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注入蒸汽在垂直井筒中的流动规律研究

作 者: 姜艳艳
导 师: 李明忠
学 校: 中国石油大学
专 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
关键词: 垂直井筒 两相流 流动型态 压力梯度 热损失
分类号: TE357.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稠油注蒸汽开采过程中井筒多相流体流动参数的确定问题,以气液两相流理论和水动力学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研究了注蒸汽过程中井筒气液两相流动的规律;进行了流动型态划分,建立了流型间的转变准则;依据动量守恒准则,得到了不同流型的压降梯度计算式,给出了相关参数确定方法;运用传热学知识,建立了井筒流体热损失的表达式,并据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理论进一步得到了蒸汽干度等流体参数计算式以及压降等流动参数计算式;编制了配套计算程序,将新建立的模型、Beggs-Brill方法与胜利油田S56-11-15等井口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验证了建立模型并分析了井口注入蒸汽干度、蒸汽压力和蒸汽质量流量的敏感性以及井口注蒸汽时间、蒸汽干度和蒸汽质量流量对井底参数的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前言  8-16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8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8-15
    1.2.1 两相流的研究现状  8-13
    1.2.2 井筒温度场的研究现状  13-15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1.3 论文研究内容  15-16
第二章 垂直圆管中气液两相流下降流动流型及转换准则  16-24
  2.1 流动型态及特征描述  16-17
  2.2 流型转变准则  17-23
    2.2.1 泡流与段塞流间转变准则  17-19
    2.2.2 段塞流与环流间转变准则  19-23
  2.3 流型图  23-24
第三章 气液两相垂直向下流动的压降模型  24-30
  3.1 压降模型  24-26
  3.2 两相流动参数的确定  26-30
    3.2.1 泡状流的两相流动参数确定  26-27
    3.2.2 段塞流的两相流动参数确定  27-28
    3.2.3 环状流的两相流动参数确定  28-30
第四章 注蒸汽垂直井筒模型  30-51
  4.1 油管注蒸汽模型  30-48
    4.1.1 井筒结构  30-31
    4.1.2 假设条件  31
    4.1.3 数学模型建立  31-34
    4.1.4 辅助方程建立  34-48
  4.2 环空注蒸汽两相流模型  48-51
    4.2.1 流型间转变准则  48-49
    4.2.2 压降模型  49
    4.2.3 注蒸汽模型  49-51
第五章 算例及分析  51-74
  5.1 程序设计  51-57
    5.1.1 程序系统组成  51-53
    5.1.2 程序流程图  53-55
    5.1.3 程序设计步骤  55-57
  5.2 软件简介  57-59
  5.3 设计实例  59-62
  5.4 井口注蒸汽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62-66
    5.4.1 井口注蒸汽干度的敏感性分析  62-63
    5.4.2 井口注蒸汽压力的敏感性分析  63-64
    5.4.3 井口注蒸汽质量流量敏感性分析  64-66
  5.5 井口注蒸汽参数对井底参数影响  66-74
    5.5.1 注蒸汽时间对井底蒸汽参数影响  66-68
    5.5.2 注蒸汽干度对井底蒸汽参数影响  68-71
    5.5.3 注蒸汽质量流量对井底蒸汽参数影响  71-74
结论与建议  74-75
参考文献  75-80
附录  80-87
致谢  87

相似论文

  1. 比例式气液两相高温燃料流量调节阀的研究,V233.2
  2. 高温分离器布置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动力场影响的研究,TK229.66
  3. 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研究,TK173
  4.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两相流动特性描述,TP391.41
  5. 腹腔压力梯度改变对肝脏的影响的相关性研究,R657.3
  6. 过热蒸汽饱和器的研究与设计,TK17
  7. 多孔介质相对渗透率的耦合模型,O357.3
  8. 应用热管补偿稠油井筒热损失技术研究,TE358
  9. 再生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启动阶段的传热特性研究,V231.1
  10. 电热化学炮内弹道过程无网格法数值模拟,TJ012.1
  11. 采暖散热器背部辐射热损失的研究,TU832.23
  12. 低浓度气固两相流在离心风机中的流场模拟研究,TH442
  13. 高温气固两相流风洞监控系统的改进与完善,TP277
  14. 规整填料塔内气—液两相并流流动的传递性能研究,TQ021.1
  15. 宝浪低渗油藏注水压力变化规律及增注技术研究,TE348
  16. 高速铁路单开口隧道缓冲设施对气动效应的影响研究,U453
  17. 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流场模拟,V435
  18. AMTEC热损失数值模拟研究,TK113
  19. 基于DSP的电容层析成像检测系统的设计,TP391.41
  20. 太阳墙系统热性能的研究,TU18
  21. 基于高速摄像系统的小管道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方法研究,O359.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 采油工程 >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 油层注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