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榆树林油田原油脱水工艺技术研究
作 者: 兰宁
导 师: 魏立新
学 校: 大庆石油学院
专 业: 油气储运工程
关键词: 榆树林油田 电-化学脱水 老化油 破乳剂 脉冲供电
分类号: TE86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8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大庆主力油田开发陆续进入高含水阶段,外围油田的开发为弥补老区产量递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外围油田产能有限,其采油方式除抽油机机械采油外,还有提捞采油,集油过程除管道输送外,还有定期卸、拉油方式。与此相对应,地面采出液性质自然变得更加复杂,或因化学助剂的返出而大幅度增加了油水乳化程度,或因长时间积存老化而增强了乳化液稳定性,最终带来地面处理系统能耗上升、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处理剂用量增加、处理难度加大、处理效果不理想等各种制约正常生产的问题。本文针对榆树林油田原油脱水系统运行不稳定问题,通过理论和试验研究,分析了榆树林油田原油的密度、含蜡量、胶质沥青质含量、凝固点、机械杂质及铁含量等物理性质,明确了脱水温度、酸化井返排液、落地油、提捞油、原油含水率等因素对脱水电场稳定性的影响,筛选了适合榆树林油田原油的破乳剂以及脱水技术,制定了适合的脱水工艺方案,并对其进行了经济评价。研究认为,提捞井采出液的典型特点是聚集了较多的胶质组分、大量的机械类杂质、高含量的无机相硫化物及细菌不断生长繁殖形成的菌胶团,其中各种杂质更易富集于油水界面上形成较厚的界面膜,加之难以避免的长时间曝氧老化,便进一步增强了其乳化稳定性;除适当的含水率、适合的温度条件及用剂的匹配性外,避免机械杂质含量较高的落地油、富含铁的酸化井返排液直接进入脱水系统是解决电脱水器频繁“垮电场”的关键;脉冲供电方式可在不产生电分散的条件下形成具有破坏高强度乳化液优势的瞬时大功率,可显著减少破乳剂用量,提高原油净化处理效果;研究制定适合于榆树林油田的脱水工艺流程及脱水技术参数为:两段式脱水,一段游离水脱除,二段脉冲供电电-化学脱水,脱水温度60℃左右,来液含水率≤30%,处理量30~60m3/h,操作压力0.2~0.3MPa;脱后油含水率≤0.3%,脱后污水含油量≤1000mg/L。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创新点摘要 6-9 第一章 绪论 9-17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9 1.2 原油脱水技术研究现状 9-16 1.2.1 原油乳状液的形成及稳定性 9-10 1.2.2 原油脱水技术 10-14 1.2.3 化学破乳剂 14-16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6-17 第二章 原油物性分析及脱水电场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17-32 2.1 榆树林油田原油物性及采出液乳化稳定机制分析 17-21 2.1.1 榆树林油田原油物性测试 17-18 2.1.2 采出液油水沉降分离特性及电化学性质 18-19 2.1.3 提捞采出液乳化稳定机制分析 19-21 2.2 电脱水器电场稳定性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21-32 2.2.1 实验方法 21-22 2.2.2 实验结果 22-32 第三章 破乳剂的筛选评价 32-37 3.1 在役破乳剂性能评价 32 3.2 常规方法筛选评价破乳剂实验 32-34 3.2.1 实验材料 32-33 3.2.2 实验方法 33 3.2.3 实验结果 33-34 3.3 电破乳法筛选评价破乳剂实验 34-37 3.3.1 实验材料 34-35 3.3.2 实验方法 35 3.3.3 实验结果 35-37 第四章 原油脱水技术的室内评价 37-48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7 4.1.1 实验材料 37 4.1.2 实验仪器 37 4.2 热化学脱水 37-39 4.2.1 实验方法 37-38 4.2.2 实验结果 38-39 4.3 超声波脱水 39-42 4.3.1 实验方法 39 4.3.2 实验结果 39-42 4.4 电脉冲脱水 42-44 4.4.1 实验方法 42 4.4.2 实验结果 42-44 4.5 破乳剂对电脉冲脱水技术的适应性评价 44-46 4.5.1 实验方法 44 4.5.2 实验结果 44-46 4.6 破乳剂对超声波脱水技术的适应性评价 46-48 4.6.1 实验方法 46 4.6.2 实验结果 46-48 第五章 榆树林油田原油脱水工艺方案设计 48-55 5.1 脱水工艺流程及参数设计 49-53 5.1.1 脱水工艺方案一 49-50 5.1.2 脱水工艺方案二 50-51 5.1.3 脱水工艺方案三 51-53 5.2 脱水工艺方案比较 53-55 5.2.1 工程量对比 53 5.2.2 经济效益分析 53-55 结论 55-56 参考文献 56-60 发表文章目录 60-61 致谢 61-62 详细摘要 62-67
|
相似论文
- 轧钢过程中冷轧废乳化液再生工艺研究,X757
- 榆树林油田特低渗透扶杨油层可动用储量评价研究,P618.13
- 复合型生物破乳剂的开发及其对原油采出液破乳效能研究,TE869
- 三元复合驱采出污水的油水分离研究,X741
- 国产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破乳剂的研究,TE357.46
- 聚表二元驱配方的室内研究及其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TE39
- 生物破乳剂产生菌生长特性及破乳效能研究,TE39
- 红岗油田化学驱后原油脱水破乳技术研究,TE39
- 榆树林油田升382井区扶杨油层沉积微相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P618.13
- 低产油田不加热集输技术研究,TE866
- 生物破乳剂的研究,TE869
- 榆树林油田升382井区扶杨主力油层流动单元及剩余油研究,P618.13
- 超稠油破乳剂的研制,TE39
- 脉冲电场强化烟气颗粒物控制技术的研究,X701.2
- 改进破乳剂在油品中相容性的研究,TE624.82
-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原油脱酸过程中的应用研究,TE624.55
- 原油及酸碱四组分界面性质研究,TE622.1
- 新型破乳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TE39
- 基于动态测试的电除尘器高压电源节能控制器的研究,X701.2
- 稠油污水破乳除油的研究,X7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 > 矿场油气集输与处理 > 油气预处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