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年)

作 者: 王留玉
导 师: 黎见春
学 校: 三峡大学
专 业: 中共党史
关键词: 建国初期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分类号: D2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5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建国初期,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多元化倾向,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存在严重影响新中国各项工作推进。中共为构建执政的社会基础,为实现中国社会的顺利变革,需要在全社会普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社会各阶层为更好的理解新中国的各项方针政策,尽快的融入新社会,也普遍要求了解马克思主义,从而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遍诉求。中国共产党在构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中,采取了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和文化出版的管理、开展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班、融理论教育与文艺娱乐中、使思想教育生活化等等多种方式,取得了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成就。但由于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间较短,过程稍仓促,所以也存在过于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纯粹性等不足之处。但总体讲,建国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较成功的,为开展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值得仔细梳理。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5
Abstract  5-9
绪论  9-16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9-12
    (一) 研究意义  9-10
    (二) 研究现状  10-12
  二、研究内容与可能的创新点  12-13
    (一) 研究内容  12-13
    (二) 可能的创新点  13
  三、概念厘清与方法交代  13-16
    (一) 概念厘清  13-15
    (二) 方法交代  15-16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  16-28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初步实践  16-23
    (一) 五四时期  16-20
    (二) 延安时期  20-23
  二、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成就  23-25
    (一) 促成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23
    (二) 提升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水平  23-24
    (三) 培养了理论工作者与骨干力量  24-25
  三、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  25-27
    (一) 适应中国革命的需要  25-26
    (二) 有选择的确定理论受教者  26-27
  本章小节  27-28
第二章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考量  28-39
  一、建国初期意识形态的状况  28-30
    (一) 封建思想幽灵不散  28-29
    (二) 资产阶级思想及其生活方式还有市场  29-30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性选择  30-32
    (一) 确立执政合法性的需要  30-31
    (二) 引领社会变革的需要  31
    (三) 寻求建设精神动力的需要  31-32
  三、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诉求  32-34
    (一) 工人、农民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高涨  32-33
    (二) 知识分子迫切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  33
    (三) 资产阶级急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33-34
  四、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可能  34-35
    (一)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保证  34-35
    (二) 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提供了经验  35
  五、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  35-38
    (一) 清除各种腐朽落后思想的影响  35-36
    (二) 确立全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36-38
  本章小结  38-39
第三章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举措  39-54
  一、坚持中共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39-41
    (一) 确立中共在宣传领域的领导地位  39-40
    (二) 充实宣传力量  40-41
    (三) 严格文化出版纪律  41
  二、提高全民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41-46
    (一) 重视党政军工作人员的理论学习  42-43
    (二) 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  43-44
    (三) 强化对普通民众的思想教育  44-46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46-47
    (一) 重视原著引入  46-47
    (二) 倡导理论通俗化  47
  四、运用文艺作品进行思想渗透  47-53
    (一) 发挥文学作品教育功能  48-49
    (二) 发展电影宣传事业  49-50
    (三) 通过戏剧渗透  50-51
    (四) 运用年画宣传  51-52
    (五) 其它形式  52-53
  本章小结  53-54
第四章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就和教训  54-61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就  54-58
    (一) 清除了各种有害思想  54-55
    (二) 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55-58
  二、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失误  58-60
    (一) 过份强调纯粹性  58-59
    (二) 简单化和庸俗化倾向  59-60
  本章小节  60-61
第五章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及启示  61-70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  61-64
    (一) 增强马克思主义对民众的吸引力  61-62
    (二) 营造利于民众接受理论的社会氛围  62-63
    (三) 贯彻舆论宣传与文艺渗透并重的方针  63-64
    (四) 坚持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化  64
  二、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64-69
    (一) 坚持中共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  64-65
    (二) 关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与社会实践  65-66
    (三) 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  66-68
    (四) 以史为镜,映照当代  68-69
  本章小结  69-70
结论  70-71
参考文献  71-75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著  75-76
后记  76

相似论文

  1.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2. 政党意识形态研究,D05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4.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5.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D61
  6. 建国初期学校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历史考察,G529
  7.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8. 网络化形势下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对策研究,D64
  9. 改写理论视角下对林纾译本《迦茵小传》的研究,I046
  10. 论沃勒斯坦自由主义批判理论,B089.1
  11. 从勒菲弗尔的操控论看《圣经》不同汉译本的翻译,I046
  12. 从Red Star over China四个中译本看意形态对文学翻译的影响,I046
  13. 关于奥巴马演讲的批评性语篇分析,H315
  14. 建国初期河南省土地改革运动研究,K27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D64
  16. 改革开放条件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61
  17. 新世纪小说“革命叙事”论,I207.42
  18. 《功夫熊猫》中意识形态的批评性话语分析,H313
  19. 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之回顾与反思(1979-2009),I206.7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媒路径研究,D61
  21.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D6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史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