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最优性条件校正的动态优化方法的研究

作 者: 张伟杰
导 师: 梁军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系统工程
关键词: 动态优化 不确定性 最优性条件校正 解模型 在线辨识
分类号: TB1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日益发展的现代工业极大的促进了动态优化技术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学术界在动态优化领域产生了大量的理论成果。然而,由于模型精度不足和过程扰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基于理论模型得到的最优输入曲线在实际运行时往往只能得到次优的结果,甚至无法满足过程的安全性约束条件。为克服过程不确定性的影响,基于最优性条件校正的动态优化方法利用在线测量信息,实时地校正最优输入曲线以保持最优性和约束条件的满足。最优性条件校正框架实施简单,无需增加在线计算负荷,显示出了较大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前景。然而,作为一种提出不久的全新理论方法,最优性条件校正存在着较多的不完善之处。本文围绕最优性条件校正理论和方法展开研究,就该理论当前存在的不足作了有针对性改进工作。全文的研究工作和创新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围绕最优性条件校正方法,重点对过去十年时间内国外几个课题组的学者关于最优性条件校正基本理论、最优曲线类型及结构分析理论、校正系统设计等方面所做的大量研究工作进行完整的总结,并作了系统的归纳和阐述。(2)从理论模型的数值最优解中提取的解模型是最优性条件校正实施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学术界尚未提出一个完善的解模型提取方法。对此,本文基于一种二次优化方法的基本思路,提出了一种无需人为经验介入的最优解模型提取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最优性校正系统对解模型的需求,通过求解系列子优化命题获取二次优化时的最优参数化方案,同时能够消除动态优化数值解中普遍存在的冗余弧问题。仿真表明,该方法提取的最优解模型相比现有的方法能在保持精度的前提下大幅简化结构,从而保证校正系统的顺利执行。(3)现有的最优性条件校正理论均须遵循“解模型结构恒定不变”这一基础假设,然而该假设在一些条件下将不再满足,因此最优性条件校正理论面临着完全失效的严重风险。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辨识的双层最优性条件校正方法,其利用在线辨识技术实时获取模型参数和状态变量的估计值,并根据本文提出的一种参数偏离性指标,选择性的进行内层回路的最优性条件校正或是触发外层回路,重新优化更新解模型。仿真表明,在解模型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传统的最优性条件校正方法无法满足过程最优性,而本文提出的方法仍能正常工作。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8
ABSTRACT  8-12
第1章 绪论  12-26
  1.1 动态优化技术发展现状  12-13
  1.2 动态优化基本概念及现有方法概述  13-17
  1.3 不确定性对动态优化技术的影响  17-20
  1.4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动态优化方法概述  20-24
    1.4.1 鲁棒优化方法  20-21
    1.4.2 基于测量值的闭环优化方法  21-24
  1.5 本章小结及本文主要内容  24-26
第2章 基于最优性条件校正的动态优化方法  26-40
  2.1 引言  26-28
  2.2 动态优化命题及其最优性条件  28-29
  2.3 解模型基本概念  29-33
    2.3.1 动态优化命题的参数化方法求解  30-31
    2.3.2 最优曲线类型及判断  31-33
  2.4 最优性条件闭环校正策略  33-37
  2.5 本章小结  37-40
第3章 基于最优解模型的最优性条件校正  40-64
  3.1 引言  40-41
  3.2 基于系列子优化过程的最优解模型提取  41-46
    3.2.1 现有的解模型提取方法  41-43
    3.2.2 基于系列子优化过程的最优解模型提取  43-46
  3.3 实例研究  46-63
    3.3.1 气相流化床聚乙烯生产过程  46-49
    3.3.2 牌号切换动态优化命题的提出  49-51
    3.3.3 提取最优解模型  51-54
    3.3.4 最优性条件闭环校正的实现  54-57
    3.3.5 最优性条件闭环校正结果与分析  57-63
  3.4 本章小结  63-64
第4章 基于在线辨识的最优性条件校正  64-86
  4.1 引言  64-66
  4.2 基于在线辨识的重复优化  66-70
    4.2.1 重复优化方法概述  66-67
    4.2.2 在线辨识技术  67-70
  4.3 基于在线辨识的最优性条件校正  70-73
    4.3.1 校正框架描述  70-71
    4.3.2 校正框架讨论  71-73
  4.4 实例研究  73-83
    4.4.1 青霉素间歇生产过程模型概述  73-75
    4.4.2 基于理论模型的最优解  75-77
    4.4.3 基于在线辨识的最优性条件校正结果与分析  77-83
  4.5 本章小结  83-86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86-88
  5.1 全文研究工作的总结  86-87
  5.2 研究工作的展望  87-88
参考文献  88-94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4-95
作者简历  95

相似论文

  1. 小型望远镜防抖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实现,TH743
  2. 离散切换系统稳定性分析及控制器设计,TP13
  3. 随机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鲁棒控制器设计,TP13
  4. 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TP13
  5. 污染场地健康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X820.4
  6. 基于不确定性系统研究方法的高校学生学习成绩分析与预测,G642.4
  7. 不确定性和元小说:《马赛克人》的后现代主义特点研究,I712.074
  8. 信息规避研究,G201
  9. 微粒群算法的改进与应用研究,TP18
  10. 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不确定性,I712.074
  11. 不确定广义系统的鲁棒无源控制,TP13
  12. 熵在经济预测模型评价中的应用,F201
  13. 仿射不确定广义系统的鲁棒耗散性分析及控制,TP13
  14. 不确定时滞广义双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研究,TP13
  15. 知识进化算法在化工动态优化中的应用研究,TQ021.8
  16. 不确定数据及相关性表示性实时概率查询处理,TP311.13
  17. k-匿名隐私保护模型中不确定性数据建模及存储问题的研究,TP309
  18. 地源热泵系统岩土热物性测试不确定性研究,TU831
  19. 电力系统反时限过流保护优化整定计算研究,TM771
  20. 高光谱影像图谱信息目标检测研究,TP391.41
  21. 微博客营销信息的在线评论与转发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F274;F22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基础科学 > 工程数学 > 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应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