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汉坦病毒G1S0.7嵌合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经基因枪免疫的初步研究

作 者: 楚琰
导 师: 徐志凯;吴兴安
学 校: 第四军医大学
专 业: 医学微生物学
关键词: 汉坦病毒 M基因 S基因 囊膜糖蛋白G1P 核蛋白 真核表达 基因枪 基因免疫 酶联免疫斑点
分类号: R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属于世界范围内分布的、尚不能控制的对人类有致死性威胁疾病的病原体之一,可以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HPS)。HFRS是一种全球性的急性传染病,疫区分布广泛、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危重易变,并发症多而难治,病死率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我国是世界上受HFRS危害最重的国家,HFRS发病人数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90%以上,在我国是除病毒性肝炎之外危害最大的病毒性传染病,每年约发生5万~10万例,疫情仍得不到有效控制。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预防为主”是控制传染病的基本原则,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控制本病流行和发生的关键。H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由核衣壳和囊膜组成,其核酸类型为单负链RNA,分为小(S)、中(M)和大(L)三个基因片段,分别编码病毒的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P)、囊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G1和G2以及RNA聚合酶(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研究表明,HV的囊膜糖蛋白GP及核蛋白NP均与其保护性免疫有关。一般认为GP主要诱发保护性体液免疫应答,其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对感染动物和人体均具有保护作用。GP上具有病毒毒力位点、中和抗原及型特异性抗原位点等多种抗原决定簇,还具有血凝活性位点,是重要的保护性抗原。但GP的免疫原性较弱,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出现晚,滴度不高。而核蛋白NP是HV另一重要的结构蛋白,其在宿主体内的表达量最高,有很强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其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出现早、滴度高、维持时间长。国内外研究结果证实NP具有B细胞和T细胞决定簇,可诱导机体同时产生保护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本室前期研究表明,NP上也存在中和抗原位点,并且抗原位点大多位于S基因5′端约0.7kb片段编码的蛋白上。本实验采用HV国际标准株——汉滩病毒76-118株,将其M基因G1片段和S基因5′端约0.7 kb片段进行了融合表达,以期达到不同结构蛋白在刺激机体免疫应答中的优势互补。我们利用本室前期构建并经测序的重组质粒pShuttle-G1S0.7,经双酶切回收得到片段G1S0.7后,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得到重组质粒pVAX-G1S0.7,再以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胚肾(HEK)293细胞,并采用ELISA和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ELISA检测结果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汉坦病毒G1S0.7嵌合基因在HEK293细胞中得到了表达,所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90kD,与预期大小一致,并且表达产物可与抗汉坦病毒NP mAb特异性结合。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重组质粒的基因免疫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基因枪免疫途径,将上述重组质粒DNA包被于金颗粒上制成基因枪子弹轰击C57小鼠腹部皮肤进行接种。每隔两周免疫一次,共免疫四次。用ELISA法和ELISpot法分别检测免疫鼠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效果。对各组小鼠不同免疫时间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ELISA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质粒经基因枪免疫后可诱导小鼠产生抗汉坦病毒GP的抗体,但抗体出现晚,滴度低。ELISpot试验检测免疫鼠脾脏中特异性分泌IFN-γ的T淋巴细胞(SFC,spot forming cells)数目,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刺激小鼠产生的SFC数量明显高于空载体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说明其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通过基因枪接种方式,不仅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低滴度的体液免疫应答,还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不足之处在于基因枪免疫途径未能显著提高免疫小鼠的体液应答水平。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摸索基因枪技术使用的最佳条件,还需在载体选择、注射时间、注射剂量等方面作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如何提高基因免疫的效应,为研制出汉坦病毒基因疫苗奠定基础。

全文目录


缩略语表  5-7
中文摘要  7-10
英文摘要  10-14
前言  14-16
文献回顾  16-34
1 材料  34-39
2 方法  39-43
3 结果  43-45
4 讨论  45-50
小结  50-51
参考文献  51-57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57-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CMV特异性CTL的检测研究,R446.63
  2. 脑胶质瘤中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9.4
  3. 两种新的抑制素基因疫苗免疫大鼠的效果比较及作用机制分析,S852.52
  4. miR-122对HBV调节作用的研究,R346
  5. HIV-1特异性优势肽段CTL应答及HIV-1特异性Th细胞应答研究,R392
  6. 卡介苗接种地区免疫功能不全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免疫学诊断及免疫学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R52
  7.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的RD2/RD11蛋白应用于结核免疫诊断的研究,R446.6
  8. PPD-ELISPOT法检测脑脊液中IFN-γ分泌细胞对早期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价值的研究,R529.3
  9. ELISPOT法检测脑脊液抗BCG-IgG分泌细胞对早期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价值的研究,R529.3
  10. SIV/SHIV/SAIDS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R-332
  11. HIV-1膜抗原改造及免疫原性评价,R392
  12. 应用ELISPOT技术检测结核菌感染的研究,R446.6
  13. 肿瘤生物标志-Glypican-3临床应用价值的基础研究,R735.7
  14.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临床意义分析,R725.1
  15. 鼻咽癌细胞免疫反应的变化及临床相关因素分析,R739.63
  16. 肿瘤抗原MUC4 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的体外免疫效应研究,R392
  17. 评价T-SPOT.TB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应用价值研究,R52
  18. 肠道病毒分离鉴定及EV71快速高通量中和实验方法的建立,R373
  19. ESAT-6/CFP-10融合蛋白的抗原性分析及其对诊断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R446.6
  20. 环瓜氨酸肽模拟表位自身免疫反应的测定及在RA中的意义,R593.2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免疫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