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主观化对句法限制的消解

作 者: 邱玲
导 师: 刘正光
学 校: 湖南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主观化 句法限制 句子可接受度 句法功能转换
分类号: H0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语言中句法限制被消解现象的两个方面:句法层面上许多原本不可接受或不自足的语法结构,因为加入一些主观性的成分,句子的可接受度大大增强;在语言演变的过程中,一些构式意义主观性增强后,句法功能发生转换。关于意义主观化后句法限制得到消解的现象,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还比较零散。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主观化与识解图式的变化,主观化与词序的选择,主观化与长距离反身代词化以及主观化与句法功能的扩展。这些研究成功地展示了主观化理论对句法现象的解释力,但研究还不够深入,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主要运用主观化理论,对主观性因素进入语言的方式,这些语言形式对说话人的视角,情感和认识的表达,以及意义主观化与句法限制被消解二者的关系、消解的过程进行阐述。意义主观化是指语言为了表达说话人的情感、态度和认识等主观性因素而采取相应结构,对语言进行编码的过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说,主观性和主观化在分析语义创造性和识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得到如下认识:语言表现主观性的方式包括时体标记、情态动词、副词、语气词、数量结构、情态成分等,这些方式反映了说话人的态度、视角和情感;句子主观化以后,不再是对单纯命题意义的表达,转而表达说话人对该事件的评价、认识、或判断,句法功能抽象化、语用化,主观化的结果是使句子获得了语篇和元语言功能,句子的可接受度提高;构式意义主观化后,原有的句法形态、选择限制消失,从而使句法功能得到转换。本文通过对句法限制被消解现象的系统研究,表明主观化理论能为句子可接受度的提高和句法功能的扩展等问题提供较为合理的解释。一方面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视角加深对相关语言现象的共性认识;另一方面,对运用主观化理论解释英汉语句法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9
Chapter 1 Introduction  9-15
  1.1 Introduction  9-11
  1.2 Aims of this Study  11-13
  1.3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13
  1.4 Structure of theThesis  13-15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15-22
  2.1 Subjectif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Structure  15-17
  2.2 Subjectification and Word Ordering  17-18
  2.3 Subjectification and Long-distance Reflexivisation  18-19
  2.4 Subjectification and the Extension of Syntactic Function  19-21
  2.5 A Brief Summary  21-22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is Study  22-30
  3.1 Definition of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fication  22-25
  3.2 Three Main areas of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fication  25-28
    3.2.1 The Speaker's Perspective  25-26
    3.2.2 The Speaker's Affect  26-27
    3.2.3 The Speaker's Epistemic Stance  27-28
  3.3 A Brief Summary  28-30
Chapter 4 Subjectification and Sentence Acceptability  30-43
  4.1 Speaker's Perspective and Acceptability  30-34
  4.2 Speaker's Affect and Accpetability  34-37
  4.3 Speaker's Epistemic Stance and Acceptability  37-42
  4.4 A Brief Summary  42-43
Chapter 5 Subjectification and Syntactic Functional Shift  43-50
  5.1 Speaker's Perspective and Functional Shift  43-46
  5.2 Speaker's Affect and Functional Shift  46-48
  5.3 Speaker's Epistemic Stance and the Aninmacy and Inanimacy Shift  48-49
  5.4 A Brief Summary  49-50
Conclusion  50-52
References  52-55
Appendix 详细中文摘要  55-57
Acknowledgements  57

相似论文

  1. 英汉左移位构式的认知研究,H04
  2. “把”字句的否定式研究,H146
  3. “X知道”格式研究,H146
  4. 主观性视角下的Because-因果复句多义性的研究,H314
  5. 台营方言的主观性标记“一个”,H17
  6. 现代汉语“算”的多角度考察,H146
  7. “到底”类完结义动词的语法化,H146
  8. Because-因果复句的主观性研究,H314
  9. 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不”“没(没有)”“别”的对比研究,H146
  10. 插入语的主观性探析,H030
  11. “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H146
  12. 口语习用语“好你个X”格式考察,H146
  13. “还”的语义演变及相关问题研究,H13
  14. “这样”的语法化研究,H146
  15. 小说对话的翻译——从主观化对等的角度对《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三个中文译本的个案分析,I046
  16. 现代汉语“何X”类副词研究,H146.2
  17. 英语IF条件句的主观性研究,H314
  18. 汉语系词“是”的主观化研究,H146
  19. 形容词衍生之强化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H042
  20. 汉语可能性认识情态动词的语法化研究,H14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语法学 > 句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