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考虑切向流变的多年冻土区桩基沉降变形研究

作 者: 杨永鹏
导 师: 宋曦
学 校: 兰州理工大学
专 业: 工程力学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 桩基 沉降 蠕变
分类号: TU4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人为活动及工程建设的剧增,桩基作为建筑工程极为重要的基础形式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桩基的稳定直接影响到其上工程建筑物的安全及正常运行,因此对桩基稳定性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冻土工程地质条件使得桩基的长期强度成为温度、含冰量、荷载、时间的函数,全球气温升高、人为活动以及水热环境的改变,将影响桩基的长期强度,桩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桩周多年冻土将发生流变,引起桩基的缓慢沉降,给该地区桩基的稳定带来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既有变形桩基周围地基多年冻土进行现场勘察、现场及室内试验,并对桩基变形进行现场长期监测,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桩基变形特点及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借鉴已有的桩基研究成果及数学模型,结合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桩基的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研究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桩基的沉降变形机理,提出了针对桩基沉降变形的工程整治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既有典型桩基进行现场变形监测,分析研究了该桩基的沉降变形特点,即该桩基在观测期内整体呈下沉趋势,变形呈“寒季缓慢沉降,暖季加速下沉”趋势,具有间歇性、季节性及周期性的特点。(2)通过工程地质钻探、现场及室内试验、桩周地温场监测等方式研究监测桩基的变形原因。即该试验桩基所处地段多年冻土厚度较小,多年冻土热稳定性较差。该试验桩基桩周高温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升温退化,桩周多年冻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易发生切向流变,引起桩基下沉。(3)借鉴已有的桩基变形模型及桩土耦合系统数学模型,应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桩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蠕变下沉进行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桩基的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吻合,进一步证实了桩周多年冻土蠕变是导致桩基沉降变形的主要原因。(4)针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桩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由于桩周多年冻土蠕变产生的变形问题,本文提出应用热棒、片石保温等工程措施降低桩周多年冻土地温,以减少桩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蠕变量,用来减缓或阻止多年冻土区桩基由于桩周多年冻土蠕变而产生的沉降变形。(5)提出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桩基在设计时应考虑全球气温升高以及水热侵蚀条件下多年冻土环境的变化,以及多年冻土升温条件下桩周多年冻土在荷载作用下的流变作用,并对桩周多年冻土的蠕变速度以及蠕变量进行控制,以减小桩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沉降变形量及沉降变形速率。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第1章 绪论  12-19
  1.1 多年冻土的流变特性研究  13-14
  1.2 多年冻土区桩基研究  14-15
  1.3 桩—土相互作用数值计算研究  15-17
  1.4 本文构想  17-19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7
    1.4.2 研究方法  17-18
    1.4.3 创新点  18-19
第2章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自然地理条件及桩基概况  19-26
  2.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自然地理条件及特征  19-23
    2.1.1 气温  19-20
    2.1.2 气候冻结融化能力  20-21
    2.1.3 降水  21-22
    2.1.4 地质构造、地形地貌  22-23
  2.2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桩基设计特点  23-25
    2.2.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23-24
    2.2.2 多年冻土区桩基抗冻拔稳定性  24-25
  2.3 本章小结  25-26
第3章 多年冻土蠕变变形基本方程  26-38
  3.1 冻土流变特性  26-30
    3.1.1 冻土蠕变的物理实质  26-28
    3.1.2 冻土蠕变机制  28-30
    3.1.3 影响冻土蠕变的主要因素  30
  3.2 冻土蠕变方程  30-35
    3.2.1 冻土蠕变一般方程  31-33
    3.2.2 衰减性蠕变方程  33
    3.2.3 非衰减性蠕变方程  33-35
  3.3 桩周冻土的流变特性和极限长期强度  35-36
  3.4 本章小结  36-38
第4章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典型桩基沉降变形特性及原因分析研究  38-48
  4.1 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试验桩基的施工  38-39
  4.2 多年冻土区试验桩基现场试验监测  39-42
    4.2.1 桩基变形监测  39-41
    4.2.2 工程地质钻探  41-42
    4.2.3 现场及室内试验  42
    4.2.4 桩周及桩基附近多年冻土地温监测  42
  4.3 桩基变形特征分析  42-43
  4.4 试验桩基场地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及地基土物理力学特性  43-44
  4.5 桩周地基多年冻土温度特性分析  44-47
    4.5.1 评价准则  44
    4.5.2 地基多年冻土温度沿深度变化曲线  44-46
    4.5.3 地基多年冻土温度沿时间融化进程曲线  46-47
  4.6 变形原因分析  47
  4.7 本章小结  47-48
第5章 考虑切向流变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桩基沉降变形数值分析  48-63
  5.1 有限差分法软件——FLAC3D 简介  48-51
  5.2 桩土耦合系统数学模型  51-52
    5.2.1 基本假设  51-52
    5.2.2 桩—土耦合系统的控制方程  52
  5.3 土的本构关系  52-56
    5.3.1 土的弹塑性关系  52-54
    5.3.2 桩周多年冻土本构关系  54-56
  5.4 考虑切向流变的多年冻土区桩基变形数值计算模型  56-57
  5.5 边界条件及计算参数的选取  57
  5.6 算例及分析  57-61
    5.6.1 模拟加载条件下桩基及周边土体的应力状态  58
    5.6.2 模型加载条件下桩基及周边土体的位移分析  58-60
    5.6.3 算例数据与现场实测变形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60-61
  5.7 本章小结  61-63
第6章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桩基沉降变形工程整治措施  63-68
  6.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桩基沉降变形工程整治原则  63
  6.2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桩基沉降变形整治的工程措施  63-66
    6.2.1 热棒  63-65
    6.2.2 片石保温  65
    6.2.3 防排水措施  65-66
    6.2.4 综合性整治工程措施  66
  6.3 本章小结  66-68
结论  68-69
参考文献  69-74
致谢  74-75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5

相似论文

  1. 60Si2Mn钢热机械损伤行为研究,TG142.15
  2.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抗蠕变性能研究,TQ342.61
  3. 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麦蚜远距离迁飞轨迹,S433
  4. 长乐江流域大气氮、磷沉降及其在区域营养物质循环中的贡献,X131.2
  5. 沪昆客运专线江西宜春段溶洞区钻孔桩承载性能分析与研究,U213.1
  6. 哈泥泥炭地泥炭藓植物孢蒴生产与孢子萌发对环境变化的响应,Q945
  7. 基于IPMC迟滞蠕变特性的自适应逆控制研究,TP273.2
  8. 双水相脱色絮凝剂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X791
  9. 膨胀土质基坑周边建筑物变形研究,TU443
  10. 沥青混合料蠕变损伤数值分析方法及应用,O346.1
  11. 平行双线地铁浅埋暗挖施工地表沉降研究,U456.31
  12. 东、黄海大气沉降中营养盐的研究,P734.2
  13. 某工程隔离桩施工对土体扰动研究,TU473.1
  14. 燃煤锅炉掺烧印尼煤的安全性、经济性分析,TK227.1
  15. 均匀变形层合板层间应力的数值模拟及40Cr钢的高温蠕变行为,TB33
  16. 元素Re对镍基单晶合金中温蠕变性能的影响,TG146.15
  17. GH4169G合金的组织结构与蠕变行为,TG146
  18. 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数值模拟,U455.43
  19. 海底管道与海床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P756.2
  20. 多年冻土地区热棒路基温度场研究,U416.1
  21. 京沪高速铁路深厚软土地段桥梁桩基性能试验研究,U443.1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 > 各类型土与地基 > 冻土与地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