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奈曼旗沙质草地植被—裸沙动态特征研究

作 者: 闫丽
导 师: 包慧娟
学 校: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奈曼旗 植被 裸沙 空间分布 特征
分类号: X1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土地沙漠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之一,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恶化和经济贫困,威胁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沙漠广布,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化的研究对于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植被变化和风沙活动是半干旱地区两种主要的地表过程,影响着沙漠化发展的方向。深入研究植被和裸沙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特征为阐明植被变化和风沙活动的相互关系提供基础,为进一步解释半干旱区地表变化的规律及其机制提供依据。基于以上的考虑,本文以半干旱地区植被变化和风沙活动明显的奈曼旗沙质草地为例,在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结合野外调查,对以下内容进行研究。1.对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分析,结合实地考察归纳总结得到奈曼旗沙质草地植被和裸沙的空间分布类型主要有如下三种:相对均匀型,梯度型,几何型。相对均匀型指植被斑块和裸沙斑块在空间分布上比较均匀,植被或裸沙地的空间分布没有明显的集中或渐变特征。梯度型主要是指从完全裸沙地到植被集中区,植被和裸沙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梯度渐变过程,主要分布在河流和湖泊附近。几何型指具有几何形状的农田植被与裸沙地在空间上的分布形式。2.对奈曼旗沙质草地植被和裸沙空间分布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奈曼旗沙质草地植被-裸沙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连续的几个NDVI值之间,不同分布类型峰值的大小和半峰宽各不同。植被破碎化主要发生在两个NDVI区段内。在斑块破碎化过程中植被为基质,裸沙斑块状分布与高植被梯度型分布的斑块变形程度相似。植被和裸沙细密度均匀分布类型中斑块变形高于其他类型。低植被梯度分布型中斑块的变形不明显。3.对同一NDVI值斑块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发现:同一NDVI值内,存在着斑块数量随着斑块面积的增加而呈幂函数减小,随斑块周长的增加而呈幂函数增加的规律,且斑块数量越多时该规律表现越明显。4.对典型样带近二十年植被-裸沙空间分布的面积曲线,斑块密度曲线,形状指数曲线的动态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发现植被-裸沙动态变化具有三种主要模式。模式一为1987年到1992年斑块面积快速集中在较窄的NDVI值之间,并快速向低NDVI移动,斑块形状快速简单化;1992年到2002年斑块面积较慢集中较窄的NDVI值之间,快速向高NDVI移动;2002年到2009年斑块面积缓慢集中较窄的NDVI值之间,缓慢向低NDVI移动,斑块形状缓慢简单化。模式二为1987年到1992年斑块面积缓慢分散在较宽的NDVI值之间,缓慢向低NDVI移动,斑块形状快速简单化;1992年到2002年斑块面积快速集中在较窄的NDVI值之间,快速右移向高NDVI移动,斑块形状缓慢简单化;2002年到2009年斑块面积较快分散在较宽的NDVI值之间,缓慢向低NDVI移动,斑块形状缓慢简单化。模式三为1987年到1992年斑块面积分布基本不变,缓慢向低NDVI移动,斑块形状快速简单化;1992年到2002年斑块面积快速分散在较宽的NDVI值之间,快速向高NDVI移动,斑块形状缓慢简单化;2002年到2009年斑块面积快速集中在较窄的NDVI值之间,缓慢向高NDVI移动,斑块形状较慢复杂化。5对奈曼旗沙质草地植被-裸沙动态的驱动力分析发现:气候因素中大风、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与植被-裸沙空间分布动态的相关性较大;人为因素的影响不大,但与年末牲畜栅栏头数和农牧民纯收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对Lancaster气象模型进行了验证。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2
1 绪论  12-19
  1.1 研究背景  12-13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7
    1.2.1 半干旱区植被覆盖与风沙活动  13-14
    1.2.2 植被-裸沙空间格局及动态特征  14-17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9
    1.3.1 研究内容  17-18
    1.3.2 技术路线  18-19
