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苏轼散文的艺术精神

作 者: 房伟
导 师: 高林广
学 校: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苏轼 散文 艺术精神 人文关怀 自由 理性
分类号: I207.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苏轼是中国古代久负盛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他在诗词、书画、散文等创作上都有极高的造诣,堪称一代典范;其哲学、政治主张亦条理贯通,自成一家。在中国文学和文化史上,苏轼的“艺术精神”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因此,研究苏轼的“艺术精神”不仅能让我们更深刻的理解苏轼的文学创作,也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核作更深入的挖掘。苏轼散文不仅在思想上具有现实性、哲理性,在艺术上也更具情感性、诗意性。他的文学散文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自身个性情智的完美结晶,具有极高的思想和美学价值。因而从散文或文学散文的角度研究苏轼的艺术精神,应该说是比较有意义的。对于苏轼散文的艺术精神,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一、苏轼散文的艺术精神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苏轼的散文关心时政、体恤人民,具有浓厚的爱民重生思想,表现了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其次,他的散文表现了对任性自然、“与造物者游”的自由精神境界的追求;第三,苏轼的散文在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乃至散文艺术本身上都体现了一种理性智慧;第四,苏轼散文追求“道艺无间”的境界,崇尚自然天成之美。上述四点共同表现了苏轼散文以“真善美”为本质的艺术精神。二、苏轼散文艺术精神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思想原因。苏轼融通儒道佛多元思想文化,并根据自己对宇宙人生的深沉思考,把儒、道、佛的思想精髓融合为一。第二是社会文化与文学自身发展的原因。宋代道学勃兴,理性精神得以弘扬,包括苏轼在内的宋代文人对宇宙、社会、人生之“道”以及“文”与“道”的关系有更深入的思考。中唐古文运动在宋代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发展,文学自身的发展也促成了苏轼散文艺术精神的形成。第三,苏轼真率自然、追求自由与超越的性格特征也使得他对宇宙人生有更多的感悟,其散文的艺术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内在性格的反映。三、苏轼散文艺术精神对后世的影响。一方面,苏轼散文艺术精神实是一种生命精神,其中体现出的既执着于人生又乐观旷达,既立足于现实又追求自由的生命精神,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刻影响;另一方面,苏轼散文所体现出的美学理论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散文创作。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8-13
  (一)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8-10
    1. 本选题研究意义  8-9
    2. 基本研究思路  9-10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0-13
一、苏轼散文艺术精神的表现  13-35
  (一) 爱民重生,充满人文关怀  13-18
  (二) 任性自然,追求自由境界  18-23
  (三) 循理而动,展现理性精神  23-27
  (四) 道艺无间,崇尚自然天成  27-35
    1. 言为心声  27-30
    2. 随物赋形  30-32
    3. 妙造自然  32-35
二、苏轼散文艺术精神的形成原因  35-48
  (一) 融通“儒道释”,追求“真善美”  35-43
    1. 儒家“由真入善”思想  35-39
    2. 道家“由真入美”思想  39-41
    3. 佛家“由心直悟”思想  41-43
  (二) 社会文化思潮与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43-46
    1. 道学的勃兴与理性精神的弘扬  43-45
    2. 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45-46
  (三) 苏轼独特性格的反映  46-48
三、苏轼散文艺术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48-52
  (一) 苏轼艺术精神对中国文化的意义  48-50
  (二) 苏轼散文艺术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50-52
结语  52-53
参考文献  53-55
致谢  55

相似论文

  1. 羟基化锌催化臭氧化去除水中2-MIB的研究,X703
  2. 基于μ综合的二自由度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TP273
  3. 电动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特性分析与控制,TP242.2
  4. 中学古代写景游记散文教学研究,G633.3
  5. 基于导师临床经验的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研究,R277.5
  6. 测量微波材料介电常数的新方法研究,O441.6
  7. 高性能聚丙烯腈的合成与表征,O631.3
  8. GMA的ATRP聚合及立构规整性的研究,O631.3
  9. 布克金生态政治学思想研究,D09
  10. 中国区域行政合作的非均衡演进研究,D630
  11.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研究,C913.68
  12. 自主学习与高中语文(粤教版)现当代散文教学,G633.3
  13. “综合社会契约论”研究,B82-05
  14.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15. 权力和利益界定的国家战略,D80
  16. 醉态犯罪研究,D917
  17. 环境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研究,G212
  18. 介孔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橙黄Ⅱ的研究,X791
  19. 五种不同甜樱桃砧木旱涝和高温胁迫适应性评价,S662.5
  20. 高中古代散文教学初探,G633.3
  21. 蜂胶软胶囊增强免疫功能和毒理性研究,R285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散文、杂著 > 古代(~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