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阅微草堂笔记》版本与评点研究

作 者: 胡光明
导 师: 刘勇强
学 校: 北京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版本 评点 翁心存 徐时栋
分类号: I207.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笔记小说的代表。综合考察现有该书的研究,版本评点研究则是空缺。本文调查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众多《阅微草堂笔记》版本及各本所有之评点,探讨《阅微草堂笔记》的版本特点及源流关系、各家评点之异同及其与《阅微草堂笔记》之间的关系。本文将《阅微草堂笔记》的版本流变分成三个时期:分写流传与单刻本时期、五种合刻本时期、多种版本形式并存时期。在分写流传与单刻本时期,根据现有《滦阳消夏录》的抄本与单刻本,考察《阅微草堂笔记》创作初始阶段的版本情形,并由此辑录《阅微草堂笔记》之佚文。在五种合刻本时期,根据徐时栋的校勘成果,通过详细比对各种合刻本之间的文字异同,发现各本均源于北平盛氏刻本,而在盛氏的三次刻本中,他本均源于后出的嘉庆二十一年本,因而多有讹误。在多种版本形式并存时期,《阅微草堂笔记》的选本具有出现较早、持续时间较长、种类众多的特点。到了晚清民国时期,铅印本、石印本、绘图本、注释本、标点本、丛刊本,众多版本形式各具特点,都对《阅微草堂笔记》的流传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阅微草堂笔记》的评点研究,是建立在对评点广泛收集的基础之上。在概述了《阅微草堂笔记》的多家评点后,结合纪昀文本,本文主要对《纪氏嘉言》中徐瑃的评点作个案研究,对翁心存评点、徐时栋评点作对比研究。从评点者而言,徐瑃为下层官吏,徐时栋为学者,翁心存为高层官员,他们的身份与经历与纪昀有同有异。本文发现,徐瑃评点多从其基层官吏之经验出发,对纪昀文本中的故事多进行延伸式的评论或阐发,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而数量最多、涵盖面最广的翁心存评点与徐时栋评点则各具特色:对于体例,翁评亦步亦趋于纪昀文本,徐评强调志异体例的严谨性;对于叙事,翁评“以故事阐释故事”,徐评对纪昀叙事多有批评与修正;对于议论,翁评服膺纪昀观点,徐评多有驳正;对于思想,翁评、徐评对于纪昀思想都有所批评。评点既是一种独立的存在,也是一种对作品的研究,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8-12
上篇 《阅微草堂笔记》版本研究  12-68
  第一章 分写流传与《滦阳消夏录》的抄本、刻本  12-28
    一、《阅微草堂笔记》五种的创作与流传  13-16
    二、《滦阳消夏录》三卷抄本  16-21
    三、《滦阳消夏录》的六卷刻本与十二卷刻本  21-28
  第二章 五种合刻本之流传  28-38
    一、盛氏各刻本之间的关系  33-35
    二、其他刻本与盛氏本之间  35-38
  第三章 选本与形态各异的普及本  38-62
    一、选本的出现  38-47
    二、晚清至民国:新技术、新形式  47-62
  附论:《阅微草堂笔记》今天的校点与整理  62-68
下篇 《阅微草堂笔记》评点研究  68-132
  第一章 《阅微草堂笔记》的评点概述  68-88
    一、《阅微草堂笔记》评点简介  69-74
    二、评点者与评点的时空环境  74-80
    三、《纪氏嘉言》中徐堵的评点  80-88
  第二章 从评点方式看翁评与徐评之异同  88-132
    一、对体例的关注  88-104
    二、对叙事的关注  104-112
    三、对议论的关注  112-121
    四、对思想的关注  121-132
结語  132-134
参考文献  134-140
附录:《阅微草堂笔记》版本简目  140-162
燕园印象记(代后记)  162-175

相似论文

  1. 墨家文献流变考,B224
  2. 明太祖“圣谕六言”演绎文本研究,K248
  3. 今本《竹书纪年》版本研究,G256
  4. 莫扎特《G大调第一长笛协奏曲》演奏版本比较研究,J624.1
  5. 知识创造理论在通信软件新版本研发中的应用研究,F426.672
  6. 邹浩诗校注,I207.22
  7. 云存储中的数据删除技术研究,TP333
  8. 陈之遴与《浮云集》研究,I207.22
  9.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系统,P208
  10. 地理空间数据版本管理技术的研究,P208
  11. 《新疆图志·建置志》研究,K29
  12. 勃拉姆斯《降E大调第二单簧管奏鸣曲》op.120音乐分析与版本比较,J624.1
  13. 钢琴考级教材版本错误的成因及其影响,J624.1
  14. 王迈诗歌与晚宋诗风研究,I207.22
  15. 《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研究,I207.419
  16. 空间数据的版本管理研究,P208
  17. 《坛经》无相戒研究,B948
  18. 剖析佩戈莱西(Pergolesi)及其作品——《圣母悼歌》(STABAT MATER),J832
  19. 永不凋谢的e小调,J622.1
  20. 巴赫《恰空舞曲》四个音响版本表演创造的合理性初探,J624.1
  21. 对舒曼《童年情景》音乐风格及演奏技法的研究,J624.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古代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