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未遂犯处罚的分则具体化研究

作 者: 侯佳
导 师: 王平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刑法学
关键词: 未遂犯 未遂犯的处罚 成立可能性 处罚可能性 分则具体化
分类号: D92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刑法典将对未遂犯的处罚规定在刑法典的总则中,在总则中规定了未遂犯的概念以及对未遂犯处罚的原则性规定,而没有在刑法典分则条文中规定对具体犯罪的未遂犯的处罚。实际上,刑法分则中规定的许多犯罪并不存在未遂犯,更无处罚该种犯罪未遂犯之可能性,并且存在许多未遂行为并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在司法实践中不认为是犯罪,此外,我国刑法典分则中规定着大量的定量因素,从而使得实际上的未遂犯成立的范围要比刑法典规定的较窄。这种情况导致了我国刑法典关于未遂犯处罚的立法例与司法实践的情况不一致。基于上述情况,本文论述了未遂犯的基本理论、未遂犯的理论发展以及未遂犯处罚的理论根据,并研究了德国和日本的刑法典中的立法例,另外还讨论了不同类型犯罪是否具有成立未遂犯的可能性,并将未遂犯的处罚类型化进行论述,着重阐述了我国刑法中若干具体犯罪的未遂犯处罚问题,并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在刑法典总则中规定对未遂犯处罚的一般性的原则规定,在刑法典分则中规定对具体犯罪的未遂犯处罚的立法例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或许能够为我国关于未遂犯处罚的刑事立法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未遂犯处罚问题之缘起,国内外学者对未遂犯处罚问题的理论观点及立法例以及我国刑法典关于未遂犯处罚的立法现状,并阐述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及意义。第一章论述了未遂犯处罚的基本立场,包括未遂犯的概念、未遂犯的发展概况、未遂犯的成立条件以及未遂犯处罚的理论根据。由于对未遂犯性质的认识存在不同,对未遂犯的定义也存在多种观点。由于未遂犯的概念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在分析未遂犯概念的基础上,将德国和日本的刑法理论和刑法典中关于未遂犯的成立条件进行比较分析。之后,阐述了未遂犯处罚根据方面的不同理论和观点。第二章分析了未遂犯处罚的立法例,阐述了各国刑法典在未遂犯处罚范围和未遂犯处罚原则上的立法例,重点论述了德国刑法典、日本刑法典以及我国刑法典中对于未遂犯处罚的立法例,其中,分别对德国刑法典和日本刑法典中的若干具体条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刑法典中对未遂犯处罚的立法现状的不妥之处。第三章阐述了未遂犯的处罚在刑法分则中具体化规定的可行性,研究了若干类型的犯罪有无成立未遂犯之可能性,讨论了不作为犯、过失犯、间接正犯以及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犯成立之可能性问题,并结合我国刑法典分则中对不同类型的具体犯罪的规定,论述了各该种类型犯罪是否存在处罚其未遂犯之可能性。第四章对刑法若干问题中的未遂犯处罚问题进行了典型性分析,提出在未遂犯的处罚分则具体化中,需要对有些具体犯罪的未遂犯的认定以及处罚之可能性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着重对盗窃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有组织犯罪、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以及被动型受贿罪有无成立未遂犯之可能性以及是否存在未遂犯处罚之可能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结论部分对全文所阐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简要明确地概括了本文的观点,并提出了不足之处。

全文目录


摘要  4-8
引言  8-11
第一章 未遂犯处罚根据的基本立场  11-20
  一、未遂犯概述  11-16
    (一) 未遂犯的概念  11-13
    (二) 未遂犯的发展概况  13-15
    (三) 未遂犯的成立条件  15-16
  二、未遂犯的处罚根据  16-20
    (一) 未遂犯之主观处罚根据  16-17
    (二) 未遂犯之客观处罚根据  17-19
    (三) 未遂犯之折中处罚根据  19-20
第二章 未遂犯处罚的立法研究  20-29
  一、德国的立法例  21-24
  二、日本的立法例  24-26
  三、中国的立法例  26-29
第三章 未遂犯分则具体化处罚之分析  29-41
  一、未遂犯之成立可能性  29-33
    (一) 不作为犯  29-30
    (二) 过失犯  30-31
    (三) 间接正犯  31-32
    (四) 结果加重犯  32-33
  二、未遂犯之处罚类型化  33-41
    (一) 行为犯之未遂犯处罚  33-34
    (二) 危险犯之未遂犯处罚  34-36
    (三) 结果犯之未遂犯处罚  36-37
    (四) 数额犯之未遂犯处罚  37-41
第四章 刑法若干问题中的未遂犯处罚的典型性分析  41-49
  一、盗窃数额与盗窃未遂的关系  41-42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之未遂犯处罚可能性  42-43
  三、有组织犯罪中的未遂犯之处罚  43-45
  四、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之未遂犯处罚  45-47
  五、被动型受贿罪之未遂犯处罚  47-49
结论  49-51
参考文献  51-53
后记  53

相似论文

  1. 论犯罪未遂的可罚性,D914
  2. 论大洋洲刑法中的未遂犯,D914
  3. 不能犯未遂问题初探,D924.1
  4. 不能犯未遂研究,D924.1
  5. 不能犯若干问题研究,D914
  6. 不能未遂犯问题比较研究,D914
  7. 论自杀参与行为,D924.34
  8. 不能未遂犯问题研究,D914
  9. 不能未遂犯基本理论探究,D914
  10. 未遂犯处罚范围研究,D924.1
  11. 论不能犯,D924.1
  12. 不能犯问题研究,D924.1
  13. 刑法中的危险概念,D914
  14. 未遂犯处罚研究,D914
  15. 论我国刑法中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存在范围,D924.1
  16. 不能未遂犯研究,D914
  17. 论未遂犯的处罚范围和认定,D914
  18. 着手实行问题研究,D924.1
  19. 刑法实行行为论,D914
  20. 可罚未遂原理及司法适用,D91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