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安世园会建筑的文化生态解读

作 者: 赵丹
导 师: 陈学超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建筑文化 建筑评析 世园会群体建筑
分类号: TU-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11年4月28日,世园会将在西安盛大开幕,这将是向世界展示西安美好新形象的重要时机,因此世园会的建筑也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世园会期间,这些建筑的功能将是展现西安以及中国和参会各国的文化特色等等。而在世园会后,作为历史载体的建筑群,它又将承载记忆这一盛会的功能。因此,研究它能否成为西安新的标志性建筑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文化是建筑的灵魂,这一认识已经获得了理论界的广泛认同,建筑界越来越多的大师呼吁建筑创作要从文化入手,但把建筑与文化相结合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却几乎没有,主要原因就是理论方法的贫乏。本论文将引入研究城市文化获得许多成就的新理论——文化生态理论来进行研究。文章从标志性建筑的定义入手,规定本文所要研究的标志性建筑,分析建筑要素的核心部分——文化要素,概括建筑文化在建筑创作中的关键作用,面对当今建筑建设中文化缺失的尴尬,借鉴已渐趋成熟的城市文化生态学理论的经验,提出建筑文化生态系统,即:建筑空间,建筑文化,城市人。这一系统在其外部由当地的城市文化生态做支撑。由于笔者知识背景及篇幅所限,文章主要研究了建筑文化和城市人两个子系统,以及这两个子系统与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关系,并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标准。根据这一系统,笔者先对西安的城市文化生态进行了分析,廓清世园会建筑所处的外部文化生态环境,最后文章运用这一评价系统,对即将落成的世园会群体建筑进行评析,分别从各个子系统及其与西安整个城市文化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从对世园会建筑空间的简单介绍入手,证明了世园会群体建筑是一座具有独特建筑文化内涵,并获得了包括建筑师、城市管理者、大众在内的广泛认可,与整个西安的城市文化生态和谐共生,并与建筑文化趋势相符合的建筑,这样的建筑深入人心,有望成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正的标志性建筑。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13
  1.1 选题缘由  8
  1.2 选题意义  8-10
    1.2.1 理论意义——提出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建筑评价系统  8-9
    1.2.2 实践意义——利用新方法评析世园会的主体建筑  9-10
    1.2.3 记录与宣传的意义  10
  1.3 研究现状分析  10-13
    1.3.1 文化生态学在文化人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10-11
    1.3.2 文化生态学在建筑界的研究现状  11-13
第二章 建筑文化生态系统  13-23
  2.1 基本概念  13-14
    2.1.1 城市标志性建筑  13
    2.1.2 标志性建筑的文化属性  13-14
    2.1.3 建筑文化  14
  2.2 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建筑文化评价系统  14-18
    2.2.1 文化生态学  14-17
    2.2.2 运用文化生态理论分析建筑文化的意义及可行性  17-18
  2.3 城市建筑文化评价系统  18-21
    2.3.1 建筑的文化更打动人  18-19
    2.3.2. 具有独特的建筑文化  19-20
    2.3.3 城市人对标志性建筑的心理认同  20
    2.3.4 建筑文化系统与城市文化和谐共生  20-21
  2.4 未来建筑文化的重要趋势—生态文化  21-23
第三章 西安文化生态分析  23-26
  3.1 西安文化生态的特殊性  23-24
    3.1.1 西安这座城  23-24
    3.1.2 西安的文化  24
    3.1.3 西安人  24
  3.2 西安文化生态发展面临的问题  24-26
    3.2.1 文化生态系统的破坏  24
    3.2.2 现代化建设与保护传统之间的不协调  24-25
    3.2.3 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冲突  25-26
第四章 西安世园会主体建筑评析  26-41
  4.1 世园会背景简介  26-27
  4.2 选址背景  27-28
    4.2.1 西安世园会举办地——西安浐灞生态区简介  27
    4.2.2 2011西安世园会主会址——广运潭简介  27-28
  4.3 世园会四大主体建筑建筑空间简介  28-33
    4.3.1 长安塔  29-31
    4.3.2 创意馆  31
    4.3.3 自然馆  31-32
    4.3.4 广运门  32-33
  4.4 世园会群体建筑文化评价  33-39
    4.4.1 世园会群体建筑文化内涵  33-35
    4.4.2 世园会群体建筑的独特文化内涵——创意自然  35-36
    4.4.3 大众对世园会群体建筑的认知——天人长安  36-39
  4.5 世园群体建筑文化与城市文化—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39-41
第五章 长安塔  41-45
  5.1 独特的建筑文化  41-42
  5.2 与城市文化的和谐共生  42-43
  5.3 打动人心的时代标志  43-45
第六章 结语  45-46
参考文献  46-49
附录  49-55
致谢  55-56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56

相似论文

  1. 六朝江西佛教及其相关问题研究,B948
  2. 西南地区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G852.9
  3. 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的个体性发展研究,G625.1
  4. 宾阳炮龙的文化生态环境及其保护,G852
  5. 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及调控,G641
  6. 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文化生态学研究,G641
  7. 生态视角下西安地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F592.7
  8.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艺术对现代建筑意境表达的借鉴研究,TU986.1
  9. 云南基督教堂及其建筑文化探析,TU-05
  10. 内丘纸马艺术的保护与传承,K876.3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探析,G122
  12. 京族民歌的生态研究,J607
  13. 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生态,D691
  14. 试论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态建设,D621
  15. 贡山县重丁社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F592.7
  16. 贵州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问题研究,F592.7
  17. 我国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X321
  18. 张谷英村聚落景观的文化生态研究,TU986
  19. 传承·更新,TU984.113
  20. 布依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变迁初探,TU-86
  21. 西安特色城市空间初探,TU984.1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理论 > 建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