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金匮要略》胸痹病证治源流研究

作 者: 梁士朋
导 师: 艾华
学 校: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临床基础
关键词: 金匮要略 胸痹 源流 辨证论治
分类号: R256.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胸痹病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其病名的记载,但未有更加详细的描述,至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金匮要略》中,首次系统地论述了胸痹病的证治,其书首列胸痹病专篇,开创了中医诊疗胸痹病的先河,该篇对胸痹病的论述详尽,理法方药俱全,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胸痹病是中医内科杂病中一个常见的病种,它的发展经历了秦汉、晋隋唐、宋金元、明清几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充实与创新,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形成了一个因机证治俱全的理论体系,但这些论述皆散见于各医家的著述中,缺少整理与归纳。本论文以《金匮要略》胸痹病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文献学归纳整理的角度出发,探求胸痹病证治理论的渊源,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过程,分别就胸痹病病位、病因病机的逐步完善以及治法方药的不断创新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第二部分从宏观上总结出其发展的规律,并说明胸痹病在几个重要问题上的发展轨迹及其辨证论治的规律。本论文通过对《金匮要略》胸痹病的历史源流及各时期对该病的认识,回顾和研究不同阶段的特点,总结其中丰富的治疗经验,深入整理、归纳和系统的研究,将胸痹病按其发展规律分期,把胸痹病的来源和历史沿革做到条理化,为胸痹病的治疗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对今后深入探讨胸痹病辨证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7
前言  7-8
文献综述  8-19
正文  19-34
  1 胸痹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  19-28
  2 胸痹病辨证论治规律  28-34
结论  34-35
参考文献  35-39
致谢  39-40
个人简历  40

相似论文

  1. 辨证论治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的临床观察,R259
  2. 许心如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三参通脉合剂治疗胸痹的临床研究,R259
  3. 王琦教授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R249.2
  4. 藏文目录学源流研究,H214
  5. SARS后骨坏死非手术治疗患者7年随访研究,R681.8
  6.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中西医结合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R541.4
  7.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临床观察,R285
  8. 失眠症的不同医师辩证论治随机对照评价方法研究,R256.23
  9. 从血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R275.9
  10. 卢秉久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经验,R259
  11. 曲妮妮教授治疗咳嗽临床经验总结,R256.11
  12. 张明雪教授调理脾胃防治胸痹心痛的经验总结,R249
  13. 浅谈徐艳玲教授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R249
  14. 论《金匮要略》痰饮病与水气病的关系,R222.3
  15. 《金匮要略》化瘀利水法的研究,R222.3
  16. 貂蝉形象演变研究,I206.2
  17. 中晚唐送别诗研究,I207.22
  18. 先秦秦汉族刑考论,D929
  19. 手足口病辩证论治方案的初步研究,R272
  20. 含乌头类金匮方汤药的毒性分析,R285
  21. 从多学科背景下来看秦腔折子戏在甘肃的传承与保护,J82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脏腑病证 > 心系病证 > 胸痹(真心痛)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