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我国环境纠纷行政仲裁法律制度

作 者: 邓丽娜
导 师: 张锋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关键词: 环境纠纷 环境纠纷行政仲裁 行政权力
分类号: D925.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针对环境纠纷迅猛上升的趋势,各国都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解决机制以寻求高效、便捷、公正的解决途径。相比之下,我国在国内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已显现出缺陷和不足的同时,仍旧安于环境行政处理制度相对落后的现状,对具有诸多优点的环境纠纷行政仲裁法律制度不予承认,拒绝其成为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方式之一的可能性。但是环境纠纷行政仲裁法律制度在解决环境民事纠纷过程中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全局性、防范性、高效性等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建立多元化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需要,不仅已在国外的环境纠纷解决实践中得到了实证,而且在国内也存在坚实的理论基础、法律基础和文化基础,具有可行性,因此环境纠纷行政仲裁法律制度应当作为我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方式之一得到正式建立。本文拟从以下六个部分对我国的环境纠纷行政仲裁法律制度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简单的介绍了本文的创新点和论述方法。第二部分是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梳理和对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的概念界定,该部分将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归纳为三类——民间性解决机制、行政处理机制以及司法解决机制,并对这三类解决机制进行了简单梳理,其后通过与环境纠纷行政裁决、民间仲裁等相关概念的理解、比较对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并介绍了其独有准行政性、准司法性以及地域性特征。第三部分是对环境纠纷行政仲裁法律制度正当性的分析。通过对国内环境纠纷现状不容乐观的分析、对现有三类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各自局限性的探索以及对环境纠纷行政仲裁在解决环境民事纠纷过程中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全局性、防范性、高效性等比较优势的研究,阐明环境纠纷行政仲裁法律制度建立的必要性。第四部分是对环境纠纷行政仲裁法律制度的证成。通过环境纠纷行政仲裁法律制度在我国建立所拥有的行政权司法化理论、公共信托理论、和谐本位理论等坚实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的法律基础、文化基础、价值基础以及实践基础,阐明该制度在国内建立的可行性。第五部分是对建立我国环境纠纷行政仲裁制度的法律思考。通过环境纠纷行政仲裁制度在我国面临困境主要缘由的深入剖析,做出困境应对策略,并就环境纠纷行政仲裁制度在国内建立可能涉及到的行政仲裁机构设置、行政仲裁员选任和管理、行政仲裁费用以及行政仲裁的配套机制等问题提出法律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论。在对全文进行总结之后,再次阐述了环境纠纷行政仲裁法律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一、引言  10-13
  (一) 选题意义  10-11
  (二) 研究背景  11-12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3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  13
    1. 研究方法  13
    2. 创新点  13
二、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环境纠纷解决机制之一  13-17
  (一) 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梳理  13-15
  (二) 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的概念界定  15-17
    1. 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的概念及特征  15-16
    2. 环境纠纷行政仲裁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16-17
三、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的正当性分析  17-25
  (一) 国内环境纠纷现状不容乐观  17-18
  (二) 我国现行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存在局限性  18-22
    1. 民间性解决制度的局限性  18-20
    2. 行政处理制度的局限性  20-21
    3. 司法救济的局限性  21-22
  (三) 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的比较优势  22-25
四、环境纠纷行政仲裁的证成  25-34
  (一) 理论基础  25-28
    1. 行政权的司法化理论  25-26
    2. 公共信托理论  26-27
    3. 和谐本位理论  27-28
  (二) 法律基础  28-29
  (三) 文化基础  29-30
  (四) 价值基础  30-31
  (五) 实践基础  31-34
    1. 日本的环境纠纷行政仲裁  31-32
    2. 韩国的环境纠纷行政仲裁  32-33
    3. 我国的环境纠纷行政仲裁  33-34
五、建立我国环境纠纷行政仲裁制度的法律思考  34-41
  (一) 环境纠纷行政仲裁在我国面临困境的缘由  34-35
  (二) 环境纠纷行政仲裁困境的应对  35-39
    1. 以权力制约权力  36-38
    2. 以权利制约权力  38-39
  (三) 建立环境纠纷行政仲裁制度的其他具体内容设计  39-41
    1. 行政仲裁机构的设置  39
    2. 行政仲裁员的选任和管理  39-40
    3. 行政仲裁的费用问题  40-41
    4. 行政仲裁的配套机制——政府环保指标考核  41
六、结语  41-43
注释  43-47
参考文献  47-5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1-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环境司法实证研究,D925
  2. 论我国行政听证制度及其完善,D922.1
  3.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法治思考,D922.16
  4. 行政权力社会化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630
  5. 行政诉讼立法目的研究,D925.3
  6. 中国大学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冲突融合——论学术自治,G644
  7. 论行政文化视角下中国传统德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092
  8. 行政权力规制与劳动关系自由化的互补与双赢,D922.5
  9. 试论我国县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质询权,D624
  10. 行政垄断的本质与法律认定,D922.294
  11. 行政授权研究,D912.1
  12. 行政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研究,D922.294
  13. 高校核心竞争力背景下的学术权力,G644
  14. 转型期行政权力失范的原因及其治理对策研究,D630
  15. 试论我国行政权力的伦理自律,D630
  16. 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与政治现代化进程,K712.44
  17. 司法审查与大学自治研究,G649.2
  18. 我国环境纠纷的行政法调整机制研究,D922.68
  19. 环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研究,D922.6
  20.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大学权力结构研究,G647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仲裁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