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潜山储层识别及成藏模式研究

作 者: 周志国
导 师: 方德庆;马世忠
学 校: 大庆石油学院
专 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关键词: 裂缝性储集层 碎屑岩古潜山 潜山成藏模式 海拉尔盆地 布达特群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油气勘探与开发实践表明,古潜山油藏已经成为在含油气沉积盆地中寻找油气资源、实现增储上产目标的重要领域,2002年大庆油田在外围盆地新发现了海拉尔盆地苏德尔特构造带中生界布达特群碎屑岩古潜山油藏,由于地下地质情况复杂,研究程度低,对古潜山油藏的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形成机理及分布规律不清楚,严重影响了油气勘探和开发进程。本论文主要目的是搞清楚苏德尔特油田潜山油藏的储层特征,确定潜山油藏储层岩性特征和电性特征,并识别储层有效厚度。通过对布达特群潜山的油气运聚机制及成藏模式的研究,弄清布达特潜山油水分布规律及有利油气聚集区,有利于油田的开采及有利区块预测。本论文研究发现:(1)DEN-MSFL的交汇图能够较好的区分油水。(2)SP偏移(MAX)-AC起伏的交汇图能够较好的识别出渗透性地层和非渗透性地层。(3)高产储层的测井曲线具备以下特点:SP曲线相对与兴安岭群有偏移(整体偏移或局部偏移);AC曲线高异常,变化较大(AC表现为高值,即低速);MSFL曲线回返,即在高产层位微球聚焦测井的测井值要小于深、浅三侧向的测井值;DEN曲线低异常,变化较大(DEN为低值,即低密)。(4)针对布达特群碎屑岩古潜山断层多、剥蚀严重的特点,提出构造模式指导下的震控井井对比。(5)原认为布达特潜山油主要分布距潜山顶面150m以上深度内,但个别深钻井在距潜山顶面150m以下深度射孔亦有工业油流发现,证实深部具有好的含油性,为周围开发井深部层位补孔提供有利依据。(6)研究区存在3种成藏模式:①洼陷内南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伊敏组沉积末期沿断裂或不整合面侧向运移至基岩潜山顶部基岩风化壳圈闭中聚集成藏;②洼陷内南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伊敏组沉积末期沿断裂运移至潜山内部破碎带聚集成藏;③贝38区块上覆南一段泥岩生成的油“倒灌”运移至潜山成藏。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创新点摘要  7-10
前言  10-18
  0.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0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0-17
    0.2.1 裂缝性储集层研究现状  10-16
    0.2.2 裂缝性储集层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6-17
  0.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7
  0.4 关键技术  17-18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18-21
  1.1 油田概况  18
  1.2 区域地质特征  18-21
    1.2.1 地层特征  18-19
    1.2.2 构造特征  19-21
第二章 苏德尔特潜山油藏的储层特征  21-26
  2.1 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  21-22
    2.1.1 长石岩屑砂岩  21
    2.1.2 安山质火山碎屑岩  21-22
  2.2 各油组地层特征  22-26
    2.2.1 潜山浅变质岩层序划分对比  22-24
    2.2.2 各层组地层特征  24-26
第三章 储层有效厚度测井识别  26-38
  3.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26
  3.2 基础数据处理与分析  26-32
    3.2.1 曲线优选  26-29
    3.2.2 曲线数据读取  29-30
    3.2.3 产能分配  30-32
  3.3 储层有效厚度解释图版制作  32-33
    3.3.1 DEN-MSFL 的交汇图区分油水  32-33
    3.3.2 SP 偏移(MAX)-AC 起伏的交汇图识别渗透性地层  33
  3.4 试油、补孔层位测井特征精细解剖  33-35
  3.5 储层有效厚度测井解释规范  35-38
    3.5.1 有效厚度测井解释规范  35-36
    3.5.2 规律的理论解释  36-37
    3.5.3 认识的验证  37-38
第四章 浅变质潜山溶蚀—裂缝型储层再认识  38-51
  4.1 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38
  4.2 裂缝研究  38-40
  4.3 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分布研究  40-43
    4.3.1 储层分布规律  40-42
    4.3.2 控制储层不均一分布的因素分析  42-43
  4.4 储层垂向序列及平面分布  43-45
  4.5 潜山内部油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45-51
    4.5.1 油藏类型  45
    4.5.2 油藏的分布及其特征  45-51
第五章 潜山成藏规律、模式研究  51-70
  5.1 潜山成藏规律、模式研究  51-63
    5.1.1 构造运动期  51
    5.1.2 油源  51-52
    5.1.3 运移、输导通道  52-54
    5.1.4 成藏分析  54-63
  5.2 基于潜山成藏规律的应用  63-70
    5.2.1 短径水平井  63-65
    5.2.2 德118-190 井附近高产井补孔  65-67
    5.2.3 贝14 断块布达特群外扩井布井方案  67-68
    5.2.4 贝38 断块西部大破碎带潜力分析  68-70
结论  70-71
参考文献  71-74
发表文章目录  74-75
致谢  75-76
附图  76-81
详细摘要  81-89

相似论文

  1.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构造带的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研究,P618.13
  2. 海拉尔盆地乌东斜坡带南一段油水分布规律研究,P618.13
  3. 海拉尔盆地控制裂缝高度压裂技术研究,TE357.1
  4. 钻井条件下CO_2背景值异常机理研究,TE21
  5. 海拉尔盆地及外围侏罗纪地层序列与盆地演化,P618.13
  6. 海拉尔盆地布达特群储层特征与开发效果研究,P618.13
  7.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构造特征与演化研究,P618.13
  8.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9. 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演化及有利储集层分布研究,P618.13
  10. 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油气成藏规律研究,P618.13
  11. 苏德尔特油田布达特群潜山裂缝分布规律研究,P618.13
  12. 裂缝性储集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P631.84
  13. 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油气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P618.13
  14. 海拉尔盆地构造样式分析,P618.13
  15. 岩浆成因CO_2气藏中储集砂岩的热对流成岩作用,P618.130.2
  16. 海拉尔盆地贝西北地区下白垩统储层预测与成藏特征,P618.13
  17. 大庆探区海拉尔盆地轻质油储层综合判识评价方法,P618.13
  18.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及隐蔽油气藏预测,P539.2
  19. 海拉尔盆地敖脑海地区南屯组优质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P624.6
  20.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特征的影响,P588.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