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舟形藻对造纸废水中COD去除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 者: 杨利敏
导 师: 赵以军;程凯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水生生物学
关键词: 舟形藻 造纸废水 COD 木质素 D1培养基
分类号: X79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我国,造纸废水是主要的地表水污染源,其中COD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量的35.3%,居第一位。迄今为止,已有多种方法应用于造纸废水中COD的处理,包括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方法,但都具有处理成本高、操作繁琐、后续处理不完善以及导致二次污染等问题,利用藻类处理造纸废水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成本低等优点。本实验选取了舟形藻作为处理造纸废水中COD进行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四种不同COD浓度梯度的造纸废水中,舟形藻的生长曲线没有显著性差异,且第3天以后,舟形藻在不同废水浓度梯度下生物量相差很小,结合之前的相关研究,推测废水中木质素可能抑制藻的生长。Si元素的加入对舟形藻藻浓度及其去除造纸废水中COD的去除效率有一定的影响,且Si元素加入的最适量为原始浓度的100倍。使用木质素磺酸钠对舟形藻进行驯化处理,使舟形藻对木质素产生一定的耐受性,再用其处理造纸废水,以提高COD去除效率。驯化结果表明,舟形藻的最适合浓度为0.06g木质素磺酸钠/100mLD1M.使用驯化前后的舟形藻分别处理造纸废水,结果表明,驯化前的舟形藻对造纸废水中COD的去除率为55.10%,驯化后的舟形藻去除率为61.93%,比前者高6.83%。这说明驯化后的舟形藻比驯化前的舟形藻处理造纸废水中COD的能力有一定的提高。D1培养基成分可以对未驯化舟形藻在造纸废水中的生长产生一定影响,而对于驯化过的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未驯化舟形藻的生长受到培养基中多种营养成分是的影响,而非其中某的单成分物质。根据藻的生长曲线来看,营养物越全面,舟形藻生长情况越好。另外,由COD去除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培养基营养物的添加更加有助于舟形藻对造纸废水COD的去除。最后,使用驯化后的舟形藻处理较高COD浓度的造纸废水时,虽然与处理较低COD浓度的造纸废水的能力相比有一些降低,但是仍然有一定效果。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前言  8-16
  1.1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染概况及危害  8-9
    1.1.1 高浓度有机废水污染概况  8
    1.1.2 高浓度有机废水危害  8-9
  1.2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9
    1.2.1 物理化学方法  9
    1.2.2 化学处理方法  9
    1.2.3 生物处理方法  9
  1.3 造纸废水的概况  9-12
    1.3.1 造纸废水特点  9
    1.3.2 造纸废水处理方法  9-10
    1.3.3 利用藻类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10-11
    1.3.4 藻类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方法  11-12
  1.4 造纸废水中木质素的研究进展  12-14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14-16
2 材料与方法  16-20
  2.1 材料和仪器  16-17
    2.1.1 供试藻种及造纸废水  16
    2.1.2 藻类培养基  16-17
    2.1.3 实验试剂  17
    2.1.4 主要实验仪器  17
  2.2 实验方法  17-20
    2.2.1 舟形藻对不同初始COD浓度的造纸废水中COD去除效果研究  17-18
    2.2.2 Si元素对舟形藻在造纸废水中的生长及对其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18
    2.2.3 使用木质素磺酸钠驯化舟形藻  18
    2.2.4 驯化前后的舟形藻对造纸废水COD的去除效果  18
    2.2.5 测定藻类营养物刺激对造纸废水中舟形藻生长的影响  18-19
    2.2.6 舟形藻培养基的不同成分对舟形藻在造纸废水中生长的影响及COD去除效果比较  19
    2.2.7 驯化成功的舟形藻处理较高浓度的造纸废水  19-20
3 结果与分析  20-32
  3.1 舟形藻对不同初始COD浓度的造纸废水中COD去除效果研究结果  20
  3.2 SI元素对舟形藻在造纸废水中的生长及对其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  20-22
  3.3 木质素磺酸钠对舟形藻的驯化结果  22-26
  3.4 驯化前后的舟形藻对造纸废水COD的去除效果  26
  3.5 培养基营养物刺激对造纸废水中舟形藻生长的影响  26-28
  3.6 舟形藻培养基的不同成分对舟形藻在造纸废水中生长的影响及COD去除效果的比较  28-31
  3.7 驯化后的舟形藻处理较高浓度造纸废水实验结果  31-32
4 讨论  32-34
参考文献  34-38
致谢  38

相似论文

  1. 抗倒伏油菜根、茎解剖结构及木质素含量和木质素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研究,S565.4
  2. 木质素与多头切花菊弯颈及蚜虫抗性的相关性研究,S682.11
  3. 大豆青秸秆蛋白质、木质素含量的遗传与QTL定位研究,S816
  4. 六种水生植物对焦化废水中COD和氨氮修复作用的研究,X784
  5. 废纸造纸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的研究,X793
  6. 黄孢原毛平革菌发酵不同预处理白酒糟的效果比较研究,S816.35
  7. 采用混凝—类Fenton氧化联合工艺预处理阿奇霉素废水的研究,X787
  8. 作物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S216.2
  9. 高力份分散体系的制备与应用性能研究,TQ610.1
  10. COD收单业务建模及其电子商务应用,TP311.52
  11. 改性壳聚糖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P747
  12. 竹材木质素降解菌的选育,S182
  13.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啤酒废水的实验研究,X797
  14. Fenton氧化法—吸附—离子交换联合工艺处理PTA精制废水的研究,X703
  15. T6线出水絮凝过滤实验,X703
  16. 复合型聚铁絮凝剂在造纸废水中的应用研究,X793
  17. 木质素磺酸钠制备吸附材料及其吸附性能研究,X703
  18. 生物酸析造纸废水中木质素的研究,X793
  19. 以A/O方式运行的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试验研究,X703
  20. 气升回流一体化反应器设备开发与工艺试验研究,X703
  21. BH1型混凝脱色剂处理针织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X79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造纸工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