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有机硅改性醋丙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作 者: 王慧娟
导 师: 易国斌
学 校: 广东工业大学
专 业: 化学工程
关键词: 有机硅改性醋丙乳液 表面自由能 剥离强度 胶粘剂
分类号: TQ316.33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纸塑胶粘剂普遍存在粘接力不强等技术难题,通过采用润湿性良好的有机硅氧烷单体对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进行改性,以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获得高固含量水性乳液,对所得到的聚合物进行表征与性能测试,确定其分子结构,获得其关键性能指标,并摸索出一套较理想的工艺条件;通过测试并分析共聚物乳液的表面性能与剥离强度,研究经有机硅改性聚合物的表面性质与剥离强度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三元共聚体系制备胶粘剂专用水基乳液。实验采用阴离子和非离子型复合乳化剂,随复合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液粘度增加、稳定性提高,但用量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粘接强度。在复合乳化剂配比为1:2且用量为单体的6%时,乳液聚合稳定性较好。采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当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0.8%时,聚合反应的凝胶率最低,当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0.6%时,单体转化率最高。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反应时间越长,单体的转化率就越高,乳液性能越好,但当反应时间大于2h时,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已不太大。因此,在生产中控制聚合反应在85℃左右,反应时间2h较适宜。软硬单体配比不同,所得聚合物玻璃化温度不同,乳液的粘接性能有很大差异。随着软硬单体比的增加,乳液对纸张与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基材的剥离强度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2.0:1.0时达到最大值。第二部分:采用半连续预乳化聚合法,制得了对低表面能材料(聚丙烯膜)有较好粘结性能的有机硅改性醋丙乳液,通过透射电镜照片可以明显的看出其核壳结构,并且大部分乳胶粒子的直径约为180纳米。将部分VAC单体和引发剂与全部的乳化剂进行预乳化可提高水相中乳化剂分子的浓度,避免聚合反应初期因聚合反应速率较低而出现“起泡现象”,保证起始反应的正常进行,促进反应体系出现“蓝光”,提高单体滴加阶段的聚合稳定性。随着温度的上升,转化率提高,并且有机硅单体的水解缩合速率增大,再加上乳胶粒间的碰撞几率增加,导致凝胶率提高。硅氧烷的添加量控制在10%至30%范围内,可使得乳胶膜的粘接性能有较大提升,其中硅氧烷含量为20%时,剥离强度为10N/2.5cm。第三部分:乳胶膜的表面自由能随共聚物中有机硅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有机硅含量为10%时,表面自由能显著降低;随着有机硅含量的增加,表面自由能降低的趋势有所减缓,当聚硅氧烷含量达50%时,共聚物膜的表面自由能与有机硅聚合物的表面自由能(20.8mN/m)接近。含硅共聚物乳液对BOPP膜进行了部分浸润,并且随着有机硅含量增加,浸润的程度有所加强,随着有机硅含量的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大,说明有机硅的添加使得共聚物乳液对BOPP膜的浸润性增大,并且随着有机硅添加量的增大乳液对BOPP膜的浸润性也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这种趋势在有机硅添加量达到30%以上时有所减缓。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0
CONTENTS  10-12
第一章 绪论  12-33
  1.1 引言  12-13
  1.2 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13-21
    1.2.1 微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14-16
    1.2.2 无皂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16-19
    1.2.3 核壳乳液聚合研究进展  19-21
  1.3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研究状况  21-26
    1.3.1 物理共混法  22-23
    1.3.2 化学改性法  23-26
  1.4 胶黏剂与胶黏机理  26-30
    1.4.1 用作胶粘剂的聚合物乳液  26-28
    1.4.2 胶粘剂的粘结机理  28-30
  1.5 纸塑复合胶粘剂的研究动向  30-31
    1.5.1 对环境友好胶粘剂全面发展  30
    1.5.2 研制高固含量乳液  30-31
    1.5.3 开发适合特殊要求的功能性纸塑复合胶粘剂  31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和创新之处  31-33
第二章 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制备  33-41
  2.1 引言  33
  2.2 实验部分  33-35
    2.2.1 实验原料  33-34
    2.2.2 实验设备  34
    2.2.3 醋丙乳液的制备  34
    2.2.4 醋丙乳液的性能测试  34-35
  2.3 结果讨论与分析  35-40
    2.3.1 红外光谱分析  35-36
    2.3.2 乳化剂的影响  36-37
    2.3.3 引发剂的影响  37-38
    2.3.4 反应时间与反应温度的影响  38-39
    2.3.5 不同软硬单体配比对乳液粘接性能的影响  39-40
  2.4 小结  40-41
第三章 有机硅改性醋丙乳液的制备  41-50
  3.1 引言  41
  3.2 实验部分  41-43
    3.2.1 实验原料  41-42
    3.2.2 实验设备  42
    3.2.3 有机硅改性醋丙乳液的合成  42-43
    3.2.4 表征与性能测试  43
  3.3 结果讨论与分析  43-49
    3.3.1 红外光谱分析  43-44
    3.3.2 透射电镜(TEM)分析  44-45
    3.3.3 预乳化工艺的影响  45
    3.3.4 引发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45-47
    3.3.5 反应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47
    3.3.6 有机硅单体比例的确定  47-48
    3.3.7 有机硅含量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48-49
  3.4 小结  49-50
第四章 有机硅对共聚物表面性质的影响研究  50-55
  4.1 引言  50
  4.2 共聚物膜的表面自由能分析  50-52
  4.3 共聚物乳液在聚丙烯膜表面的接触角  52-53
  4.4 小结  53-55
结论  55-57
参考文献  57-6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4-66
致谢  66

相似论文

  1. 聚砜的合成及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研究,TQ433.437
  2. 降低换热表面自由能的镀层制备和阻垢特性研究,TK172
  3. 钠水玻璃耐高温胶粘剂的研究及工程应用,TQ437
  4. 高密度互连印制电路板用超低轮廓电解铜箔的研究,TN41
  5. 二烯丙基双酚A改性双马来酰亚胺耐高温胶粘剂研究,TQ433
  6. 汉高烟用胶粘剂的营销策略研究,F416.72
  7. 硅树脂基复合胶粘剂膜及涂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R944
  8. 胶粘剂生产过程温度控制器的研制与开发,TP273
  9. 提高印制线路板内层结合力的新工艺研究,TN41
  10. 固相反应型SiO_2基陶瓷涂层反应机理及性能研究,TG174.453
  11. 非极性硫化橡胶与45~#钢的粘接,TG496
  12. 高固含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以及在真空吸塑胶中的应用,TQ630.4
  13. 人造板用脲醛树脂胶粘剂低毒化改性研究,TQ433.431
  14. KGM-PVA/CA三元共混胶粘剂制备工艺的研究,TQ437
  15. 用于连接吸附剂与吸附床的胶粘剂研究,TQ430.1
  16. 膨胀聚苯乙烯板外墙外保温体系胶粘剂的制备,TQ433.43
  17. 吸附式止血敷贴对肾脏出血止血效果的初步研究,R615
  18. 外墙外保温用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437
  19. 局域交联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研究,TQ433.43
  20. 紫外光固化TiO_2纳米复合胶粘剂研究,TQ430.1
  21. 梁桥混凝土裂缝智能修复骨架系统研究,U44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高分子化合物工业(高聚物工业) > 生产过程 > 聚合反应过程 > 按方法分 > 乳液聚合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