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城市宣传片的创意与传播研究

作 者: 刘庶
导 师: 陈清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传播学
关键词: 城市宣传片 城市精神 召唤结构 传播谋略
分类号: J9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城市间的竞争由经济硬实力转向了对城市软实力的竞争,城市开始注重作为城市软实力的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高。城市宣传片作为城市形象营销的手段之一,逐渐成为各个城市竞相模仿的形式。近年来,随着城市宣传片的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上城市宣传片传播者的官方性和拍摄投资费用高等特点,城市宣传片作为城市形象的传播活动,足以引起我们对它的重视。通过对相关城市宣传片的研究理论进行整理发现,目前学界认为城市宣传片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内容同质化、表现形式缺乏创意、媒体选择不当等方面,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殊不知,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对城市宣传片的创意把握不准确,以及没有把城市宣传片放在城市发展战略中,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其传播方法。因此,本文以城市宣传片的创意与传播谋略为核心,主要分为三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第一章从城市宣传片的主要类型和作用,传播机制和传播特点方面开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宣传片的发展现状和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第二章从城市宣传片的创意追求角度进行研究,城市宣传片的创意来源于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体现。首先,城市宣传片本身就是一部城市文化的缩影,浓缩了城市独特的自然环境、历史足迹、文化艺术和生存状态。其次,城市宣传片还是对城市精神的浓缩,主要体现在对城市文化灵魂和时代精神的张扬。另外,城市宣传片的创意还体现在城市宣传片对受众的艺术召唤。通过召唤结构,使受众的审美期望与城市宣传片所体现的城市美相融合,让受众体会到城市所散发的城市精神和魅力。第三章提出了城市宣传片的传播谋略。首先城市宣传片的传播主题提炼要以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为依据,挖掘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打造城市的主题文化品牌。其次,城市宣传片的传播渠道要根据传播诉求以及媒介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传播媒介;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决定了在传播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媒介的优化组合以及对传播渠道的整合。另外,城市宣传片传播过程的阶段化和连续化,有利于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结语:对论文研究方向进行总结。本文融合了传播学、城市营销学、文艺心理学、美学、广告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借鉴,对城市宣传片的基本概况、发展现状、问题瓶颈、创意追求、传播谋略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论证。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通过运用个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等传播学研究方法,对我国城市宣传片的创意与传播进行研究。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0
绪论  10-15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0-11
  二、理论研究综述  11-13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5
第一章 读图时代的城市“新名片”  15-32
  一、城市宣传片的主要类型和作用  16-20
    (一) 城市宣传片的涵义  16-17
    (二) 城市宣传片的类型  17-18
    (三) 城市宣传片的功能  18-20
  二、城市宣传片的传播机制和特点  20-26
    (一) 城市宣传片的传播机制  20-23
    (二) 城市宣传片的传播特点  23-26
  三、城市宣传片的发展现状和瓶颈  26-32
    (一) 城市宣传片发展的现状  26-27
    (二) 城市宣传片存在的问题  27-32
第二章 城市宣传片的创意追求  32-56
  一、城市宣传片是城市文化的缩影  32-40
    (一) 独特的自然环境  32-34
    (二) 独特的历史足迹  34-36
    (三) 独特的文化艺术  36-38
    (四) 独特的生存状态  38-40
  二、城市宣传片是城市精神的张扬  40-47
    (一) 城市宣传片的文化灵魂  41-44
    (二) 城市宣传片的时代精神  44-47
  三、城市宣传片是新鲜美丽的艺术召唤  47-56
    (一) 含而不露的召唤结构  47-49
    (二) 陌生化的艺术召唤  49-53
    (三) 审美化的文化召唤  53-56
第三章 城市宣传片的传播谋略  56-67
  一、传播主题的艺术提炼  56-60
    (一) 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  56-58
    (二) 挖掘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  58-59
    (三) 打造城市主题文化品牌  59-60
  二、传播渠道的优化配置  60-64
    (一) 媒介选择的目标化  61-62
    (二) 媒介选择的优化组合  62-63
    (三) 整合传播渠道  63-64
  三、传播效果的阶段化和连续化  64-67
    (一) 传播效果的阶段性  64-65
    (二) 传播效果的连续化  65-67
结语  67-68
注释  68-71
参考文献  71-73
影像参考资料  73-75
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75-76
致谢  76

相似论文

  1. 接受美学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G633.3
  2. 民间立场上的城市形象,I207.42
  3. 《简·爱》的接受美学研究,I561.074
  4. 卡尔维诺生态思想研究,I546
  5.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研究,TU984.18
  6. 佐佐木健一美学思想研究,B83.0
  7. 电视剧悬疑场面与召唤结构研究,J905
  8. 公共管理视域下的大连城市精神塑造研究,F299.2
  9. 重大公共活动对城市精神传播的影响研究,G206
  10.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金庸武侠小说,I207.42
  11. 从《竹枝词》看开埠前上海地区的社会风貌,K29
  12. 青岛地域文化多元性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G127
  13. 20世纪上半期北京书业发展研究,G239.29
  14.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64
  15. 论90年代后小说中的北京书写,I207.42
  16. 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人情”创造,TU984.113
  17. 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64
  18. 召唤结构与文学类文本教学,G633.33
  19. 文学的召唤结构和其翻译中的再创造,H059
  20. 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10年跟踪研究,TU984.2

中图分类: > 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理论 >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