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家庭功能变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预防对策

作 者: 武建朝
导 师: 邓楠
学 校: 河北科技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家庭功能变迁 未成年人犯罪 预防 矫正
分类号: C91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9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社会文化意识、社会组织结构、道德观念等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这些社会变迁的事实,标志着我国当代社会正在从一个传统的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变迁。社会的转型变迁也使人类社会的家庭组织结构、家庭规模与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等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在当代的社会转型时期,家庭功能的变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日益凸显,使得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呈逐年增多、犯罪低龄化趋势日趋明显以及危害日益严重的新动向。因此,完善家庭功能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即是将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进行科学化的梳理。第一部分讲了研究该课题的意义和前景;第二部分对家庭功能的基本信息进行描述;第三部分从家庭的经济功能、教育功能、及情感功能与未成年犯罪的关系展开描述。第四部分写的是家庭功能的自我完善途径;第五部分写的是完善家庭功能的社会干预措施。本文即是以此为主线,在整合相关资料基础上,对个别特色案件展开深度的研究,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采用的是访谈、参与式观察,从与未成年人日常生活成长紧密联系的家庭教育、经济、感情三功能入手。利用所学理论文化知识,在导师的指导下,运用犯罪学、社会学知识等方法,围绕家庭功能的变迁与未成年人犯罪这一主题展开分析研究,借鉴现有研究成果找出现实当中家庭功能的变迁中所存在的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并结合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预防与纠正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以及完善家庭功能的各项社会干预措施。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24
  1.1 课题的应用前景及科学意义  9-17
    1.1.1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分析  9-10
    1.1.2 未成年犯的个案考察  10-14
    1.1.3 未成年犯家庭的特点  14-15
    1.1.4 未成年犯家庭功能特点  15-17
    1.1.5 研究该课题的应用前景及科学意义  17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7-24
    1.2.1 马克思主义关于家庭起源问题的理论研究  19-21
    1.2.2 关于家庭各功能要素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关系的研究  21
    1.2.3 关于家庭成员行为变量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关系的研究  21-22
    1.2.4 有关转型社会中家庭与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  22
    1.2.5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  22-24
第2章 家庭功能的变迁  24-31
  2.1 家庭功能的内涵  24-25
    2.1.1 家庭功能的定义  24-25
    2.1.2 家庭功能的内容  25
  2.2 传统社会的家庭功能  25-26
  2.3 现代社会家庭功能的变迁趋势  26-31
    2.3.1 经济功能变迁-消费和保障功能增强  27-28
    2.3.2 教育功能的变迁-教育功能外化  28-29
    2.3.3 感情功能的变迁-情感需求功能增强  29-31
第3章 家庭功能的变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31-41
  3.1 经济功能的变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31-34
    3.1.1 富裕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31-32
    3.1.2 贫困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32-34
  3.2 教育功能的变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34-38
    3.2.1 教育功能的弱化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34-36
    3.2.2 隔代教养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36-38
  3.3 情感功能的变迁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38-41
    3.3.1 情感功能的变迁之过分溺爱型  38-39
    3.3.2 情感功能的变迁之简单粗暴型  39
    3.3.3 留守儿童情感缺失型  39-41
第4章 家庭功能的自我完善途径  41-47
  4.1 优化家庭经济消费结构,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41-42
  4.2 强化家庭教育功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42-43
  4.3 增强家庭情感沟通功能,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  43-45
  4.4 优化家庭功能系统,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45-47
第5章 完善家庭功能的社会干预措施  47-52
  5.1 改善社会治安环境,保持社会的安定  47-49
  5.2 完善监护制度,健全保障机制  49-51
    5.2.1 建立未成年人的国家监护制度  49-50
    5.2.2 健全未成年人的权利保障机制  50-51
  5.3 注重对家庭功能系统的整体干预  51-52
结论  52-53
参考文献  53-5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56-57
致谢  57

相似论文

  1. 基于新医学模式的儿童医疗环境设计研究,TU246.1
  2.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3. 中国真实城镇失业率的估算及奥肯定律的再检验,F224
  4. 成人OSAHS手术前后鼻、咽腔及软腭的流固耦合数值分析,R766
  5. 胡锦涛公仆思想研究,D61
  6. 我国社会转型期慈善伦理的经济学分析,D632.9
  7. 中国第三次社会转型以来竞技体育的发展路径研究,G812.0
  8.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预后及预防的探讨,R656
  9. 大学生社会键问卷的编制及其犯罪预防,C913.5
  10. 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武术发展环境特征及对策研究,G852
  11. 《大公报》舆论建构途径研究(1925-1932年),G219.29
  12. 苦瓜皂甙的提取纯化及功能性研究,R285.5
  13. 改良Park“Z”成形术联合重睑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的临床分析,R622
  14. 当代主体价值选择的困惑与途径,B018
  15. 经济社会转型期企业信用问题研究,F279.2
  16. 某三甲医院医院感染特征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R181.3
  17. 简论侵权法上的风险自负原则,D923
  18. 羽扇豆醇用于肿瘤治疗的给药剂量与方案研究及其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R730.5
  19.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体系构建,D926.34
  20. 风险预防与应对气候变化研究,D996.9
  21. 初中学困生成因及干预研究,G635.1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青少年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