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作 者: 吴晶晶
导 师: 蔡永立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河岸缓冲区 水质
分类号: F3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上海市奉贤区近些年来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本研究分析城市化过程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并选择奉贤区三大主干河道进行缓冲分析,分别做半径100m、200m、300m、500m、800m和1000m的缓冲,进一步研究河道缓冲区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受城市化影响的程度及变化趋势。选择与经济发展下各阶段土地利用相对应的2000年、2003年及2008年全区15个水质监测点数据,将常用监测指标高锰酸钾指数(CODmm)、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和总磷(TP)监测值与对应土地利用类型比例进行相关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奉贤区经济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平稳期(1985年~1991年)、初次发展期(1992年~1998年)、平缓发展期(1999年~2002年)和飞速发展期(2003年~2009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城市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奉贤区工业和第三产业总增加值分别占据全区增加值的60%和30%。说明奉贤区目前经济发展的主体仍是以工业为主。奉贤区人口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时期:稳定期(1985年~1999年)、快速增长期(2000年~2004年)和恢复增长期(2005年~2009年)。2009年全区常住人口77.72万人,户籍人口中非农人口比例为60.93%。(2)对2000年、2003年和2008年奉贤区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发现,2008年城镇住宅用地、绿地和工业用地较2000年增长明显,分别上升至2.23%、4.82%和10.08%,农村生产用地和农村住宅用地占全区比例共下降了19.46%,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上升至25.64%,说明奉贤区城市化对土地利用格局影响明显,城镇化建设使农村用地面积大大减少。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结果证明了农村生产用地是奉贤区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来源,其次为农村住宅用地,而主要转化对象为其他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其他建设用地在后期向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等转化。(3)竹港、金汇港和浦南运河三大主干河道缓冲区分析说明河道缓冲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受城市化影响较大,进一步说明了河道缓冲区地区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集中区域。缓冲半径500m以内影响显著,随着缓冲半径的增大,其他建设用地、工业用地等有所下降,而农村住宅用地和农村生产用地面积增加。(4)1998年-2008年全区15个监测点的水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奉贤区水质环境质量较差,总体表现为氮磷严重超标,二者的污染承担率超过了60%。主要水质指标CODmm、CODcr、BOD5、NH3-N和TP与不同半径缓冲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其他建设用地、工业用地等与水质正相关关系显著,而绿地、农村生产用地与水质显著负相关。主要相关性在500m以下比较明显,随着缓冲半径的增大水质与LUCC相关性逐渐减弱。说明城市化带来土地利用巨大变化是影响区域河道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原因。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1
第一章 绪论  11-19
  1.1 研究背景  11-12
  1.2 目的和意义  12-13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9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9-25
  2.1 研究区域概况  19-21
  2.2 数据来源  21-22
  2.3 研究方法  22-24
  2.4 技术路线  24-25
第三章 奉贤区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  25-38
  3.1 奉贤区城市化现状  25-28
  3.2 快速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28-29
  3.3 奉贤区土地利用变化  29-36
  3.4 小结  36-38
第四章 河岸缓冲区土地利用变化  38-51
  4.1 竹港缓冲区土地利用变化  38-42
  4.2 金汇港缓冲区土地利用变化  42-45
  4.3 浦南运河缓冲区土地利用变化  45-48
  4.4 河岸缓冲区ISA变化  48-50
  4.5 小结  50-51
第五章 城市化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51-62
  5.1 河流水环境质量现状  51-53
  5.2 主要污染指标的污染承担率  53
  5.3 土地利用与河流水质相关分析  53-60
  5.4 土地利用与河流水质的偏相关分析  60-61
  5.5 小结  61-62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62-64
  6.1 结果与讨论  62-63
  6.2 对策及建议  63-64
参考文献  64-68
后记  68

相似论文

  1.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X524
  2.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3.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4. 基于ArcGIS Server的农区水质遥感反演信息系统构建研究,S127
  5. 农民工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412.6
  6. 生态浮床改善水源地水质的效果研究,X52
  7. 苏州市“村改居”社区管理体制研究,D669.3
  8. 三丁基锡对海洋腹足类种群的生态风险评价,X174
  9. 河网水环境预警技术体系研究,X853
  10. 微孔管道增氧对渔业水质的影响,S959
  11. 新疆柴窝堡湖2005年-2009年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X832
  12. 日本明治时期城市化剖析,K313.4
  13.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拆迁安置问题研究,D630
  14.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研究,F301
  15. 离石气温变化及城市化影响初步分析,P467
  16. 沉水植物苦草和水环境质量相互效应的研究,X173
  17. 城市化进程中征地拆迁补偿模式及其改革的探析,F301
  18. 基于WebGIS的湖泊水质模拟系统研究,N945.12
  19. 城市化视角的东乡族流迁人口宗教生活考察,B968
  20. 产业升级背景下东莞小城镇空间发展对策研究,TU984.113
  21. 西安市曲江池水质评价与水质模拟研究,X8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