2 研究区概述及研究方法  19-31
  2.1 奈曼旗概况  19-25
    2.1.1 自然因素  19-24
    2.1.2 沙漠化状况  24
    2.1.3 社会经济条件  24-25
  2.2 数据来源  25
  2.3 信息提取  25-28
    2.3.1 影像处理  25-26
    2.3.2 数据提取  26-28
  2.4 参数选择  28-31
    2.4.1 植被-裸沙分类参数  28
    2.4.2 空间结构特征参数  28-31
3 植被-裸沙的空间分布规律  31-46
  3.1 奈曼旗沙质草地植被和裸沙空间分布类型  31-33
    3.1.1 相对均匀型  31-32
    3.1.2 梯度型  32
    3.1.3 几何型  32-33
  3.2 植被-裸沙的空间分布规律  33-40
    3.2.1 不同NDVI 斑块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  34-36
    3.2.2 不同NDVI 斑块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36-39
    3.2.3 不同NDVI 斑块形状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39-40
  3.3 单一NDVI 斑块的空间分布规律  40-46
    3.3.1 斑块数量与斑块面积的关系  41-43
    3.3.2 斑块周长与斑块面积的关系  43-46
4 植被-裸沙的动态分布规律  46-63
  4.1 植被-裸沙的动态变化特征  46-55
    4.1.1 不同NDVI 斑块面积分布的动态变化  46-51
    4.1.2 不同NDVI 斑块密度分布的动态变化  51-53
    4.1.3 不同NDVI 斑块形状指数分布的动态变化  53-55
  4.2 奈曼旗植被-裸沙的动态变化特征  55-59
    4.2.1 不同NDVI 斑块面积分布的动态变化  55-57
    4.2.2 不同NDVI 斑块密度分布的动态变化  57-58
    4.2.3 不同NDVI 斑块形状指数分布的动态变化  58-59
  4.3 植被-裸沙的动态变化规律  59-63
5 植被-裸沙动态变化的驱动分析  63-72
  5.1 自然驱动分析  63-66
  5.2 人为驱动分析  66-68
  5.3 综合驱动分析  68-72
    5.3.1 驱动力概念模型  68
    5.3.2 驱动力分析  68-72
6 结论  72-74
  (1) 研究区植被和裸沙空间分布类型  72
  (2) 植被-裸沙空间分布规律  72
  (3) 同一NDVI 斑块的空间分布规律  72-73
  (4) 植被-裸沙的动态变化规律  73
  (5) 植被-裸沙动态分布的驱动分析  73-74
参考文献  74-78
附件  78-81
  表5-1  78-79
  表5-2  79-80
  表5-3  80-81
致谢  81

相似论文

  1. 基于SVM的高速公路路面浅层病害的自动检测算法研究,U418.6
  2.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3.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研究,TU242.2
  4. 钢在建筑中的技术表现力研究,TU-0
  5.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6.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复合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TM461
  7. 民国时期北平城市粮食市场区位分布及其等级研究,K291
  8.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9. 高频雷达信号电离层污染及时频分析方法研究,TN958.93
  10.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11. 空间目标ISAR成像仿真及基于ISAR像的目标识别,TN957.52
  12. 用于检索的人脸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研究,TP391.41
  13. 基于用户兴趣特征的图像检索研究与实现,TP391.41
  14. 基于三维重建的焊点质量分类方法研究,TP391.41
  15. 基于句法特征的代词消解方法研究,TP391.1
  16. 基于特征的软构件建模方法及其在VMI管理系统中的应用,TP311.52
  17. 胆囊炎和肾病综合症脉象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分类研究,TP391.41
  18. Q学习在基于内容图像检索技术中的应用,TP391.41
  19. 森林防火系统中图像识别算法的研究,TP391.41
  20. 统计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词对齐及相关融合策略研究,TP391.2
  21. 直推式支持向量机研究及其在图像检索中的应用,TP391.4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生物学 >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