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近30年岭南地区经方运用规律探讨

作 者: 陈妙
导 师: 李赛美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临床基础
关键词: 岭南地区 经方 临床运用 文献研究
分类号: R289.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经方”即《伤寒》、《金匮》方,因其为经典故称之为经方。历代医家以仲景方为群方之冠,是方剂之鼻祖。经方以其疗效确切,组方严谨,配伍精当,学术内涵深远,而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由于岭南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仅风土人情、习俗气候不同,人的体质禀赋、饮食用药习惯亦不尽相同,因此岭南医学具有地方与时代的特色。关于经方在岭南地区的运用有何特色,有何规律,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将对岭南地区经方的临床运用规律作进一步初步的整理和研究,为经方在岭南地区的运用提供重要的方法和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临床指导价值,对促进学术发展具有积极指导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本文以通过检索中国知网1980-2011年公开发表的研究经方及通过文献研究岭南医学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学及统计学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类、分析评述,对近30年岭南地区经方临床运用规律进行探讨。按时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岭南地区经方运用研究平缓期1980-1989年;第二阶段、岭南地区经方运用研究发展期1990-1999年;第三阶段、岭南地区经方运用研究繁荣期2000年以后;按内容对岭南地区运用经方治疗的常见病种:如内、妇、儿科、皮肤科、五官科、骨科等进行梳理,同时对岭南地区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慢性胃炎、痹证、咳喘常见病证规律进行探讨。按特色分析总结岭南地区运用经方的用方特点,用药特点,变通运用。同时对岭南地区经方运用特色形成的原因分析及今后开发运用的方向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经方在岭南地区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杂病,包括内、妇、儿科,皮肤科,五官科,骨科等,尤其治疗外感、咳嗽、喘证、慢性胃炎、呃逆、胁痛、黄疸、头痛、汗证、焦虑证、郁证、失眠、眩晕、消渴、水肿、遗尿、痰饮、心悸、胸痹、痹证、鼻炎、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搔痒症、疑难杂症等病症,且疗效显著。岭南地区应用较多,且方法灵活,疗效卓著的经方有桂枝汤类方、柴胡汤类方、泻心汤类方、四逆汤类方、五苓散类方、麻黄汤类方、桃核承气汤、乌梅丸、薏苡附子败酱散、茵陈蒿汤、炙甘草汤、麦门冬汤、黄连阿胶汤等。岭南医家治病多沿用仲景原方加减化裁,或经方合经方,或经方合时方,或经方合特异药,常加用岭南药材,如鱼腥草、地龙干、木蝴蝶、鸡血藤、玄参、霍香、田基黄、五指毛桃(南芪)等。用药量比仲景原方轻,多为轻剂。特色:岭南地区经方运用特色:其一根据岭南特有的地理、气候、人文等特点,谨守方义,药因证用;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精心遣药,量随证变。其二拓展思路,经方变通;或一方多用,或多方合用,或加减化裁,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其三在充分掌握方义同时、运用思维、理论、经验及调查研究获得的材料,建立自己的“辨证观”及遣方用药思维,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2
引言  12-14
一、岭南医学研究述略  14-17
  (一) 岭南地域之界定  14
  (二) 岭南医学研究内容  14-17
    1. 岭南中医药名家及其著作  14-15
    2. 岭南医学研究  15-17
二、岭南医学形成原因分析  17-20
  (一) 地理气候因素  17-18
  (二) 体质致病因素  18-19
  (三) 生活、工作因素  19
  (四) 饮食、用药习惯因素  19-20
三、近30年岭南地区经方运用发展趋向  20-32
  (一) 平缓期 (1980-1989年)  21-23
    1. 论文分布  21
    2. 特征  21-23
    小结  23
  (二) 发展期 (1990-1999年)  23-28
    1. 论文分布  23-24
    2. 主要内容  24-28
    小结  28
  (三) 繁荣期(2000年以后)  28-32
    1. 论文分布  28
    2. 出版著作  28
    3. 特征  28-31
    小结  31-32
四、岭南地区常见疾病经方运用规律  32-46
