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

作 者: 吕振华
导 师: 郝守才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刑法学
关键词: 刑法因果关系 介入因素 类型 刑事责任
分类号: D91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刑法因果关系问题非常复杂,对其问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因此,该问题在刑法理论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司法实践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简单的因果链中,即危害行为直接导致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是很容易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但在司法实践中,单一的因果关系的情况是很少的,往往会有某些因素介入的情况,这会使问题变得更复杂,有可能打断原有的因果关系的发展规律,割断先行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的联系。本文主要是研究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问题,基于刑法因果关系在理论界的通说,分析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的特征、介入因素的类型、中断的刑法因果关系,最后研究介入因素下的因果关系对定罪量刑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功能,以求真正实现司法公正。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概述。该部分分为五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是介绍国内外刑法因果关系问题研究成果,国外包括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前苏联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大陆法系对该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条件说、原因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客观归责说,英美法系国家提出了双层次原因说,前苏联国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来研究刑法因果关系,提出了必然因果关系说、必然偶然因果关系说,国内介绍了我国对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历程;二是介绍了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范围,从研究目的来看,刑法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三是介绍了刑法因果关系的特征,即客观性、顺序性、复杂性、相对性、条件性和具体性、法定性;四是介绍了刑法因果关系的地位,赞同刑法因果关系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五是介绍了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是密切联系,但并不等同于刑事责任,刑法因果关系是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对定罪和量刑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二部分: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该部分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介绍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概念;二是介绍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特征,即先行行为与危害后果的间接联系,先行行为与介入行为缺乏共同意思,存在两个以上因果关系链条,两个以上的因果关系链条是紧密联系的;三是国外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关系的类型,包括被害人特殊体质的介入、被害人行为的介入、行为人第二个行为的介入、第三人行为的介入;四是我国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类型,包括自然事件、第三人的行为、被害人自身的因素、行为人的第二个行为。第三部分: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关系的中断。该部分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刑法因果关系中断的判断标准,即独立性、异常性、不可预见性、原因力的大小;二是刑法因果关系中断的特征,即存在一个以上的介入因素、两者是独立的、介入因素独立造成了危害结果的产生;三是刑法因果关系中断的类型,包括被害人故意行为的介入、第三人基于不同故意的行为的介入以及行为人基于不同故意的第二个行为的介入。第四部分: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对刑事责任的影响。该部分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对刑事责任的影响,包括决定刑事责任的有无,影响着刑事责任的程度,行为与主观要件结合对定罪的影响;二是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对定罪的影响,这就涉及到刑事责任分配的问题,判断先行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还是由介入因素承担刑事责任;三是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对量刑的影响,包括先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程度影响着量刑的程度,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影响着量刑的程度,法律精神和社会观念影响着量刑的程度。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引言  11-13
一、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概述  13-25
  (一) 国内外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概况  13-18
    1. 国外刑法因果关系理论诸学说  13-17
    2. 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诸学说  17-18
  (二) 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范围  18-19
  (三) 刑法因果关系的特点  19-22
    1. 刑法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  20
    2. 刑法因果关系具有顺序性  20
    3. 刑法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  20-21
    4. 刑法因果关系具有相对性  21
    5. 刑法因果关系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  21-22
    6. 刑法因果关系具有法定性  22
  (四) 刑法因果关系在刑法中的地位  22-23
  (五) 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23-25
二、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  25-35
  (一) 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  25-26
  (二) 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关系的特征  26-27
    1. 先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联系的间接性  26
    2. 先行行为与介入行为之间缺乏共同意识性  26
    3. 存在两个以上的因果关系链条性  26
    4. 两个以上的因果关系链条的紧密联系性  26-27
  (三) 国外介入因素下刑法因果关系的类型  27-29
    1. 被害人特殊体质介入的情况  27
    2. 被害人行为介入的情况  27-28
    3. 行为人第二个行为介入的情况  28
    4. 第三人行为介入的情况  28-29
  (四) 我国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类型  29-35
    1. 自然事件介入情况下的刑法因果关系  29-30
    2. 第三人介入情况下的刑法因果关系  30-31
    3. 被害人介入情况下的刑法因果关系  31-32
    4. 行为人实施的第二个行为介入情况下的刑法因果关系  32-33
    5. 介入因素为不作为情况下的刑法因果关系  33-35
三、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的中断  35-41
  (一) 刑法因果关系中断的判断标准  35-36
  (二) 刑法因果关系中断的特征  36-37
    1. 在先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出现了另外的介入因素  36-37
    2. 先行行为与介入因素对危害结果产生的作用是完全独立的  37
    3. 介入行为独立造成了危害结果的发生  37
  (三) 刑法因果关系中断的类型  37-41
    1. 被害人故意行为的介入  37-38
    2. 第三人基于不同故意行为的介入  38
    3. 行为人基于不同的故意介入的第二个行为  38-41
四、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对刑事责任的影响  41-49
  (一) 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对刑事责任的影响  41-43
    1. 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的有无决定着刑事责任的有无  41-42
    2. 先行行为与危害结果的联系程度影响着刑事责任的程度  42
    3. 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与人的主观认识相结合对刑事责任产生影响  42-43
  (二) 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对定罪的影响  43-47
    1. 先行行为还是介入因素是危害结果的原因力  43-45
    2. 介入因素的异常性及独立性程度  45-46
    3. 先行行为与介入因素各自的合法性  46-47
  (三) 介入因素下的刑法因果关系对量刑的影响  47-49
    1. 先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程度影响着量刑的程度  47
    2. 危害后果的严重程度影响着量刑的程度  47-48
    3. 法律精神和社会观念影响着量刑的程度  48-49
结语  49-51
参考文献  51-55
后记  55-56

相似论文

  1. 建筑遮阳方式研究,TU226
  2.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研究,TU242.2
  3. 钢在建筑中的技术表现力研究,TU-0
  4. 乌岩岭保护区黄腹角雉栖息地植被类型及植食性食物研究,Q958
  5. 词汇附带习得方式下通过阅读习得词汇的研究,G633.41
  6. 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动态研究,S153.6
  7. 医药类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F275
  8. 模拟土壤环境对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S154.3
  9.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X321
  10. 太湖地区水稻土有机碳空间表征尺度效应研究,S158
  11. 延边不同类型土壤微生态环境及其对烟叶质量影响研究,S572
  12. 基于遗传算法和粗糙集的聚类算法研究,TP18
  13. 关帝山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碳、氮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S154.4
  14. 全职母亲的依恋类型与教养方式的研究,B844.5
  15. 全职母亲人格类型(MBTI)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B844.2
  16. 塔南凹陷南屯组一段油气富集规律研究,P618.13
  17.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应用剂量相关因素分析,R587.1
  18. 鲁西寒武系核形石灰岩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P618.13
  19. 论犯罪成立要素的标准,D914
  20. 论单位犯罪的认定与处罚,D924.1
  21. 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研究,H319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刑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