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土族经济史研究

作 者: 姬良淑
导 师: 杨思远
学 校: 中央民族大学
专 业: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关键词: 土族 吐谷浑 经济史
分类号: F127.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吐谷浑土族的祖先,研究土族经济史,吐谷浑经济是不可缺少的历史环节。作为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吐谷浑西迁青藏高原后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经济:具有先进生产技术的、多畜种养殖但以养马业领先的、带有强烈商业性质的畜牧经济。国无常赋的赋税制度也是适应游牧商业贸易特点的一种取税方式。西迁后的吐谷浑不失时机地绾毂青海路和河南道,从传统的游牧经济转变为带有商业色彩的畜牧经济,广交周邻和积极介入国际贸易,利用地理优势和文化上的趋同性在西域贸易中如鱼得水,提高了在东西方国际贸易中的中继站地位。商业给吐谷浑经济带来繁荣,产生了城市和交通网络,但也正是商业地位的缺失使吐谷浑经济走向衰落。北魏分裂后,河西走廊一带东西贸易要道落入西魏和北周的控制之下,切断了吐谷浑与南朝的交往,以东西贸易中继站著称的吐谷浑经济陷入艰难境地。唐、蕃、浑兵戎相见,吐谷浑贸易经济繁盛景象顿成过眼云烟。吐谷浑汗国灭亡,吐谷浑人开始分崩离析,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此时的吐谷浑人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开始不断举家东迁内附,聚居地成为中原王朝统治下的羁縻府州和侨置州县,他们中也有一些散居在北方各地。新的经济条件瓦解了商业性的畜牧经济,但却催生了“住作耕牧”的经济,成为东迁内附的吐谷浑人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另一部分留居青海故地和迁徙至周边地区的吐谷浑人因商路被切断和部分人口的东迁使得畜牧经济作为主体经济得以保留,但商业随商道的时通时阻而时盛时衰,昔日的雄风早已不再。同东迁吐谷浑人更多受到汉族农耕生产方式及儒家文化的影响有所不同,留居故地的吐谷浑人在经济和文化上则受吐蕃的影响较大,并和吐蕃等民族一起与中原王朝展开了以“茶马贸易”为内容的榷场贸易、贡赐贸易和民间贸易。到了元明清时期,东迁内附的吐谷浑人在生产方式上已经融入了中原汉民族,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与周围的汉民族无异。而甘青河湟洮岷地区由于自汉代以来中原地区持续不断的人口迁移使规模不等的屯田开发迫在眉睫,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土族和周边民族的屯田开发达到了高潮。非灌不殖,与此同时,水利事业也相应的有所发展,但其远不能与现在的水利工程相提并论。土司制度自元时建立,经过了明时的高度发展,主要对土地所有制和租佃关系产生影响。形成了土司、喇嘛寺庙和土官大面积占有土地的局面,土民几乎没有土地,却有人身依附,只能给土司和寺院耕种田地维持生计明时,以茶马贸易为内容的贡赐贸易和民间贸易随着茶马的供需关系而涨涨落落。当茶马贸易衰退、贡赐贸易微弱后,从元末起,大量从内地徙民至河湟地区的汉民或在农村屯田耕种扮演农民的角色,或在城镇扮演坐贾行商的角色,以喇嘛寺院和集市贸易为主要形式的民间贸易在土族地区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展。清朝末年,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开始进驻中国内地,由于土族聚居的河湟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很长一段时间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并未触及传统的自给不能足的小农经济。伴随着土司制度的瓦解,改土归流后,粮归大仓民归县,但一般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仍然紧张,这表现在大部分良田沃土仍然被世俗地主和寺院所占有,农民可依附的土地却不属于最广大的农民。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各霸一方,河湟地区一度被马家军阀统治。一些少地的甚至是无地的土族农民被迫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从事淘金、挖煤、酿酒等生产活动勉强维持生计。而一些有地或少地甚至无地的土族农民,也不得不忍受马家军阀繁重的兵役和粮款税捐。新中国成立以后,土族人口逐渐恢复,五大土族聚居区形成,广大农村不合理的土地所有制和旧有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严重的束缚着农民的生产生活。于是,土族人民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和反霸斗争,农民作为土地革命的主体被发动起来,最终,土地革命水到渠成。土地革命只是重新分配了土地的所有权,并未改变农村分散的、落后的、个体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条件.为了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和快速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合作化呼之欲出。土族地区的农业合作化根据经济矛盾的演化经过了准备、发展、壮大、提高几个阶段,通过变工组、临时互助组、常年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完成的。合作化运动之后发展了集体化,但是大变革不是一切都变,集体化后,土族传统农业中的特色农事活动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2-5
ABSTRACT  5-12
导论  12-18
  一、选题的意义  12-13