  (一) 糖尿病经方证治规律探析  32-36
    1. 白虎加人参汤清热止渴、益气生津  32
    2. 桃核承气汤清热活血、祛淤生新  32-33
    3. 真武汤温阳利水  33
    4. 肾气丸补阴以生气、助阳以化水  33
    5. 黄茂桂枝五物汤温通血脉、调和营卫  33-34
    6. 乌梅丸 和胃疏肝、温阳泻热  34
    7. 五苓散 温阳利水  34
    8. 四逆散疏肝和胃、透达郁阳  34
    9. 酸枣仁汤 养肝清热、宁心安神  34
    10. 黄连阿胶汤泻心火、滋肾水、交通心肾  34
    11. 桂枝加龙骨牡砺汤调和阴阳、潜镇固涩  34-35
    12. 桂枝加附子汤温经复阳、固表止汗  35
    13. 小陷胸汤合温胆汤化痰散结、清热祛湿  35
    讨论  35-36
  (二) 慢性胃炎经方证治规律探析  36-39
    1. 半夏泻心汤 寒温并用、辛开苦降  37
    2. 小柴胡汤 和解少阳、疏泄肝胆  37
    3. 四逆散 疏肝解郁、缓急止痛  37-38
    4. 旋覆代储汤 理气和胃、平肝降逆  38
    5. 麦门冬汤清养胃阴、止逆下气  38
    6. 吴茱英汤 温胃止呕、降逆止呢  38
    讨论  38-39
  (三) 痹证经方证治规律探析  39-43
    1. 麻黄加术汤散寒除湿  40
    2. 麻黄杏仁慧饮甘草汤 轻清宣化、解表除湿  40
    3. 防己黄茂汤 益气除湿固表  40
    4. 桂枝附子汤 温经助阳、祛风化湿  40-41
    5. 麻黄细辛附子汤 温阳散寒、发汗解表  41
    6. 当归四逆汤 养血散寒、温通经络  41
    7. 白虎加桂枝汤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41
    8. 桂枝芍药知母汤 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  41
    9. 乌头汤 温经散寒,除湿宣痹  41
    10. 黄茂桂枝五物汤 振奋阳气、温通血脉、调畅营卫  41-42
    讨论  42-43
  (四) 咳喘经方证治规律探析  43-46
    1. 小青龙汤 发汗解表、散寒化饮  43
    2. 射干麻黄汤 散寒化饮、消痰开结  43-44
    3.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调和营卫、降气定喘  44
    4.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清宣肺热、平喘止咳  44
    5. 苓桂术甘汤 温补脾阳、化气行水  44
    6. 五苓散 温阳利水、宣肺止咳  44-45
    7. 麦门冬汤 清养肺胃、止逆下气  45
    讨论  45-46
五、岭南地区经方运用特色  46-50
  (一) 历史回顾  46-47
    1. 伤寒学术在岭南的兴起  46
    2. 岭南近代伤寒四家(重扶阳)  46-47
    3. 岭南现代伤寒家(重胃气)  47
  (二) 近30年岭南地区经方运用特色  47-50
    1. 寒温并用、攻补兼施  47-48
    2. 拓展思路、灵活变通  48
    3. 辩证论治、三因制宜  48-50
结语  50-52
  一 结论  50
  二 创新点  50
  三 不足点  50
  四 展望  50-52
参考文献  52-59
附录  59-60
致谢  60

相似论文

  1. 藏文目录学源流研究,H214
  2. 中国大陆网络广告研究主题的偏向,F713.8
  3.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文献研究,R259
  4. 慢性咽炎证治的现代文献研究,R276.1
  5. 疏肝健脾温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经验及证治规律研究,R259
  6. 古代针灸歌赋的文献研究,R245
  7.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现代文献研究,R246
  8. 合谷穴针灸适宜病症古代文献研究,R246
  9. 腕踝针疗法文献研究,R246
  10. 十四经禁灸穴位的文献研究,R245
  11. 《金匮要略》化瘀利水法的研究,R222.3
  12. 萧纲诗歌研究,I207.22
  13. 犀角地黄汤的文献研究,R289
  14. 经方治疗痹症之研究,R255.6
  15. 先兆流产的中医证治及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R271.9
  16. 血瘀导致不寐的文献研究及病例分析,R256.2
  17. 捏脊疗法文献及临床适宜证、操作技术规范研究,R244.1
  18. 乳癖证治的古今文献研究,R271.44
  19. 经方温法治疗皮肤病的规律研究,R275
  20. 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现代文献分析,R271.9
  21. 足三里穴配伍应用古代文献研究,R24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方剂学 > 验方与单方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