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西安市外来务工女性婚姻家庭观研究

作 者: 魏玉超
导 师: 段塔丽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外来务工 女性 婚姻家庭观
分类号: C91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社会流动明显增速,农民工遍布全国各地。在改革开放前,农村女性的流动和迁移主要是出嫁和随丈夫迁移,近年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仅是农民工队伍中的女性数量在不断地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她们外出务工的主动性增强,她们为了改变生活而进入城镇务工。在城市中的生活、工作以及与城市居民的交流、互动使她们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对西安市外来务工女性婚姻家庭观的研究的,运用实证方法对她们的婚姻家庭观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其婚姻家庭观现状的深入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外来务工女性所处的特殊环境和时代特点深入探讨问题的成因,并对问题的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以外来务工女性的婚姻家庭观为切入点,以小觑大地考察外米务工女性背后的生活状况和情感体验,深入了解她们的生存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价值观环境等);本文通过提出改善外来务工女性婚姻家庭观的相关对策力图助其树立健康向上的婚姻家庭观,力图通过价值观的改善改变其生活的态度、改善其生活状况,最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全文共分为4章。第1章是导言,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本研究中相关的概念做了界定,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等作了介绍。在改革开放、社会流动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女性农民工群体也大量拥向城市,学术界同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不仅有国内学者,也有国外学者参与到对中国外来务工女性的研究中。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对西安市外来务工女性婚姻家庭观的研究,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家庭研究视角,运用社会流动理论,对外来务工女性婚姻家庭观的现状深入分析,发现并深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关的、建设性的对策。第2章是西安市外来务工女性婚姻家庭观现状的调查结果。STATA调查结果显示:外来务工女性择偶标准更倾向于人品性格,婚姻决定权主要由自己掌握;理想婚龄明显推迟,多数人在心理上能够接受婚前同居,相比于婚前同居,对未婚先孕更加保守,女性家庭地位提高,但是男性地位仍旧优于女性,对婚外恋比较保守,但小部分人开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较支持老年人再婚;2孩生育意愿强烈,有弱男孩偏好。第3章介绍外来务工女性婚姻家庭观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外来务工女性自身条件有限,缺乏自信;婚姻比较自主,但仍受父母影响;性观念比较开放,婚前同居现象普遍;倾向2孩意愿,有弱男孩偏好。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城乡二元体制限制外来务工女性的发展,她们缺乏社会保障;外来务工女性在城市中的交往空间相对狭小,结交异性比较困难,她们的婚恋生活具有不确定性,家乡父母的养老也是她们的顾虑;等等,这些因素都成为外来务工女性婚姻家庭观存在问题的原因。第4章介绍了本文根据调查和分析提出的相关对策与建议。这一部分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政府方面,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城乡二元体制改革,降低人口流动壁垒,加强政府培训,对外来务工女性进行“造血”,加强政府管理;社区方面,加强社区建设,成立农民工社区,建立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站,设立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往平台;最后继续加强新闻媒介的宣传作用,对传统思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宣传健康向上的婚姻家庭观。最后是结语,这一部分客观地评价了本研究,本研究充实了理论界对于外来务工女性群体的研究,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本文缺乏相关的比较研究,这也是本文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1章 导言  9-23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9-11
    1.1.1 研究背景  9
    1.1.2 研究意义  9-11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1-17
    1.2.1 国内研究  11-16
    1.2.2 国外研究  16-17
  1.3 相关概念界定  17-18
    1.3.1 外来务工女性  17
    1.3.2 婚姻家庭观  17-18
  1.4 研究设计  18-23
    1.4.1 研究思路  18
    1.4.2 理论视角  18-21
    1.4.3 研究方法  21
    1.4.4 研究变量的设定  21-23
第2章 西安市外来务工女性婚姻家庭观状况的调查  23-34
  2.1 样本信息  23-26
  2.2 外来务工女性婚姻家庭观现状  26-34
    2.2.1 择偶观现状  26-28
    2.2.2 婚姻观现状  28-32
    2.2.3 生育观现状  32-34
第3章 外来务工女性婚姻家庭观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34-43
  3.1 存在的问题  34-36
    3.1.1 自身条件有限,择偶缺乏自信  34
    3.1.2 婚姻比较自主,但仍受父母影响  34-35
    3.1.3 性观念比较开放,婚前同居现象普遍  35-36
    3.1.4 倾向2孩意愿,有弱男孩偏好  36
  3.2 成因分析  36-43
    3.2.1 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并存  36-38
    3.2.2 城乡二元体制限制,缺乏针对外来务工女性的社会保障  38-40
    3.2.3 自身条件限制,容易形成内在困惑的婚姻家庭观  40-43
第4章 相关对策与建议  43-49
  4.1 加强政府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43-45
    4.1.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除外来务工女性后顾之忧  43-44
    4.1.2 深化城乡二元体制改革,降低人口流动壁垒  44
    4.1.3 加强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工培训工程,实施外来务工女性的"造血"工程  44-45
    4.1.4 加强政府管理,切实服务于外来务工女性  45
  4.2 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会服务  45-47
    4.2.1 成立农民工社区  45-46
    4.2.2 建立外来务工女性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站  46-47
    4.2.3 搭建外来流动人口与城镇居民沟通交往的平台  47
  4.3 继续宣传健康向上的婚姻家庭观  47-49
    4.3.1 加强新闻媒介的宣传作用  47
    4.3.2 对传统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7-49
结语  49-50
参考文献  50-53
附录  53-56
致谢  56-57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7

相似论文

  1. 基于消费者情感需求的女性内衣设计研究,TS941.713.3
  2.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3. 女性内衣品牌服务接触对顾客忠诚的影响,F274
  4. 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研究,R197.1
  5. 焦作市妇联促进女性创业的对策研究,D442.6
  6. 范达娜·席瓦的发展伦理观研究,B82-0
  7. 《点石斋画报》视野下晚清女性生活形态探究,G239.29
  8. 薇尔·普鲁姆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评析,B82-05
  9. 193例老年女性妇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R713
  10. 探求自我认同,寻找自我实现,I562.074
  11. 荆棘中的重生,I561.074
  12. 太原市女性流动人口就业现状分析,D669.2
  13.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G725
  14. 运动、鲜牛奶及钙剂对蒙古族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人群的影响,R580
  15. 我国女性电视节目媒介环境研究,G222
  16. 血清松弛素的浓度与女性盆底器官脱垂关系的研究,R711
  17. 女性主义视角下《恩惠》的主题解读,I712.074
  18. 女性董事参与度研究,D442.6;F224
  19. 初中外来务工子弟语文教学策略研究,G633.3
  20. 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意识,I207.42
  21. 张恨水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I207.42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恋爱、家庭、婚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