂直分配结构基本相似,乔木层碳储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其所占的比重都略有提高,可见毛竹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是在不断增强的。②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由1985年的8569.912万t增加到2006年的15471.375万t,21年间共增加了6901.463万t,年均增加328.641万t,年均增长率为2.85%。从1985年到2006年的21年,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呈现上升趋势。从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看,1985年、1996年、2006年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分布格局有其相似之处,均表现为西部高、东部低。9个地市的毛竹林生态系统平均碳储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宁德市、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莆田市、厦门市,西部的碳储量要明显高于东部各市。在所有县市中,以建瓯市的碳储量最大,其次是永安市和武夷山,其中碳储量超过100万t的共有33个县市,南平10个县市、三明8个县市、龙岩7个县市。从碳储量的时间分布上看,在福建省9个地市中,以厦门市毛竹林生态系碳储量的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龙岩市和泉州市,而以莆田市的增长速度最慢,年增长率仅为0.27%,其余地市的碳储量均以平稳的速度在增加。各个县市增长方式均为连续增长型,除了莆田市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3)对1985年、1996年、2006年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全局相关性指数进行计算,结果Global Moran’s I分别为0.36、0.38、0.41,值均大于零,对其Z值分别进行检验,Z值分别为4.98、5.32、5.57,在(-1.96,1.96)区间外,这说明了三个时期福建省毛竹林碳储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有明显的集聚现象,且Moran’s I逐渐增大,表明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相关程度越来越大。福建省毛竹林碳储量存在显著的局部空间集聚现象,且呈正相关的县市明显多于呈负相关的县市,还有大部分县市与周围区域的分布关联性不是很明显。闽西北地区以南平、三明为主,表现为“高高”正相关的集聚特点,东南沿海地区,表现为“低低”正相关的集聚特点,另外有少数县市与周边县市的差距较大,呈现出显著的“高低”负关联。(4)通过因子分析等分析方法分析气候因子(年均温和年降雨量)、人口密度、GDP对福建省毛竹林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降雨量与碳储量呈正向关系,年均温与碳储量呈负向关系,各县市的人口密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与碳储量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在人口密度及GDP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也在不断增加,这说明了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影响到毛竹林碳储量的增加,只要能够合理经营林业,适当种植毛竹林,保持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将有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2 1 引言 12-21 1.1 研究背景 12-13 1.2 国内外森林碳储量研究进展 13-15 1.2.1 碳储量的研究 13-14 1.2.2 碳汇项目研究 14-15 1.2.3 毛竹林研究概况 15 1.3 国内外碳储量研究方法 15-17 1.3.1 样地清查法 16 1.3.2 微气象测定法 16-17 1.3.3 模型模拟法 17 1.3.4 遥感估测法 17 1.4 影响碳储量的因素 17-19 1.4.1 人为因素 18 1.4.2 自然条件因素 18-19 1.4.3 林分因素 19 1.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19-20 1.6 研究内容 20-21 2 研究区概况 21-24 2.1 福建省概况 21-22 2.1.1 地理位置 21 2.1.2 气候、水文条件 21 2.1.3 森林植被资源 21-22 2.1.4 社会经济条件 22 2.2 试验地概况 22-24 2.2.1 地理位置 22-23 2.2.2 气候、水文条件 23 2.2.3 森林植被资源 23 2.2.4 社会经济条件 23-24 3 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研究 24-33 3.1 研究方法 24-26 3.1.1 野外样地设置与采样 24 3.1.2 野外调查 24-25 3.1.3 室内分析 25 3.1.4 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计算 25-26 3.1.5 数据处理 26 3.2 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特征分析 26-33 3.2.1 毛竹林乔木层有机碳密度 26-28 3.2.2 毛竹林林下植被及凋落物层有机碳密度 28-29 3.2.3 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 29-32 3.2.4 毛竹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空间分配格局 32-33 4 福建省毛竹林碳储量时空分布研究 33-52 4.1 研究方法 33-34 4.1.1 研究资料来源 33 4.1.2 使用工具 33 4.1.3 数据处理 33-34 4.2 福建省不同时期毛竹林生态系统量垂直分配格局 34-38 4.3 福建省不同时期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动态变化 38-39 4.4 福建省区域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格局 39-50 4.4.1 不同时期福州市毛竹林碳储量动态变化 39-41 4.4.2 不同时期厦门市毛竹林碳储量动态变化 41 4.4.3 不同时期南平市毛竹林碳储量动态变化 41-43 4.4.4 不同时期三明市毛竹林碳储量动态变化 43-44 4.4.5 不同时期龙岩市毛竹林碳储量动态变化 44-45 4.4.6 不同时期漳州市毛竹林碳储量动态变化 45-47 4.4.7 不同时期泉州市毛竹林碳储量动态变化 47-48 4.4.8 不同时期莆田市毛竹林碳储量动态变化 48-49 4.4.9 不同时期宁德市毛竹林碳储量动态变化 49-50 4.5 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评价 50-52 5 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52-59 5.1 空间特征的研究方法 52-53 5.1.1 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 52-53 5.1.2 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 53 5.2 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空间分布 53-56 5.3 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空间特征 56-58 5.3.1 福建省毛竹林碳储量分布的全局自相关分析 56 5.3.2 福建省毛竹林碳储量分布的局部自相关分析 56-58 5.4 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空间特征分析 58-59 6 福建省毛竹林碳储量影响因子分析 59-65 6.1 福建省毛竹林碳储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59-60 6.1.1 因子分析法 59-60 6.1.2 福建省毛竹林碳储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60 6.2 福建省毛竹林碳储量空间分布与人口密度关系 60-63 6.3 福建省毛竹林碳储量空间分布与GDP 的关系 63-64 6.4 小结 64-65 7 结论与讨论 65-69 7.1 结论 65-67 7.1.1 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空间分配格局 65-66 7.1.2 福建省各县市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分布 66 7.1.3 福建省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66-67 7.1.4 福建省毛竹林碳储量影响因子分析 67 7.2 讨论 67-68 7.3 展望 68-69 参考文献 69-77 致谢 77
|
相似论文
-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 福建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研究,G434
- 福建省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X826
- 基于FORECAST模型楠木人工林碳储量及NPP的研究,S718.5
- 毛竹专用矿渣肥对毛竹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S795.7
- 福建省高校体育艺术类项目开展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G831.3
- 福建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习与训练管理的发展研究,G807.4
- 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研究,F127
- 基于GIS技术的区域耕地耕层土壤碳储量及其价值时空变化研究,X144
- 围封和放牧对辽西北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与土壤肥力提高的影响,S812
- 洞庭湖区杨树人工林生物生产力与碳储量研究,S792.11
- 湖南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经济价值及其生态对策研究,S718.5
- 云南省临沧市膏桐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S718.5
- 安徽省水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研究,S42
-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障碍及对策研究,F320.1
- 福建省中药材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R282
- 福建省流动人口管理研究,D631.42
- 福建省女性干部培训有效性研究,D262.3
- 福建省高校体育科研成果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G807.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生物学 > 森林生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