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相容性高分子体系界面相互扩散行为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作 者: 彭孟军
导 师: 廖永贵;解孝林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化学工艺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聚氯乙烯 原子力显微镜 相容性 界面扩散
分类号: O64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多相多组分高分子体系中,相结构及界面层的微观结构往往决定着材料的宏观性能(如力学、电学、光学、渗透性等)并影响其最终用途。而在高分子界面的形成过程中,扩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小分子之间的扩散行为,高分子/高分子界面扩散则复杂得多,已难以用简单的Fick扩散模型来加以描述。因此,针对高分子/高分子界面扩散行为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显得尤为必要。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先后提出的研究理论包括“蛇行”理论、“慢模式”理论、“快模式”理论、“快慢杂化”理论等。与此同时,虽然已有不少实验技术成功应用于此行为的研究,例如中子反射、二次离子质谱、振动光谱(包括拉曼光谱和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特别是仪器分辨率的限制,只有一些倒空间技术(如中子反射)能在扩散运动基本单元——高分子链尺寸上来研究此行为,目前尚缺乏在正空间分子尺度上研究此行为动力学的方法。本论文首先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万能电子拉力仪分别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聚氯乙烯(PnBMA/PVC)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拉伸性能。最后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着重研究了PnBMA/PVC层压体系的界面扩散动力学行为。(1)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PVC含量的共混体系薄膜,DSC结果表明所有共混体系均仅显示出一个玻璃化温度(Tg),说明PVC和PnBMA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随着PVC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Tg逐渐增加。实验值在一定程度上可由Fried、Fox和Gordon-Taylor方程来描述,其中在没有拟合参数k的情况下,Fox方程稍优于Fried方程;但拟合最好的还属k=0.99±0.10的Gordon-Taylor方程,即Tg与PVC的质量分数几乎呈线性关系。采用改良的浊点法得到了共混体系的相图,该体系表现为下临界共溶温度(LCST)行为,其下临界共熔点的组成和温度分别为90wt%的PVC和192℃。(2)共混物薄膜的拉伸性能结果显示:随着PVC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的比模量和屈服应力逐渐增加,而断裂伸长率则逐渐下降。(3)通过层压法制备了75℃下退火16h、37h和96h、以及110℃下退火0.5h、1h和4h的层压体系。使用超薄切片技术得到面积约为0.2×0.4mm2的扩散横截面的超平平面。采用轻敲式AFM(tapping mode,TM-AFM,即DFM)进行测量,同时得到了扩散界面的形貌图(topography image)和相位图(phase image)。结合这些图形,获得了界面的相对浓度分布及其厚度、以及界面层厚度与退火时间的标度关系。退火温度为75℃时,由于PnBMA需对PVC先进行塑化,扩散速度相当缓慢,PnBMA在界面处堆积,界面层厚度与退火时间成正比,遵守非Fick扩散的Case-Ⅱ行为,渗透速率vp=4.36×10-13m/s。退火温度为110℃时,界面层厚度与退火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遵守典型的Fick扩散Case-I行为,相互扩散系数Dm=2.04×10-19m2/s,与Dlubek等人用DSC法( 2.0×10-18m2/s)和PALS法( ( 2.53.5)×10-17m2/s)得到的结果一致。结果表明,AFM可在高分子链尺寸水平上观察高分子/高分子界面相互扩散及聚集行为。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9
1 绪论  9-26
  1.1 研究背景  9-24
  1.2 论文选题  24
  1.3 研究内容  24-25
  1.4 本文的创新点  25-26
2 PnBMA/PVC 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研究  26-36
  2.1 实验部分  26-30
  2.2 结果与讨论  30-35
  2.3 本章小结  35-36
3 PnBMA/PVC 共混体系机械性能研究  36-42
  3.1 实验部分  36-37
  3.2 结果与讨论  37-41
  3.3 本章小结  41-42
4 PnBMA/PVC 层压体系的界面扩散动力学研究  42-58
  4.1 实验部分  42-44
  4.2 结果与讨论  44-57
  4.3 本章小结  57-58
5 全文总结  58-59
致谢  59-61
参考文献  61-70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0

相似论文

  1. 不同类型亲水结构表面修饰聚氨酯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R318.08
  2. 纳米技术在抗凝血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R318.08
  3. 不同类型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与凝血十二因子九肽片段及纤维蛋白原P1片段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O631.3
  4. 组织工程化类金刚石涂层瓣膜构建及其体内植入的初步研究,R654.2
  5.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支架材料复合大鼠成骨细胞培养的实验研究,R318.08
  6. Fe-Mn-Si-Al TRIP/TWIP钢组织及性能的研究,TG142.33
  7. C60分子在Si(111)-7×7表面上的生长控制及其纳米摩擦学性质研究,O484.1
  8. 微悬臂梁机电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TH703
  9. 基于APTES和蛋白A联合固定化技术的乙肝病毒免疫生物传感器敏感膜的制作研究,TP212.3
  10. 聚酰胺—胺导致的DNA凝聚以及金属表面H~-光剥离的研究,Q523
  11.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薄膜涂层界面观测及变形特性的研究,O484.2
  12. 黄原胶分子自组装行为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O561
  13.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扫描探针平版印刷术的研究,TS825
  14. 基于AFM和DIC的纳米尺度变形测量技术研究,TG806
  15. 铜的电化学机械平整工艺优化及机理研究,TG174.42
  16. 二氧化硅胶体探针微球磨损过程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TB302.3
  17. 银离子、银纳米颗粒对细菌影响的显微成像研究,TB383.1
  18. 基于络合物薄膜的电存储器件及单面纳米结构金膜的研究,TB383.2
  19. 原子力显微镜定位系统控制策略及误差补偿方法研究,TH742
  20. 金龟子绿僵菌与化学农药相容性的初步研究,S476.12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 表面现象的物理化学 > 表面活性物质的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