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复合型动压阻尼器的性能研究

作 者: 牛子华
导 师: 曹树平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机械电子工程
关键词: 伺服系统 阀控缸 动压反馈 复合型动压阻尼器 阻尼比
分类号: TB53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减小阀控缸液压系统中瞬时压力冲击所产生的振动和噪声,或增加系统阻尼以改善控制性能,设计出一种复合型动压阻尼器。与传统液压阻尼器相比,该阻尼器不仅具有较宽的频宽,其阻尼比调节范围也较大。本文采用理论建模、计算机仿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复合型动压阻尼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国内外动压反馈和动压阻尼器相关技术,本文分析了两种传统动压阻尼器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并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结构紧凑、参数可调的复合型动压阻尼器,并对其进行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分析。为考察该阻尼器的性能特点,建立了加装复合型动压阻尼器的阀控缸液压系统数学模型,从系统的频率特性和阻尼比增量两个方面对带动压反馈装置的阀控缸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复合型动压阻尼器主要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在改变动压阻尼器节流孔孔径及蓄能器的充气压力的条件下,通过船舶舵机液压系统试验台对阀控缸两端的压力冲击进行了试验分析,得出了节流孔孔径和蓄能器的充气压力对压力冲击的影响特性曲线。理论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型动压阻尼器性能稳定,可增加比例阀控制液压系统及阀控缸的位置伺服系统的阻尼,提高了系统稳定性,降低了压力脉动和液压冲击。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绪论  8-14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8-9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9-12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2-14
2 传统动压阻尼器理论研究  14-23
  2.1 动压反馈的补偿原理  14-16
  2.2 传统动压阻尼器的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  16-18
  2.3 传统动压阻尼器的数学模型  18-22
  2.4 本章小结  22-23
3 复合型动压阻尼器理论分析  23-38
  3.1 复合型动压阻尼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3-24
  3.2 复合型动压阻尼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24-30
  3.3 阀控系统数学模型  30-35
  3.4 复合型动压阻尼器参数的初步确定  35-37
  3.5 本章小结  37-38
4 复合型动压阻尼器仿真分析  38-51
  4.1 带动压反馈装置时系统的分析  38-44
  4.2 带动压反馈系统阻尼比增量特性研究  44-49
  4.3 复合型动压阻尼器参数的匹配  49
  4.4 本章小结  49-51
5 复合型动压阻尼器试验研究  51-58
  5.1 带动压反馈系统试验模型  51-52
  5.2 试验结果分析  52-57
  5.3 本章小结  57-58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58-60
  6.1 本文总结  58
  6.2 研究展望  58-60
致谢  60-61
参考文献  61-64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4

相似论文

  1. 陀螺稳定跟踪平台研究,V241.5
  2. 高精度激光跟踪装置闭环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TN249
  3. 分离镜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及抖振抑制,TP273
  4. 最优分数阶PID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TP13
  5. CANopen协议在伺服系统中的软件实现与植入研究,TP273
  6. 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轮胎路面噪声特性研究,U461.51
  7. 机床铸铁床身内部型腔封砂结构的特性研究,TG519.1
  8. 树脂混凝土机床床身的动静态特性研究,TG502.3
  9. 直驱式电液伺服位置及压力控制系统的研究,TH137.31
  10. 复杂初始应力状态下黄土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特性试验研究,TU411.8
  11. 复合材料薄壁圆柱壳振动实验研究,TB533
  12.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实验台设计与研究,TM921.541
  13. 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钢结构加层的抗震性能研究,TU391
  14. 斜拉索风振下的振动响应与控制,U441.3
  15.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研究,TP273
  16. 基于先进PID算法的振动台控制仿真和模型共振研究,TU352.11
  17. 国内外隔震桥梁规范对比研究,U442.55
  18. 特种船舶舵机液压系统流体噪声的控制研究,U664.41
  19. 考虑材料阻尼比不同的屋盖管桁架与下部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分析,TU352.11
  20. 滑环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27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声学工程 > 振动、噪声及其控制 > 振动和噪声的控制及其利用 > 隔振、减振材料与结构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