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第二代磷酸盐防锈颜料腐蚀抑制性能的评价及防锈机理的研究

作 者: 房伟
导 师: 袁爱群
学 校: 广西民族大学
专 业: 应用化学
关键词: 磷酸盐 防锈颜料 腐蚀抑制性能 机理
分类号: TG17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二代低/无毒活性磷酸盐防锈颜料,是当前取代红丹和锌铬黄等传统有毒颜料的有效品种之一,以其突出的耐腐蚀性能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简要论述第二代磷酸盐防锈颜料种类、制备技术、应用性能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六种典型颜料的腐蚀抑制性能、可能的失效机制和两种新型颜料的防锈机理。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对45#碳钢电极在不同pH值3.5 % NaCl磷酸盐颜料提取液电化学行为的考察结果显示:①掺钼的磷酸锌AlZnPO4MoO4·4H2O (以下简称35号颜料)、掺钼的聚磷酸铝AlZn2P3O10(MoO42·2H2O(以下简称36号颜料)在不同酸碱度条件下,均显示出异常优异的腐蚀抑制性能,且是以抑制阳极为主的防锈颜料;②ZPA、ZMP颜料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中性能优异,但碱性条件下效果不佳;③碱性体系下,传统磷酸盐颜料APW-I的结果较为理想。(2)ZMP样品在酚醛树脂、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氯化橡胶防腐涂料、环氧富锌树脂4种中性体系中均获得了理想的效果。尤其连同ZPA颜料在氯化橡胶和环氧富锌体系中显示出更好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此外,磷酸盐颜料在210#松香改性酚醛树脂与酚醛混合树脂中的应用探索达到了目的,尤其对于后期稳定性能的提高效果显著。(3)钼酸盐与正磷酸盐的复配,能够形成氧化性能更佳的磷钼杂多酸离子;而与聚磷酸盐结合得到更为优异的钝化保护膜,有效阻碍侵蚀性介质的扩散。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1 绪论  9-21
  1.1 第二代磷酸盐防锈颜料的研究进展  9-14
    1.1.1 第二代磷酸盐防锈颜料简介  9-10
    1.1.2 第二代磷酸盐防锈颜料的种类  10-11
    1.1.3 第二代磷酸盐防锈颜料的制备技术  11-12
    1.1.4 第二代磷酸盐颜料的应用性能  12-14
  1.2 第二代磷酸盐防锈颜料腐蚀抑制性能的电化学评价  14-19
    1.2.1 开路电位法  14-15
    1.2.2 Tafel 直线外推法  15-16
    1.2.3 交流阻抗法  16-19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意义  19-21
    1.3.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9-20
    1.3.2 本论文的创新意义  20-21
2 颜料提取液对45#碳钢电极腐蚀抑制性能的评价  21-30
  2.1 实验部分  21-23
    2.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22
    2.1.2 电化学测量体系  22-23
    2.1.3 实验前处理  23
    2.1.4 电化学测量  23
  2.2 结果与讨论  23-29
    2.2.1 酸性颜料提取液对45#碳钢腐蚀抑制性能的评价  23-25
    2.2.2 中性颜料提取液对45#碳钢腐蚀抑制性能的评价  25-27
    2.2.3 碱性颜料提取液对45#碳钢腐蚀抑制性能的评价  27-29
  2.3 本章小结  29-30
3 不同树脂涂层腐蚀抑制性能的评价  30-54
  3.1 酚醛涂层腐蚀抑制性能的评价  31-38
    3.1.1 实验部分  31-32
    3.1.2 结果与讨论  32-37
    3.1.3 本节小结  37-38
  3.2 松香改性酚醛涂料腐蚀抑制性能的评价  38-43
    3.2.1 实验部分  38
    3.2.2 结果与讨论  38-43
    3.2.3 本节小结  43
  3.3 氯化橡胶防腐涂料腐蚀抑制性能的评价  43-48
    3.3.1 实验部分  43-44
    3.3.2 结果与讨论  44-48
    3.3.3 本节小结  48
  3.4 环氧富锌防腐涂料腐蚀抑制性能的评价  48-54
    3.4.1 实验部分  48-49
    3.4.2 结果与讨论  49-53
    3.4.3 本节小结  53-54
4 两种新型第二代磷酸盐防锈颜料可能的防锈机理  54-61
  4.1 实验部分  54-55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4-55
    4.1.2 电化学测量  55
    4.1.3 光电子能谱及扫描电镜测试  55
  4.2 结果与讨论  55-60
    4.2.1 35 号颜料可能的防锈机理  55-57
    4.2.2 36 号颜料可能的防锈机理  57-60
  4.3 本章小结  60-61
5 结论与展望  61-63
  5.1 结论  61
  5.2 展望  61-63
参考文献  63-71
致谢  71-7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2

相似论文

  1. 真空玻璃的阳极键合密封技术研究,TQ171.1
  2. (ZrB2-ZrO2)/BN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烧结及其力学性能,TB332
  3. 复合添加剂对SNCR脱硝过程的影响,X701
  4. 不同基质及植物组合的表面流湿地水质净化试验研究,X703
  5. 无磷保水剂在凡纳滨对虾虾仁冻藏加工中的应用及保水机理研究,TS254.4
  6. 铋掺杂硅磷酸盐玻璃近红外发光性质及机理研究,TQ171.1
  7. Cu2+/Co2+催化漂白桉木浆工艺与机理研究,TS745
  8. 竹材中非纤维素物质去除的环保工艺与方法探讨,TS652
  9. 凝胶—发泡法制备多孔氧化铝隔热材料的研究,TQ174.1
  10. 电厂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硫酸根溶出特性研究,TQ425.23
  11. 不同类型亲水结构表面修饰聚氨酯的合成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R318.08
  12. 纸袋纸打浆工艺及机理研究,TS752
  13. 高分子粒料研磨装置关键技术的研究,TQ315
  14. Fengycin对Rhizopus stolonifer作用机理研究,TS201.3
  15. 预氧化强化生物活性炭滤池除氮效能及机理研究,X703
  16. 褐飞虱抗药性监测、对噻嗪酮的抗性风险评估及生化机理研究,S435.112.3
  17. 菊花近缘种属植物苗期抗蚜虫性鉴定与抗蚜机理研究,S436.8
  18. 氮肥运筹对转基因棉Bt蛋白表达与降解的调控作用,S562
  19. Bacillus subtilis fmbJ抗菌脂肽对Rhizopus stolonifer作用机理研究,TS255.1
  20. 牛半腱肌中多聚磷酸酶酶学特性及其反应体系动态研究,TS251.1
  21. 两个葡萄雄性不育单株的花粉形态学、细胞学及其相关生理特性的研究,S663.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金属学与热处理 > 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 > 腐蚀的控制与防护 > 金属表面防护技术 > 金属防腐剂、缓蚀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