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简析东西方“影像绘画”

作 者: 刘燕
导 师: 霍绪德
学 校: 曲阜师范大学
专 业: 美术学
关键词: 图像文化 影像绘画 里希特 中国当代影像绘画
分类号: J2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图像文化为背景,对“影像绘画”进行了阐述。当今世界是一个图像文化的时代,图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占据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当代图像的构建中,影像占据很大的比例,比如影视、摄影图片等,这些影像充实、满足着人们的眼睛。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绘画产生了影响,表面上看似使传统绘画趋于边缘化,然而就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影像并没有取代绘画,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给绘画更大发展空间,使得绘画在语言技巧、承载理念以及一些形式表达上都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影像绘画”就是这一时代下的产物,它用一种绘画的方式来表达一种影像的视觉效果,是绘画方式的一种新的艺术表达手段,是在影像对绘画的冲击下蜕变并发展起来。本文选取在图像文化时代下产生的“影像绘画”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不同社会语境、不同文化环境下,产生的不同绘画效应。在当下西方的艺术发展中,摄影,电影等大量影像文化已经融入他们的文化生活中,进入一种以影像创作为主的视觉文化时代。里希特在这种环境下创造了用影像表达一种绘画效果的“影像绘画”,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绘画仍然是最主要的艺术表达方式,加之中国独特的艺术环境,“中国影像绘画”成为继“政治波普”和“玩世现实主义”之后的又一重要集体性的现象。通过分析不同语境下的“影像绘画”我们可以看到:任何时代下的任何的一种绘画样式,其产生的根源与这个时代环境是不能分开的,艺术是与时俱进的,更应该是超前的。“影像绘画”艺术家结合时代与自身经验,表达出来具有独特意义的“影像绘画”。它是艺术家精神生活与内心世界的展示,是我们了解、分析艺术家绘画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对“影像绘画”的分析,我们也看到了世界语境下,中国的当代艺术家选择集体性绘画现象,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影像绘画”;第二章对西方“影像绘画”的代表里希特的作品从图像文化背景以及其语言特点、视觉形象进行分析;第三章对“中国影像绘画”的形式语言以及视觉形象的分析。本文主要采用了传记法和比较法进行研究。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
第一章 "影像绘画"发展脉络  7-10
  第一节 什么是"影像绘画"  7-8
  第二节 "影像绘画"对影像资源的借鉴  8-9
  第三节 "影像绘画"的文化价值  9-10
第二章 西方影像绘画代表里希特  10-15
  第一节 里希特"影像绘画"矛盾的社会背景  11
  第二节 里希特"影像绘画"的图像背景  11-13
  第三节 里希特"影像绘画"的艺术语言特点  13-14
  第四节 里希特"影像绘画"的艺术形象  14-15
第三章 "影像绘画"在中国  15-20
  第一节 中国当代影像产生的背景  15-16
  第二节 "中国影像绘画"体现出的观念转变  16-17
  第三节 "中国影像绘画"呈现的形式特点  17-18
  第四节 "中国影像绘画"中的视觉形象  18-20
第四章 "影像绘画"的深层思考  20-22
  第一节 东西方文化差异下产生的不同绘画现象  20-21
  第二节 世界语境下的"影像绘画"  21-22
结语  22-23
参考文献  23-25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25-26
致谢  26

相似论文

  1. 图像文化解析,B842.1
  2. 里希特艺术研究,J205
  3. 当代写实油画的图像与绘画性的关系,J205
  4. 格哈德·里希特艺术表现的矛盾特征及其形成原因,J205
  5. 从天象到图像,J522
  6. 浅谈当代绘画中摄影图像的运用,J204
  7. 绘画表达方法之当代影像绘画研究,J205
  8. 论丝网版画的当代境遇,J217
  9. 中国传统麒麟狮子图像比较,J522
  10. 普利策奖新闻摄影作品的美学阐释与文化批判,J40
  11. 摄影与当代架上绘画之间的关系,J40-05
  12. “气息”消失之后的艺术,J205
  13. 革命与景观,I206.6
  14. 论图像文化语境中小说叙事的变化,I054
  15. 绘画与图像,J205
  16. 图像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摄影,J409.2
  17. 当代影像与架上绘画的关系浅析,J205
  18. 河洛地区汉代四神图像研究,K878
  19. 图石为书:山东汉画像石造型文化特质研究,K879.4
  20. 信息时代的图像文化与中国当代架上绘画,J205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理论 > 绘画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