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滨水绿地道路交通系统分析

作 者: 臧晶
导 师: 王浩
学 校: 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城市滨水绿地 城市交通 内部道路系统 诸城潍河
分类号: TU984.1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8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滨水区作为交通运输带的功能逐步下降,而作为高品位城市综合功能区的需求快速增强。通过林荫步行道、自行车道、植被及景观小品等将滨水区联系起来,不仅可以保持水体岸线的连续性,而且可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滨水景观日益收到重视,城市滨水绿地也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目前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是关于滨水景观、滨水空间的研究,多集中在较大范围的研究。而本文则针对“城市滨水绿地的道路交通体系”这一滨水景观的构成骨架,以滨水绿地的可达性为基础,根据对游人对步行环境的需求以及道路设计原理等理论来探讨如何解决城市滨水绿地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协调问题及城市滨水绿地内部的道路交通系统与滨水景观各个要素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并依托笔者在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期间参与山东诸城潍河景观带规划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探索性的设计建议。首先,本文结合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述论文研究的意义和方法,并进行重要概念的界定。以可达性为着眼点,将其细分为行为可达性、视觉可达性、心理可达性,为滨水绿地内外交通系统的深入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其次,也是本文的重点,通过研究国内外滨水绿地外部交通实例,总结了常见的处理滨水绿地外部的城市滨水道路连接的方式。并且,从城市设计、空间设计、景观生态、环境心理学等层面提出了滨水绿地道路设计原则;并根据不同的使用者及交通工具形式对滨水绿地内部道路进行分类并提出了一般性的设计处理方式;分析道路与其他滨水景观要素如景点、驳岸、桥梁以及植物配置之间的关系,目的就在于如何更有效的组织滨水步道流线方便游人使用亲水空间。最后,对比前文提出的设计理论,以山东诸城潍河景观带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现状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同时以前文的理论为基础,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理想的设计建议,希望起到一定的验证作用。

全文目录


致谢  3-4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绪论  8-15
  1.1 研究背景  8
  1.2 理论研究现状  8-11
    1.2.1 国内研究现状  8-10
    1.2.2 国外研究进展  10-11
  1.3 研究意义  11-12
  1.4 概念界定  12
    1.4.1 滨水区  12
    1.4.2 滨水绿地  12
    1.4.3 滨水道路  12
  1.5 研究方法  12-13
  1.6 论文简要内容  13-15
    1.6.1 本文研究内容  13-14
    1.6.2 基本框架  14-15
第二章 滨水绿地可达性研究  15-21
  2.1 行为可达性  15-16
  2.2 视觉可达性  16-19
    2.2.1 视点的处理  16-17
    2.2.2 建筑  17-19
    2.2.3 街道  19
  2.3 心理可达性  19-21
第三章 滨水绿地与外部交通主要连接方式分析  21-27
  3.1 分流  21-23
    3.1.1 高架桥  21-22
    3.1.2 地下隧道  22
    3.1.3 道路分层设置  22-23
  3.2 优化—建立步行道路系统  23-25
    3.2.1 道路分离布置  23-24
    3.2.2 人行天桥  24-25
    3.2.3 地下通道  25
  3.3 混合——人车共存  25-27
第四章 城市滨水绿地内部道路系统分析  27-45
  4.1 步行环境研究  27-30
    4.1.1 安全性  27
    4.1.2 便捷性  27-28
    4.1.3 可识别性  28-29
    4.1.4 人性化  29
    4.1.5 观赏性  29-30
  4.2 滨水绿地内部道路系统设计原则  30-32
    4.2.1 共享性  30
    4.2.2 协调性  30-31
    4.2.3 地域性  31
    4.2.4 系统性  31
    4.2.5 秩序性  31-32
    4.2.6 美观性  32
  4.3 滨水绿地内部道路的基本形式及处理方式  32-45
    4.3.1 滨水步行道  33-41
    4.3.2 车辆道路系统  41-43
    4.3.3 水上交通  43-45
第五章 正确处理内部道路与滨水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  45-59
  5.1 与景观节点的关系—合理设置景观序列  45-48
    5.1.1 观景点设置  45-46
    5.1.2 合理组织滨水道路的空间序列  46-48
  5.2 与驳岸的关系—正确处理内部道路与驳岸空间的断面形式  48-51
    5.2.1 自然缓坡型  49-50
    5.2.2 台地型  50
    5.2.3 挑出型  50-51
  5.3 与桥梁的关系——优化桥梁与滨水绿地空间上的联系  51-55
    5.3.1 桥梁的形态  52-53
    5.3.2 桥体与临水道路的连接方式  53
    5.3.3 桥空间的处理  53-55
  5.4 与植物配置的关系——营造和谐美观的水陆植物景观  55-59
    5.4.1 陆上植物景观形式  55-58
    5.4.2 水陆植物景观  58-59
第六章 案例分析:诸城潍河滨水景观带道路系统规划评析  59-75
  6.1 案例背景分析  59-60
    6.1.1 诸城潍河的地理环境  59
    6.1.2 潍河历史文化概述  59-60
  6.2 潍河景观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60-64
    6.2.1 文脉延续性不明确,景点分布不均  60-61
    6.2.2 滨水绿地与城市交通缺乏联系,可达性较差  61
    6.2.3 滨水绿地内部道路系统组织欠佳  61-63
    6.2.4 桥梁功能、形态单一,桥空间处理不够丰富  63-64
  6.3 规划目标—齐鲁龙河,文化水廊  64
  6.4 潍河景观带道路系统规划建议及对策  64-75
    6.4.1 合理设置出入口及停车场,增加潍河景观带的可达性  64-66
    6.4.2 建立合理的内部道路分级系统  66-67
    6.4.3 设置舒适、合理、便捷的步行系统  67-68
    6.4.4 将地域特色运用到停留空间的设计  68-69
    6.4.5 改善桥梁景观,丰富桥空间的夜景效果  69-70
    6.4.6 设置自行车道和水上游线  70-74
    6.4.7 增加标识系统和服务设施  74-75
第七章 结语  75-77
参考文献  77-79
详细摘要  79-81

相似论文

  1. 城市交通动画模拟,TP391.41
  2. 济南城市低碳交通建设探讨,X322
  3. 基于混杂Petri网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模型研究及应用,U491.112
  4. 中等城市慢行交通规划研究,U491.12
  5. 重庆市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协调性评价,TU984.191
  6.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应用初探,TU984.115
  7. 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中地域性理念的研究,TU985.1
  8. 动态交通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9.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关键技术研究,U491
  10. 长沙开埠以来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研究,TU984.2
  11. 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公交线路系统建模与模拟,U491.17
  12. 城市空间演化和城市交通的互动影响分析,TU981
  13. 城市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的研究,U491.51
  14. 基于流形学习算法的城市交通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TP181
  15. 基于城市交通流量组合预测模型的模糊控制系统研究,U491.54
  16. 昆明城市交通整治与建设规划研究,U491.12
  17. 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的本体建模与应用研究,TP311.52
  18. 面向城市交通控制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研究,TP399-C6
  19. 城市交通综合改善项目经济效益测算方法研究,F572
  20. 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对策研究,F572.8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特殊分区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