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无衍射光的同轴度误差测量系统软件开发
作 者: 杨增辉
导 师: 张新宝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精密仪器及机械
关键词: 极值法 椭圆拟合 轴系校中 同轴度测量方法 贝塞尔曲线
分类号: TP39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同轴度误差属于定位误差,其公差带是以基准轴线为轴线、以公差值为直径的圆柱面区域。随着主推进轴系校中、大型转轴、精密机床、大型飞机制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同轴度的测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长距离轴系同轴度的精确测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衍射光基准的同轴度测量系统。本文对同轴度的测量系统的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详细的描述。利用无衍射光基准的优势,结合CCD传感器、特制测头、控制元件等硬件设备和图像处理软件系统,设计了无衍射光同轴度测量系统的整体方案。同时着重分析了本测量系统中软件部分的作用与功能,其中,求取无衍射光图像中心是软件系统的关键。在系统的软件开发中,本文对本测量系统采集到的图像进行了理论分析,总结了无衍射光截面图像的几点重要特征,给后续研究图像处理算法提供了很大帮助。比较了Hough变换与局部广义对称变换算法的优劣,和应用于本图像的局限性和不足,针对上述算法和其他算法带来的不足,本文从图像特性出发,根据截面图像为贝塞尔函数图像这个特点,利用贝塞尔函数的变化曲线,提出了一种快速、高精度的方法极值加拟合椭圆的方法,此方法同时适用于远近图像。本文介绍了本算法中求取图像处理的整体流程:首先对原图像进行格式转换,转换为灰度图像;第二步是应用重心法求取初步中心;第三步是求取横极值图像和纵极值图像,建立两个容器存放极值的坐标信息;第四步为求出平均环距,剔除所求极值的粗大误差;第五步为跟踪圆弧特征点,通过区域增长找出整圆几何形状;最后利用圆弧特征点,拟合曲线,求出椭圆中心。文章通过分析软件中计算结果的精度和速度,发现本文提出的算法处理速度较快,测量精度较高。同时,通过完善的误差评定算法得到实验结果,验证了本系统的可用性和精度。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1 绪论 8-15 1.1 课题来源 8 1.2 同轴度测量系统研究的意义 8-9 1.3 同轴度误差测量方法 9-13 1.4 图像处理在测量系统中的作用 13-14 1.5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14-15 2 同轴度测量系统 15-27 2.1 无衍射光同轴度误差测量系统 15-22 2.2 软件系统设计 22-26 2.3 本章小结 26-27 3 极值法与边缘检测 27-43 3.1 图像和算法分析 27-32 3.2 图像处理算法分析 32-36 3.3 极值法 36-42 3.4 本章小结 42-43 4 求取图像中心 43-51 4.1 求取平均环距 43-44 4.2 圆弧特征区域生长 44-47 4.3 拟合圆与解方程 47-50 4.4 本章小结 50-51 5 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51-54 5.1 实验目的 51 5.2 实验原理 51-52 5.3 实验内容和实验条件 52 5.4 实验结果 52-53 5.5 本章小结 53-54 6 总结与展望 54-56 6.1 全文总结 54-55 6.2 展望 55-56 致谢 56-57 参考文献 57-60 附录1 实验数据分析 60-64 附录2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64
|
相似论文
- 基于人眼检测的驾驶员疲劳状态识别技术,TP391.41
- 大型主机安装调整技术研究,U664.21
- 基于船体变形的轴系校中技术研究,U664.21
- 船舶轴系校中状态及轴心轨迹的研究,U664.21
- 船舶轴系校中质量的试验研究,U664.21
- 船舶轴系校中的双向优化研究,U664.21
- 飞行器同平面固定推力下最佳变轨策略研究,V412
- 主机和轴系的找正安装,U664
- 57300DWT散货船轴系校中研究,U674.134
- VaR计算方法改进及其在基金绩效评估中的应用,F830.91
- 空间薄膜褶皱及其动态特性研究,V259
- 空间可展桁架结构的设计与热分析,TU323.4
- 产品层析图像的轮廓匹配技术研究,TP391.41
- 大尺寸截面配对式视觉测量方法的研究,TP274.4
- 妙手Ⅱ手术机器人双目视觉系统研究,TP391.41
- 非零相位木星位置的测量,TP391.41
- 舰船推进轴系校中技术研究,U664.21
-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及其在视线跟踪系统中的应用,TP391.41
- 基于人脸特征的非真实感肖像画生成系统,TP391.41
- 个性化联机手写汉字隶书美化方法研究,TP391.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模式识别与装置 > 图像识别及其装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