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多级微氧物流化床+UASB工艺处理高浓度丙烯酸废水的研究

作 者: 郑盛之
导 师: 李思敏
学 校: 河北工程大学
专 业: 市政工程
关键词: 丙烯酸废水 多级微氧生物流化床 UASB 预处理
分类号: X7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高浓度丙烯酸废水高毒性的特点和现有生物处理工艺负荷偏低的问题,研究了多级微氧生物流化床对丙烯酸的转化特性,优化了流化床含高浓度丙酸盐的出水在产甲烷单元的处理条件,并开发了“多级微氧生物流化床+UASB”的新型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多级微氧生物流化床经污泥驯化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h,进水丙烯酸浓度为3000~9000mg/L,丙烯酸容积负荷6.0~18.0kg/(m~3·d)的条件下,对丙烯酸去除率在98%以上,COD去除率为20%~30%,出水中丙烯酸浓度小于100mg/L。丙烯酸的降解主要发生在第1格中,第1格可降解80%以上的丙烯酸。丙烯酸降解的主要中间产物为乙酸和丙酸,平均每1.00mol的丙烯酸,可转化成0.21mol乙酸和0.36mol丙酸,从而实现丙烯酸废水的脱毒,便于后续的产甲烷处理。采用UASB反应器处理高乙酸、高丙酸废水,通过出水回流和补充微量元素,可有效防止丙酸积累对产甲烷过程的影响。在HRT为12h,出水回流比500%,进水Fe、Co、Ni元素投加量分别为10mg/L、0.5mg/L、0.1mg/L的条件下,进水COD浓度从3500 mg/L提高至11500 mg/L,有机负荷从2.0kgCOD/(m~3·d)提高至23.0kgCOD/(m~3·d),进水丙酸浓度最高达5800mg/L的条件下,出水COD可稳定在330mg/L以下。采用“多级微氧生物流化床+UASB”工艺实现了高浓度丙烯酸废水的高负荷处理。在总水力停留时间为24h,进水丙烯酸浓度为8000~9000mg/L,丙烯酸负荷8~9kg/(m3·d)条件下,可将丙烯酸完全去除,出水COD在500mg/L以下,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的三级排放标准。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1章 绪论  11-28
  1.1 研究背景  11-22
    1.1.1 丙烯酸(酯)的应用  11-12
    1.1.2 丙烯酸废水的来源及特性  12-14
      1.1.2.1 丙烯酸(酯)的生产工艺  12-13
      1.1.2.2 含丙烯酸废水来源  13
      1.1.2.3 主要污染物特性  13-14
    1.1.3 含丙烯酸(酯)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现状  14-22
      1.1.3.1 物化处理技术  14-19
      1.1.3.2 生化处理技术  19-22
  1.2 生物流化床工艺及应用现状  22-24
    1.2.1 生物流化床工艺概述及原理  22
    1.2.2 生物流化床应用现状  22-23
    1.2.3 多级生物流化床的特点  23-24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24-28
    1.3.1 研究目的  24-25
    1.3.2 研究内容  25-26
    1.3.3 技术路线  26-28
第2章 多级微氧生物流化床处理高浓度丙烯酸废水试验研究  28-51
  2.1 材料与方法  28-33
    2.1.1 试验装置  28-29
    2.1.2 工艺流程  29-30
    2.1.3 试验材料  30-31
      2.1.3.1 流化生物载体  30
      2.1.3.2 接种污泥  30-31
    2.1.4 试验用水  31
    2.1.5 主要分析项目和测试方法  31-33
  2.2 反应器的启动研究  33
  2.3 进水丙烯酸负荷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33-38
    2.3.1 连续运行不同阶段试验条件  33-34
    2.3.2 不同阶段反应器的运行情况  34-38
      2.3.2.1 对丙烯酸的去除情况  34-36
      2.3.2.2 对COD 的去除情况  36-37
      2.3.2.3 反应器中DO、TN、TP 含量分析  37-38
  2.4 HRT 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38-40
  2.5 反应器中丙烯酸降解产物研究  40-42
  2.6 反应器中微生物种群特征分析  42-49
    2.6.1 生物量变化情况  42
    2.6.2 微生物扫描电镜观察  42-49
      2.6.2.1 稳定运行期间微生物形态  42-44
      2.6.2.2 超负荷运行期间微生物形态  44-49
  2.7 本章小结  49-51
第3章 UASB 反应器处理含乙酸、丙酸废水试验研究  51-60
  3.1 材料与方法  51-54
    3.1.1 试验装置  51-53
    3.1.2 接种污泥  53
    3.1.3 试验用水  53-54
    3.1.4 主要分析项目和测试方法  54
  3.2 反应器的运行效果  54-58
    3.2.1 进水负荷对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54-55
    3.2.2 不同控制因素对COD 去除效果的影响  55-57
    3.2.3 反应器产气量的变化  57-58
    3.2.4 颗粒污泥形态  58
  3.3 本章小结  58-60
第4章 多级微氧生物流化床+UASB 工艺系统处理高浓度丙烯酸废水  60-63
  4.1 材料与方法  60-61
    4.1.1 试验装置  60
    4.1.2 试验用水  60
    4.1.3 主要分析项目和测试方法  60-61
  4.2 反应器串联运行处理效果  61-62
  4.3 本章小结  62-63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63-65
  5.1 结论  63
  5.2 创新点  63-64
  5.3 建议  64-65
致谢  65-66
参考文献  66-70
作者简介  7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70-71

相似论文

  1. 舌图像中瘀斑瘀点检测技术研究,TP391.41
  2. Cu2+/Co2+催化漂白桉木浆工艺与机理研究,TS745
  3. 离子液体预处理纤维素及再生纤维素水解研究,TQ352.1
  4. 改良UASB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实验研究,X703
  5. 玉米秸秆和牛粪混合厌氧发酵工艺优化研究,S216.4
  6. 红外图像目标识别及跟踪技术研究,TP391.41
  7. 基于粗糙集的城市区域交通绿时控制系统研究,TP18
  8. 化学与生物成因施氏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对水中As(Ⅲ)吸附去除效果的研究,X703
  9. O3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研究,X787
  10. 缺氧预处理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区SDF-1/CXCR4轴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R542.22
  11. 内质网应激预处理提高肾组织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耐受性的作用及机制,R692.5
  12. 丁苯酞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R743.33
  13. 经H2O2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梗后心室重构影响的实验研究,R542.22
  14. 基于车牌识别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91.41
  15. 基于小波分析的掌纹图像识别研究,TP391.41
  16. 基于高斯过程的在线建模问题研究,TP181
  17. 五效蒸发法预处理环氧丙烷废水研究,X78
  18. 基于投影寻踪回归的网络异常检测机制研究,TP393.08
  19. 基于web的通信原理教学信息管理与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20.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手势识别,TP391.41
  21. 基于数据挖掘聚类技术的我国高校分类研究,TP311.1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