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生活中定期集市的民俗学观察
作 者: 张春
导 师: 陈华文
学 校: 浙江师范大学
专 业: 民俗学
关键词: 周村 定期集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
分类号: K89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9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集市是民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俗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本文选取了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现存的四、九集作为个案,从城市、集市和民间的参与三个角度来分析城市中定期集市的发展现状。本文一共包括五部分,其中正文包含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谈周村的城市情况,交代了淄博“组群式”城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城乡关系,叙述了周村集成因的两个说法:交通说和义集说,呈现出周村人的日常生活图景,为后两章的描述进行铺垫。第二章主要谈集市,首先结合施坚雅的市场体系理论分析了周村集的集期和类型,阐释了周村集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三大功能,即日常生活的商品经济功能、公共文化生活的消闲娱乐功能和社区民俗文化的传承保存功能。在这个基础上,文章对庙市进行了田野调查与共时性比较,得出了周村并不存在传统庙市的结论来印证定期集市的发展特点。由于商业民俗传承的其他形式与集市的发展联系密切,本文列举了流动商贩和专卖性市场两种商业形式,进一步分析经济民俗的互生共存关系。第三章是从民间参与集市的角度来探讨集市中人和物的关系以及形成的习惯性规定。文章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分析了赶集的群体构成中的买卖关系,指出集市上的商品具有时代、地域和需求层次三个重要特征,并以表格和地图的形式展现了周村集的商品结构、分布布局以及商品集散与中转对集市发展的影响。就集市中人与人的互动关系和人与物的消费关系而言,文章也做了总结性的评述。通过列举集市中存在的某些有代表性的习惯性规定,文章指出约定俗成的规则以保障集市交易的顺利完成为宗旨,它们也有负面作用。因此,定期集市会选择合适的生存环境,进行自我调适。周村集继承了传统集市的定期开市和交易方式,又融合了现代商业元素,适应民众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关于它的个案研究充分肯定了定期集市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地位,但也看到了城市生活中定期集市的生存危机,试图提炼这样一个思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将定期集市作为文化空间来实现其“活态”传承。
|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传承问题的探究,G122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永新盾牌舞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52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D923.4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G122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G852
- 乞巧中的女性文化研究,K892.2
-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现状及保护策略研究,G122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家和民间社会的关系探究-以苏州昆曲保护为例,J825
- 电视文艺传播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G122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发展探索,G122
- 昌黎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607
- 政府主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G122
- 古商城文化旅游开发研究,F592.7
- 沧州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J605
- 照壁在当代空间环境中的运用研究,TU-0
-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传承中心运行现状及发展研究,J607
-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G122
- 和谐社会视阈下维吾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和谐思想研究,G122
- 基于文化安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G122
- 布努瑶密洛陀文化传承探究,C955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文圣拳的传承及创新发展研究,G85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风俗习惯 > 民俗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