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一首殖民主义的衰落之歌

作 者: 李茜
导 师: 刘爱英
学 校: 四川外语学院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野草在歌唱》 莱辛 东方主义 衰落 觉醒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是一位多产作家,她迄今已有近三十部长篇小说,风格题材多变,涉及“女权主义”“殖民主义”“共产主义”以及“神秘主义”。而最初给予莱辛声誉的是反映南部非洲的早期作品。于1950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野草在歌唱》就是她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小说以非洲农庄中黑人男奴杀死白人主妇的案件为发端,真实展现了种族隔离制度下的南非状态。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代表人物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1978)为理论依据,对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白人、土著人进行探析,从而更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揭示莱辛在《野草在歌唱》中所表现的反殖民思想。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分为三章:第一章指出以玛丽和查理为代表的殖民者对当地的黑人,即被殖民者具有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在他们看来,殖民者是无比优越,高高在上的,而被殖民者则是居于下位,没有发言权的“他者”。第二章以男仆西蒙作为代表,指出作为被殖民者注视下的“他者’一方面具有逆来顺受的惯性,另一方面又在男仆摩西的身上展示了当地人觉醒的意识和反抗的愿望。第三章揭示文中出现的象征性事物,如房屋,草丛等具有的殖民意义,并以玛丽的死亡预示着殖民主义的衰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正是种族主义盛行的年代,在南非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总体上是白人的,而当地黑人却被视为二等公民甚至动物。在《野草在歌唱》中,莱辛以犀利的笔锋直指当时社会的弊端与罪恶,体现了她同情当地人民,呼吁被殖民者反抗的反殖民思想。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Acknowledgements  6-8
Introduction  8-16
Chapter One White Settlers as Both Oppressor and Compensator  16-26
  1.1 Mary Turner’s Tragedy Foreshadowing Decline of Colonizers  16-23
    1.1.1 Mary as Colonial Oppressor  16-20
    1.1.2 Mary as Compensator  20-23
  1.2. Charlie Slatter’s Orientalist Gaze at Natives  23-26
Chapter Two Helplessness of Oppressed “Other”  26-38
  2.1 Samson the Houseboy as Silent and Obedient “Other”  29-31
  2.2 Moses as Awakening of the Colonized  31-38
Chapter Three Symbols of Decline of Colonization  38-52
  3.1 The House versus the Bush  38-42
  3.2 Significance of Ceiling and Home in Colonial Discourse  42-47
    3.2.1 Constructing the House as Reconstructing English Identity  42-46
    3.2.2 White Victims as Double Identity of Colonizer  46-47
  3.3 Mary’s Death as Symbol of Absolute Decline of Colonization  47-52
Conclusion  52-55
Works Cited  55-57

相似论文

  1. 无线协作中继位置的优化研究,TN925
  2. 《喜福会》中的女权主义研究,I712.074
  3. 论《爵士乐》的黑人女性主义,I712.074
  4. 对流层通信技术研究,TN926.4
  5. MIMO信道的多端口网络匹配精确建模,TN919.3
  6. MIMO空分多址理论的应用性研究,TN919.3
  7. 《野草在歌唱》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探析,I561.074
  8. LTE下行链路高速铁路应用场景中的抗多普勒技术,U285
  9. 清朝前期盛京城镇的兴起与繁荣,K249
  10. 走向生命的圆融,I206.6
  11. 雷霆超《吃一碗茶》中女主人公美爱的自我意识,I712
  12. 《黑暗之心》后殖民主义解析,I561
  13.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紫颜色》和《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女主人公的觉醒,I712
  14. 顺从与颠覆,I712
  15. 依赖性心理幻境的变迁和幻灭,I561
  16. 异化中挣扎的灵魂,I561
  17. 无线信道模型的仿真与FPGA实现,TN791
  18. 抗战时期重庆钢铁产业的曲折发展研究,K265
  19. 三坊七巷文化对女性意识觉醒的影响,G124
  20. 谭恩美小说和张艺谋电影中的东方主义,I712
  21. 《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H315.9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