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小麦新矮源华矮01的矮秆性遗传及其与其它性状的关系
作 者: 李海英
导 师: 孙东发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遗传育种
关键词: 小麦 矮源 矮秆性遗传 性状相关性 华矮01
分类号: S5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小麦(Triticum aestivum)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作物。矮秆抗倒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矮秆品种的优点在于较高的抗倒伏性和良好的肥水反应以及很高的收获指数。本文对以小麦新矮源华矮01(90607)做母本的五个杂交组合F1、F2世代株高、株高构成因素、及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和后代杂种优势的表现进行分析,以期探明华矮01的遗传规律。主要结果如下:1.以华矮01为母本的5个杂交组合的F1株高均略高于高亲,这表明华矮01的矮杆特性是受隐性矮杆基因控制的,在由F1自交产生的F2群体中出现株高的分离现象,对F2世代株高作次数分布柱状图,从图中可以看出5个组合的F2株高次数分布图呈明显的双峰分布,依据其低谷处的值,并参照母本的平均株高(43.Ocm),设定62.5cm为划分株高高秆与矮秆的分界点。统计高秆与矮秆植株数目并进行卡方测验,结果显示5个杂交组合高秆与矮秆的分离比例符合3:1,X2c<X20.05=3.84,已达到显著水平,由此说明,矮秆性状是由一对主效隐性基因控制的。株高的划分标准也一样,因此90597、90596、90592、华2152、90587控制株高的基因型相同。依据同样方法对株高主要构成因素的遗传特性进行分析,发现倒一节长和穗颈节间长以及倒二节长与株高遗传规律相同,是由一对主效隐性基因控制的,说明华矮01携带的矮秆基因主要作用在穗颈节间长、倒一节长和倒二节长。2.株高构成因素与产量性状均有较大变异,其中剑叶鞘至穗颈节距离、倒四节长、有效穗、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穗平均粒重较大,变异系数在40-60%,株高、主穗长、穗颈节间长、倒一、二、三节长、主穗小穗数变异系数在10-30%之间,然而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则表现很小变异系数,最小的为淀粉含量。3.所有组合各节间长度由上至下递减,但组合间略有差异。各节间长度的变异系数比相应的百分数的变异系数要大,说明组合间各节间长比例相对比较稳定。4.由各个组合的回归关系说明,当本实验其他因素维持在平均水平时,以主穗长和倒一节长对株高的贡献最大,倒二节长、倒三节长、倒四节长次之,穗颈节间长与剑叶鞘至穗颈节距离作用不大;组合间差异较明显。5.株高与穗颈节间长、剑叶鞘至穗颈节距离、倒一节长、倒二节长比率、倒三节长显著相关,与主穗长比率显著负相关,与倒二节长极显著相关;主穗长比率与穗颈节间长比率显著相关,与倒二、倒四节长、倒三节长比率显著负相关,与倒二节长比率、倒三节长极显著负相关;穗颈节间长比率与倒三节长比率显著负相关;剑叶鞘至穗颈节距离与倒三节长显著相关;倒一至倒四节长分别与下一节长相关显著,与相应的节长比率也相关显著。说明了在株高构成因素中,各个节间长和对应比率与另外的株高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并不完全一致。6.在株高构成因素中穗颈节间长、倒一到倒三与产量性状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在早期选育种应注意考察这些性状。部分组合的蛋白质含量与株高呈现出负相关,说明并不是植株越高,品质越好,在不同品种中确定植株高度与蛋白质含量的最佳比例还有待研究。
|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2 1 引言 12-28 1.1 小麦矮化育种的意义 13-16 1.1.1 小麦矮秆优势 13-15 1.1.2 矮化育种趋势 15-16 1.2 小麦矮化基因 16-19 1.2.1 小麦矮化基因的类型 16-17 1.2.2 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 17-18 1.2.3 小麦矮秆基因分子标记研究 18-19 1.3 小麦矮秆基因的作用 19-22 1.3.1 降秆作用 19-20 1.3.2 小麦矮秆基因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20-22 1.3.3 小麦矮秆基因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22 1.4 小麦株高的遗传研究 22-25 1.4.1 小麦株高的遗传研究方法 22-24 1.4.2 小麦矮源的遗传应用 24-25 1.5 小麦株高与构成因素及农艺性状的关系 25-27 1.5.1 小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研究 25 1.5.2 小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与农艺性状的研究 25-27 1.6 小麦株高遗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27 1.6.1 存在问题 27 1.6.2 发展趋势 27 1.7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意义 27-28 2. 材料与方法 28-29 2.1 田间试验 28-29 2.2 统计分析 29 2.2.1 株高性状的遗传分析 29 2.2.2 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回归分析 29 2.2.3 各性状间的相关性 29 3. 结果与分析 29-52 3.1 五个杂交组合F1、P1、P2株高表现 29-30 3.2 五个组合F2世代株高构成因素及农艺性状变异情况 30-34 3.3 五个杂交组合F2株高构成因素均值及所占株高的比例 34-35 3.4 五个杂交组合中株高与株高构成性状的回归关系分析 35-36 3.5 株高与节间长及比率间的相关性 36-37 3.6 株高性状的遗传分析 37-43 3.7 株高主要构成性状的基因分析 43-46 3.7.1 穗颈节间长基因分析 43-44 3.7.2 倒一节长基因分析 44-45 3.7.3 倒二节长基因分析 45-46 3.8 90607/90592 F3代株高主要构成因素分离适合性测验 46-47 3.9 五个杂交组合株高及构成因素与其他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47-52 4. 结论 52-55 参考文献 55-62 附录 62-67 致谢 67
|
相似论文
-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 紫花苜蓿根系生长与地上部生长的相关性分析,S541.9
- 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原鉴定和RAPD分析,S435.121
- 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的调控与管理,S512.1
-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 10t/hm~2冬小麦氮素营养特性及诊断和氮肥运筹研究,S512.1
- 重组脂肪氧合酶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在小麦粉中的应用,TS201.25
- 麦胚多糖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10.1
- 解磷菌K3的溶磷特性及其在不同土壤中定殖研究,S144.9
- 小麦群体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S512.1
- 江苏省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调查及其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S435.121
- 豫、鄂、渝三省(市)小麦白粉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S435.121
- 新疆小麦1Dx5基因的分离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S512.1
- 施氮量对小麦籽粒淀粉粒粒度分布的调控效应研究,S512.1
- 施氮量对小麦籽粒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积累的调控效应研究,S512.1
- 花前干旱锻炼对花后干旱逆境下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S512.1
- 小麦主茎和分蘖根系发育的差异及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贡献,S512.1
- 两类不同小麦品种花后群体生理特性和物质积累运转规律的研究,S512.1
- 涉及大赖草7Lr染色体的普通小麦—大赖草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S512.1
- 一个新的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发现与分子标记定位,S51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麦 > 小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