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科学划界

作 者: 李宁宁
导 师: 辛望旦
学 校: 江南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科学划界 马克思哲学 实践标准 科学划界的元标准 科学划界的标准系统 信息域
分类号: N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以来,西方科学哲学家们在科学划界问题上的争论陷入僵局,人们苦于无法找到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本文的研究发现,受到人们高度关注的马克思哲学虽未直接涉及科学划界问题,但它对科学的实践层面的深入思考以及将人的感性实践活动融入科学之中等思想,为研究和解决科学划界问题能起到柳暗花明的作用。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他更多地是把科学与技术、工业相联系,始终在人类生存现实的、最本质的实践境况中考察科学的发生和发展。本文试图在马克思哲学的语境下对科学划界的预设和根据作一次系统梳理,目的在于深化对科学划界的认识,为科学划界问题的解决寻找新的思路。西方科学哲学将科学划界仅仅视为纯粹的“认识论中心问题”,这是科学哲学家们在科学划界方面产生种种问题的重要原因。科学划界不是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基于社会历史进程的实践问题。应该把科学划界问题从认识论的单一框架中抽取出来,放到社会历史观的大框架中进行考察和研究,将科学的阿基米德点确定为人的感性活动——实践。科学划界问题包括划界的对象、主体、元标准和具体划界标准等内容。无论是为了防止科学成为新的意识形态霸权,还是为了防止伪科学装扮成科学,科学划界都是必要的。本文认为:科学划界的对象应该是“现实的人”和他创造的“对象世界”之间的“信息域”;科学划界的主体应该是由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社会人构成的复杂集合,除科学家和哲学家以外,还包括投资者、政府官员、普通民众等等;实践既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划分科学与非科学以及伪科学的核心标准。要证明人的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必须通过实践,要成功地鉴别和抵御伪科学等神秘的东西,也必须通过实践;实践作为科学划界的核心标准,蕴含着两个互相关联的重要取向,第一,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历史的进步;第二,是否有利于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本文最后认为,科学划界的标准既不是绝对的单一,也不是无结构的杂多,而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具有社会历史维度和可操作性的标准“系统”。马克思的实践标准是该系统的“硬核”,只有以实践标准为“硬核”,系统内的其他要素才能得到有意义的整合和引领。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绪论  7-13
  1.1 选题的背景  7
  1.2 选题的意义  7-10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7-9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9-10
  1.3 相关文献综述  10-12
    1.3.1 国外科学划界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10-11
    1.3.2 我国科学划界问题研究现状综述  11-12
  1.4 主要创新点  12-13
第二章 西方科学哲学划界理论的历史嬗变  13-21
  2.1 逻辑主义的绝对标准  13-15
    2.1.1 逻辑实证主义的“证实”标准  13-14
    2.1.2 批判理性主义的“证伪”标准  14-15
  2.2 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  15-17
    2.2.1 库恩的“范式”标准  15-16
    2.2.2 拉卡托斯的“预见”标准  16-17
  2.3 取消科学划界  17-19
    2.3.1 费耶阿本德的“取消论”  17-18
    2.3.2 劳丹的“取消论”  18-19
  2.4 多元标准的划界模型  19-21
    2.4.1 萨伽德的多元划界标准  19
    2.4.2 邦格的多元划界标准  19-21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对科学划界问题的理论价值  21-30
  3.1 马克思理解科学的哲学取向  21-24
    3.1.1 科学的阿基米德点  21-22
    3.1.2 从“既成的自然”到“生成的自然”  22-23
    3.1.3 从“既成的人”到“生成的人”  23-24
  3.2 马克思的科学概念  24-27
    3.2.1 “实验的科学”  24-25
    3.2.2 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的科学  25
    3.2.3 “在生产中实现的科学”  25-26
    3.2.4 “被资本用作致富手段”的科学  26-27
  3.3 马克思的实践标准  27-30
    3.3.1 实践标准的经典表述  27-28
    3.3.2 实验和工业  28-30
第四章 科学划界的对象  30-35
  4.1 “语句”和“命题”  30-31
  4.2 “假说”和“理论”  31
  4.3 “范式”与“科学研究纲领”  31-32
  4.4 “知识领域”  32-33
  4.5 从马克思哲学看科学划界的对象  33-35
第五章 科学划界的主体  35-39
  5.1 精英划界观  35-36
  5.2 反精英划界观  36-37
  5.3 从马克思哲学看划界主体  37-39
第六章 科学划界的标准  39-43
  6.1 科学划界的元标准  39-41
  6.2 构建以实践为“硬核”的科学划界的标准系统  41-43
结论  43-45
致谢  45-47
参考文献  47-52
附录  52

相似论文

  1. 论实践标准的与时俱进性,D61
  2. 梅茹耶夫文化哲学思想研究,G02
  3. 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科学实践哲学,B0-0
  4. 空间信息栅格跨层信息交换与传输技术研究,TN927
  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B27
  6.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解析,B516.36
  7. 在整体性视阈下解读马克思哲学本体论,B016
  8. 马克思哲学价值论及其当代意义,B018
  9. 论马克思新世界观对于西方传统哲学的超越,B5
  10. 现代性批判视域中的马克思哲学观变革,B0-0
  11. 关于科学划界标准问题的研究,N02
  12. 夏佩尔的“信息域”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N02
  13. 启蒙: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B0-0;B089
  14. 选票图像的版面理解和快速识别方法研究,TP391.41
  15. 马克思过程思想探幽,A811
  16. 马克思哲学观探略,B0-0
  17. 探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蕴,B03
  18. 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内在维度,B023
  19. 论邓小平的实践观,A849.1
  20. 关于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关系探析,B0-0

中图分类: > 自然科学总论 >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 科学的哲学原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