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主轴热—结构耦合特性分析

作 者: 韩志峰
导 师: 李云峰
学 校: 河南科技大学
专 业: 机械电子工程
关键词: 电主轴 热-结构耦合 ANSYS 有限元分析
分类号: TG50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9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电主轴是机械加工机床的核心部件,电主轴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机械制造业水平的高低,企业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机床转速的高速化,机床转速的提高就意味着电主轴转速的提高,随着转速的提高主轴发热量增大使变形严重主轴轴承烧毁或报废等,研究表明发热量增大与主轴轴承的预紧力和内外圈装配过盈量有很大关系。首先根据电主轴机械性能指标建立主轴模型,由高速电主轴高速情况下的边界条件对电主轴的发热量和热变形进行计算给出合理的发热量和热变形条件,并对主轴的负荷分布进行分析,为后续有限元分析的边界条件和载荷施加做准备,其次,结合有关理论对电主轴的温度场、热变形、预紧力和内外圈配合过盈量进行计算并得出相应的数据。最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主轴模型进行有限元热分析、热-结构耦合分析,分析中将预紧力和接触热阻等作为边界条件施加到主轴模型中,得出电主轴的热分布、热梯度和热变形图,由得出的分析结果反推出最佳预紧力与配合过盈量。并对分析得出的结果与前面的计算进行对比总结。通过研究最终得出电主轴的其最佳预紧力和内外圈装配过盈量,使主轴的发热量控制在最小,变形量也控制在主轴运转所需的精度范围。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7
第1章 绪论  7-13
  1.1 研究背景  7-8
  1.2 研究现状  8-11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对象  11-13
第2章 电主轴构造及特性  13-19
  2.1 电主轴系统  13-16
    2.1.1 电主轴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3
    2.1.2 电主轴的分类及其特点  13-16
  2.2 电主轴的支承方式  16-18
  2.3 电主轴的主要应用性能指标  18
  2.4 本章小结  18-19
第3章 电主轴组件选配及建模  19-35
  3.1 电主轴组件选配及意义  19-20
  3.2 电主轴的受力分析  20-28
    3.2.1 角接触轴承单元选配  22-25
    3.2.2 圆柱滚子轴承单元选配  25-26
    3.2.3 钢制轴承与陶瓷滚子轴承的比较  26-27
    3.2.4 高速刀具系统的选配  27-28
  3.3 电主轴的制造装配工艺  28-30
    3.3.1 电主轴的辅助设计技术  29
    3.3.2 电主轴的制造技术  29-30
    3.3.3 高速主轴电机的制造技术  30
  3.4 电主轴的优化设计及分析  30-32
    3.4.1 电主轴的轴向优化设计分析  30-31
    3.4.2 电主轴的径向优化设计分析  31-32
  3.5 电主轴的机械设计图  32-33
  3.6 本章小结  33-35
第4章 电主轴的温度场及热变形的计算  35-71
  4.1 电主轴热传导  35-41
    4.1.2 热传导方程  36-38
    4.1.3 温度场边界条件  38-40
    4.1.4 温度场的求解  40-41
  4.2 电主轴轴承发热量的计算  41-43
  4.3 电主轴轴承支承刚度的计算  43-44
  4.4 主轴轴承预紧力及内外圈配合过盈量的计算  44-48
  4.5 电主轴热变形理论计算  48-59
    4.5.1 电主轴三维热传导问题的级数解  51-52
    4.5.2 电主轴的热传导特点和数学描述  52-59
  4.6 最佳热配合理论及研究  59-69
    4.6.1 滚动体与内外圈游隙量变化的理论分布计算  60-66
    4.6.2 热变形对轴承游隙影响的理论分布与计算  66-67
    4.6.3 热变形对主轴轴承配合过盈量影响的理论分析与计算  67-69
  4.7 本章小结  69-71
第5章 电主轴的热-结构耦合分析  71-91
  5.1 电主轴ANSYS 热-结构耦合分析的原理  71-73
  5.2 电主轴热-结构耦合分析的基本步骤  73-76
    5.2.1 电主轴分析模型的建立  73
    5.2.2 分析的边界条件的建立及属性选择  73-75
    5.2.3 分析模型的处理  75-76
  5.3 电主轴的热分析  76-81
  5.4 电主轴的热-结构耦合分析  81-89
    5.4.1 热-结构偶和分析结果  81-82
    5.4.2 综合面计算和本章的分析所得的数据关系  82-89
  5.5 本章小结  89-91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91-93
  6.1 结论  91
  6.2 展望  91-93
参考文献  93-97
致谢  97-9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8

相似论文

  1. 混粉电火花成型机主机系统及工艺试验的研究,TG661
  2. 电火花加工中的电极损耗机理及控制研究,TG661
  3. 常温低温组合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TH136
  4.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5. 电流及电场对结晶器铜板上电镀镍及其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TQ153.2
  6. 个性化人工膝关节设计及其生物力学特性研究,R318.1
  7. 电子产品质量监控测试设备设计,TN06
  8. 核桃破壳力试验及核桃剥壳机主要部件虚拟样机设计,S226.4
  9. 高层建筑消防炮专用灭火弹研究,TU892
  10. 多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有限元分析,R687.3
  11. 机载雷达天线座快速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TN959.73
  12. 深水软管滚筒驱动装置结构及液压系统的研究,TE973
  13. 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特性及其在火炮反后坐中的应用研究,TB535.1
  14. 某舰炮转弹机非线性结构动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TJ391
  15. 沪昆客运专线江西宜春段溶洞区钻孔桩承载性能分析与研究,U213.1
  16. 钢管自动组对机设计与分析,U673.38
  17. 500MPa级细晶粒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TU375.1
  18. 大跨钢结构施工卸载过程力学分析,TU391
  19. 150吨平头塔式起重机整机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TH213.3
  20. 地铁盾构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研究,U455.43
  21. 多自由面逐孔起爆最优微差时间的数值模拟研究,TD23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 一般性问题 > 机床设计、制造与维修 > 机床结构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