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生及成年小鼠对肺炎病毒感染的炎症应答

作 者: 李彩霞
导 师: 曾瑞红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免疫学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小鼠肺炎病毒(PVM) 免疫病理 炎症应答 细胞因子
分类号: R725.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病原,也是造成老年人和免疫缺陷成人高患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接种者自然感染RSV后往往导致加重的Th2型优势应答和肺部炎症性病理损伤,这是RSV疫苗成功的主要障碍。几十年来,阐明RSV的感染机制和疫苗增强性肺部免疫病理的发病机制一直是RSV研究领域的最前沿,是研制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和RSV疫苗的重要理论基础。发病机制的研究离不开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小鼠肺炎病毒(pneumonia virus of mice ,PVM)与人RSV(hRSV)同属副粘病毒科、肺病毒亚科、和肺病毒属,小鼠是PVM的天然宿主,极少量病毒即可导致严重感染,PVM感染小鼠可以复制RSV严重感染婴幼儿的临床特征和炎症病理。本研究用PVM感染新生4-7天和成年6-9周的雌性BALB/c小鼠,考察PVM感染后在新生小鼠和成年小鼠模型中诱导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和肺部病理变化,是发展有效的治疗措施和研制安全有效的RSV疫苗的重要理论基础。方法:1制备PVM并用BHK-21细胞滴定。2动物实验将新生4-7天和成年6-9周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1)新生4-7天BALB/c小鼠感染组,(2)新生4-7天BALB/c小鼠对照组,(3)6-9周BALB/c小鼠感染组,(4)6-9周BALB/c小鼠对照组。新生组用375 TCID50 PVM感染,成年组用500 TCID50 PVM感染。2.1每天称量小鼠体重,观察体重变化。2.2取新生感染组和新生对照组感染后1、3、5、7、9、11、14和18天的肺组织,提取总RNA,用半定量PCR扩增PVM基因SH,考察小鼠肺组织中PVM感染情况。染后肺部炎症细胞的变化。2.4留取感染后3、7、14天小鼠的肺组织做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肺组织中炎症浸润及组织损伤。2.5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感染后1、3、5、9、14天肺组织的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12,Th2型细胞因子IL-5、IL-6、IL-13,干扰素IFN-α、IFN-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趋化因子MCP-1、MIP-1α、CCL5、MCP-3,黏液因子gob5,考察感染后Th1/Th2应答情况,以及肺部炎症反应情况。2.6感染后14天取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测定血清IgG抗体效价。2.7成年组的检测指标同新生组,不同的是成年组增加了感染后4h组。结果:1制备了实验所需的PVM病毒,滴度为TCID50=107.5/ml2体重变化情况新生小鼠感染组与新生对照组相比,感染后4天体重减轻,感染后7天体重下降至最低,然后体重开始慢慢增加,到14天与对照组无差异。成年感染组与成年对照组相比,感染后3天体重开始迅速下降,5天降至最低,7天开始体重慢慢增加,8天逐渐恢复正常。3半定量PCR扩增PVM基因SH新生小鼠感染PVM后1天基因SH条带亮度比较弱,感染后5天条带最亮,感染后7天和9天条带亮度较弱,至18天消失。成年小鼠感染PVM 4小时后基因SH条带亮度较新生小鼠感染1天后亮,感染后3天和5天达高峰,7天、9天稍微减弱, 14天进一步减弱,至18天消失。4肺组织HE染色新生和成年对照组小鼠,肺泡壁结构完整,无水肿,周围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新生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后3天肺间质炎性细胞增多,肺泡壁增厚;感染后7天明显增多,肺泡壁增厚,水肿,其中大部分为淋巴细胞,可见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14天炎症减弱;成年感染组感染后3天和7天,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严重充血、水肿,有出血点,肺泡间隔融合,14天炎症减弱。2.3将肺冲洗液中的细胞经瑞士-吉姆萨染色,计数各种有核细胞,观察感成年小鼠感染PVM 3天和7天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均大于新生感染组,成年组感染后3天中性粒细胞比例是53.25%,7天组中性粒细胞比例是67.00%,而新生小鼠感染后3天中性粒细胞比例是0.00%,7天组中性粒细胞比例是27.00%,另外,成年组淋巴细胞比例也高于新生小鼠,表明成年小鼠感染PVM后比新生感染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严重。6 ELISA法检测小鼠感染14天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G与对照组相比,新生感染组和成年感染组均产生了IgG抗体,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成年感染组IgG抗体效价(1/400)高于新生感染组(1/200)的效价。7肺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新生小鼠感染PVM后3天肺组织的Th1型细胞因子IFN-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之后继续升高,9天时是对照组的150倍;感染后IL-12表达量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成年小鼠感染PVM后肺组织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IL-12表达量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IFN-γ表达量感染后1天即显著高于对照组,5天时最高,是对照组的133倍,9天开始下降。IL-12感染后5天是对照组的2倍(P<0.05),之后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新生小鼠感染后Th2型细胞因子IL-5、IL-13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成年小鼠感染后IL-5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感染后5天IL-13表达量是对照组的4倍(P<0.05).新生小鼠感染后3天肺组织IL-6表达量达高峰(P<0.05),是对照组的17倍,5天恢复;成年组IL-6表达量5天达高峰,是对照组的18倍。在成年和新生鼠中,IFN-α均于感染早期迅速增加,之后急速下降;IFN-β在新生鼠中的表达动力学与IFN-α一致,但在成年鼠中IFN-β在感染早期开始表达,5天才达高峰。新生小鼠感染后9天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对照组的30倍(P<0.05),而成年小鼠感染后4小时TNF-α肺部表达量是对照组的76倍(P<0.05),1天后逐渐降低,至14天和对照组无差异(P>0.05)新生小鼠感染后趋化因子MCP-1、MCP-3、MIP-1α和CCL5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感染后3天肺组织MCP-1表达量是对照组的41倍,至14天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后5天肺组织MCP-3表达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观察炎性细胞变化情况量是对照组的118倍,至14天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 MIP-1α感染后5天是对照组的21倍;感染后3天CCL5是对照组的2倍(P<0.05);成年小鼠感染PVM后5天MCP-1是对照组的120倍(P<0.05),至14天是仍高于对照组,MCP-3感染后5天是对照组的195倍(P<0.05),14天仍高于对照组,MIP-1α感染后1天是对照组的50倍(P<0.05),至14天时也仍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后1天CCL5是对照组的5.5倍(P<0.05)。黏液因子gob5的肺部表达量新生和成年感染组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新生小鼠感染后9天是对照组的6倍,而成年小鼠感染后5天是对照组的16倍,感染后9天是对照组的11倍,至14天消失,说明新生小鼠感染PVM后粘液分泌的变化。结论:PVM感染新生和成年BALB/c小鼠均可导致肺部的炎症病理反应,成年小鼠的炎症反应比新生小鼠更强烈,类似于RSV严重感染的婴幼儿。