  二、相关研究动态  13-15
  三、关于历史阶段的划分和时间上下限问题  15-16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8
第一章 吐谷浑经济  18-36
  第一节 主体经济——游牧经济  18-25
    一、吐谷浑与土族  18-19
    二、鲜卑慕容部游牧经济的矛盾与吐谷浑的西迁  19-21
    三、西迁青藏高原后吐谷浑游牧经济的新特点  21-25
  第二节 城市的兴起与交通网络的形成  25-29
    一、城戍的建设  25-27
    二、青海路复通与河南道兴盛  27-28
    三、桥梁  28-29
  第三节 吐谷浑辅助经济及赋税制度  29-31
    一、小块农业经济  29-30
    二、零星的手工业  30-31
    三、赋税制度  31
  第四节 吐谷浑与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的经济交往  31-36
    一、吐谷浑与中原王朝的经济交往  32-34
    二、吐谷浑与西域各国的经济交往  34-36
第二章 唐宋辽夏金时期吐谷浑人畜牧经济的变迁研究  36-55
  第一节 吐谷浑的东迁内附  37-43
    一、迁徙原因  37-39
    二、迁徙方向  39-40
    三、迁徙规模和迁入地  40-41
    四、迁徙的影响  41-43
  第二节 东迁内附吐谷浑经济的变迁  43-48
    一、阴山、朔方吐谷浑人的农牧并举经济  43-44
    二、河西走廊甘、凉吐谷浑人的经济变迁  44-45
    三、河东、陕西缘边吐谷浑人的土地来源及土地租佃关系  45-48
  第三节 吐谷浑人与周边民族和王朝的经济交往  48-53
    一、吐谷浑农耕经济的形成  48-50
    二、河陇及青海诸蕃部与中原王朝的经济交往  50-53
  小结  53-55
第三章 元明及清前中期河湟岷洮土族经济变迁研究  55-81
  第一节 明清时期土族地区生产方式变迁的原因分析  55-62
    一、蒙古入侵与草场的侵占  56
    二、大规模屯田  56-62
  第二节 河湟土族水利事业的发展  62-65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河湟地区土司制度下的土地关系  65-70
    一、羁縻府州制度演变至土司制度  65
    二、土司制度下的土地所有制和租佃关系  65-70
  第四节 土族与中原王朝和周边民族的经济交往  70-81
    一、茶马贸易  70-77
    二、贡赐贸易  77
    三、民间贸易  77-81
第四章 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土族经济  81-91
  第一节 土司制度的岌岌可危与废除  81-82
  第二节 农业及附属产业  82-87
    一、改土归流后的土地关系  82-84
    二、农业垦殖  84-85
    三、农耕与农作物生产  85-86
    四、依附于农业的家庭副业  86-87
  第三节 马家军阀统治时期土族地区的工商业的垄断和兵役粮税  87-91
    一、官僚资本对工商业的垄断  87-88
    二、兵役及粮款税捐状况  88-91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土族经济变迁  91-106
  第一节 土族人口的恢复及五大土族聚居区的形成  91-94
    一、土族人口的恢复  91-92
    二、五大土族聚居区的形成  92-94
  第二节 土族民主改革  94-98
    一、减租反霸  95-97
    二、土地改革  97-98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与集体化  98-103
    一、合作社  99-100
    二、人民公社  100-103
  第四节 集体化后土族传统农业中的特色农事活动  103-105
  小结  105-106
参考文献  106-109
后记  109-11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11-112

相似论文

  1. 一战时期日本对外贸易政策研究,K313.44
  2.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土族文化现代性研究,G122
  3. 多重文化交融下的天祝土族传统音乐研究,J607
  4. 吐谷浑与新疆,K289
  5. 唐代吐谷浑民族迁徙研究,K289
  6. 撒拉族经济史研究,F129
  7. 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研究,F329
  8. 经济制度与国家竞争力,F129
  9. 近代农村合作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918-1937),F329
  10. 陶希圣与“食货”学派研究,F129
  11. 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土族民间多元宗教信仰,B948
  12. 边远贫困山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G625.1
  13. 青海、甘肃河湟地区民族杂居地土族民歌研究,J607
  14. 论李达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K092
  15. 明清时期中国人口增长与技术变迁,F129;F224
  16. 英国都铎王朝城市经济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兴起,K561.4
  17. 唐代西南三道物产研究,K242
  18. 青海土族文化资源与文化旅游开发研究,K28
  19. 清代天山南路察合台文契约文书研究,K877.9
  20. 土族“纳顿”民俗活动中的舞蹈研究,K892.3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少数民族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