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显微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临床分析

作 者: 杨岩
导 师: 栾新平
学 校: 新疆医科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显微外科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分类号: R74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研究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近年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进行总结,旨在评价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疗效及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效果。资料和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2年1月至2009年9月的48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患者术后近远期并发症,术后30天死亡、卒中率,术后6月卒中死亡、卒中率、术后30天、6月再狭窄率为观察点,观察手术疗效,并根据是否采用显微操作,将48例手术分为传统手术组20例,显微手术组28例,对相关临床因素进行比较,对比分析传统手术方式与显微手术方式的孰优孰劣。结果:46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病例,2例行双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48例次手术顺利完成。高灌注综合征1例(2.1%),周围神经损伤3例(6.3%),局部血肿明显者3例(6.3%),心血管意外1例(2.1%),肺部感染4例(8.3%)。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30天内脑卒中1例(2.1%),术后30天内再狭窄1例(2.1%),术后6月内卒中2例(4.2%),术后6月内再狭窄1例(2.1%)。传统手术组在术后周围神经损伤、术后30天内卒中、再狭窄,术后6月内卒中、再狭窄发生百分率上高于显微手术组,但卡方检验示两组相关临床因素间比较P值大于0.05,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卒中的有效手术方式;传统手术与显微手术比较,两组间所设相关临床因素,无统计学差异。目前的研究不足以证明传统手术与显微手术在周围神经损伤、再狭窄和卒中发生率方面有不同。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9
前言  9-10
资料与方法  10-11
  1. 资料来源与收集  10
    1.1 资料来源  10
    1.2 资料收集  10
  2. 纳入标准  10
  3. 排除标准  10
  4. 研究方法  10-11
    4.1 描述性分析  10
    4.2 传统手术组与显微手术组比较  10-11
  5. 统计分析  11
结果  11-15
讨论  15-22
小结  22-23
致谢  23-24
参考文献  24-27
综述  27-3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4-35
导师评阅表  35

相似论文

  1.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816.1
  2.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反应性的研究,R743.3
  3. 全脑CT灌注成像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中的应用,R743.3
  4. 慢性脑缺血的影像学研究,R743.3
  5. 支架置入术与内膜切除术比较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系统评价,R743.3
  6.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颅外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10例临床分析,R651.15
  7. 放疗相关的颈动脉狭窄4例临床分析,R743.3
  8. 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R743.33
  9. 颈动脉内膜切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斑块稳定性的分子病理研究,R543
  10. 1.压力梯度和斑块回声特征共同影响颈内动脉斑块的稳定性 2.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R651.12
  11. 医用粘合剂在颈动脉手术中的应用:动物实验研究,R651.12
  12. 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病变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R743.3
  13. 复合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斑块临床研究与评估,R543.4
  14.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部动脉病变的临床相关性研究,R743.3
  15. 超声联合造影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关系,R541.4
  16.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病变诊断的应用研究,R743.3
  17. CT灌注成像在评价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中的作用,R743.3
  18.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回顾性分析,R743.3
  19. 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前后CDFI和TCD的价值研究,R743
  20. 颈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初步研究,R743.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神经病学 > 脑血管疾病 >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