全文目录


摘要  4-8
ABSTRACT  8-13
前言  13-15
材料与方法  15-26
结果  26-33
附图  33-47
附表  47-48
讨论  48-49
结论  49-50
参考文献  50-52
综述  52-76
  References  65-76
致谢  76-77
个人简历  77
  一、一般情况  77
  二、个人经历  77
  三、发表论文  77

相似论文

  1. 不同时间血液灌流对脓毒症兔促炎细胞因子及生存时间影响,R459.7
  2. 猪细小病毒感染对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转录时相影响的研究,S858.28
  3. 不同培养方法和细胞因子对小鼠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R329
  4. 重组hIL-10抗家兔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及其对IL-2、IFN-γ、GCs、T细胞凋亡的影响,R392
  5. 艾迪莎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MMP-2和TNF-α表达的影响,R574.62
  6.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介素-16的测定及临床意义,R725.6
  7. NF-κB、TNF-α、IL-8及细胞免疫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表达,R725.6
  8. 法舒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R542.22
  9. 羧甲基壳聚糖促进创伤愈合机理的研究,R644
  10. Ghrelin在术后应激反应期作为急性期反应物的作用探讨,R735.37
  11. 电针通过激活大麻素2型受体下调炎症皮肤组织促炎细胞因子表达,R245
  12. 急性心肌梗死后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变及意义,R542.22
  13. CIK细胞治疗对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观察,R730.5
  14. 高效非病毒基因载体的构建及重组树突状细胞应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R730.5
  15. 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前后超声心动图、细胞因子TNF-α、TGF-β及H-FABP的研究,R87
  16. SOCS1沉默增强树突状细胞抗喉癌免疫效应,R739.65
  17. DC-CIK细胞抗白血病细胞K562的免疫效应机制研究,R733.7
  18. PPAR-γ对干燥综合征NOD小鼠的抗炎作用,R593.2
  19. 肺炎嗜衣原体Cpn0425重组蛋白的克隆表达及诱导THP-1细胞产生前炎症细胞因子和凋亡的研究,R374
  20. 脓毒症血清细胞因子与肝脏功能及其线粒体损伤的相关性研究,R459.7
  21. MIC-1及uPA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735.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儿科学 > 小儿内科学 > 小儿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