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药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作 者: 刘馥婷
导 师: 胡坪
学 校: 华东理工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相互作用 中药小分子 生物大分子 电化学 金纳米通道
分类号: R28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0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其成分复杂,研究中药中的活性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特别是多组分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同时相互作用,能为揭示中药配伍机理、筛选中药活性成分、设计新药等提供科学依据。论文采用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以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伏安法分别研究了中药活性小分子大黄酸、丹酚酸B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为3.19的醋酸盐缓冲盐体系中,大黄酸与DNA发生了静电作用,生成1:1的非电活性复合物,其结合常数为3.516×106L-mol-1;丹酚酸B与DNA由于嵌入作用生成1:1的非电活性复合物,其结合常数为4.159×104L-mol-1。此外,还对大黄酸与丹酚酸B与DNA的同时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与两者与DNA在玻碳电极上的单独相互作用相比较,SalB与DNA相互作用的模式仍为嵌入作用;但Rhe与DNA相互作用的模式发生了变化,由静电作用转变为嵌入作用。表明SalB对Rhe与DNA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影响。论文选用DNA修饰玻碳电极,以循环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研究了丹酚酸B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通过DNA修饰,减小了丹酚酸B在裸玻碳电极上的吸附,改善了氧化还原的可逆性。在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丹酚酸B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形成了结合比为2:1的非电活性的复合物,计算得其表观结合常数为1.01×108L-mol-1。该结果与荧光光谱的计算结果一致。论文还采用化学沉积法,在径迹刻蚀聚碳酸酯模板上,制备出孔径为35nm左右的金纳米通道;通过对pH值、温度、搅拌速度等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实现了金纳米通道膜的室温制备,并缩短了制备时间。并尝试以此金纳米通道膜作传感器,研究了白藜芦醇和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利用位点结合模型计算出它们的结合常数为3.54×106L-mol-1,结合位点数约为1.1。该结果与荧光光谱法得出的结果一致。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环氧分子在碳纤维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TB332
  2. 碳泡沫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O613.71
  3. 酸模根际产铁载体矿物分解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与矿物相互作用,Q93-33
  4. 不同类型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与凝血十二因子九肽片段及纤维蛋白原P1片段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O631.3
  5. 导电聚苯胺的电化学合成与应用研究,O633.21
  6. 氨基酸金属离子复合膜化学修饰传感器检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研究,S481.8
  7. 不同处理阶段焦化废水对玉米胚胎发育及其毒性研究,X173;S513
  8. 电化学原位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表征,O631.3
  9. 多层次金属氧化物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TM53
  10. 超级电容器不同孔结构分布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研究,TM53
  11. 金属氧化物电极的静电纺丝法制备及其电化学电容性质研究,TM53
  12. REAC系统水相介质中碳钢的腐蚀行为研究,TE986
  13. 基于光生物传感器的纳米多孔硅的制备与特性研究,TQ127.2
  14. 植物信号分子的电化学在体检测,Q946
  15. 铜合金表面复合型膜层制备及性能研究,TG174.42
  16. CopC、BSA与Cu(Ⅱ)、Cu(Ⅰ)、Cd(Ⅱ)、Ag(Ⅰ)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O646
  17. 离子液体对壳聚糖溶解性能的研究,O636.1
  18. 咪唑离子液体在溶液中的簇集和微观结构研究,O645.1
  19. La-Mg-Ni基合金储氢与电化学性能研究,TG139.7
  20.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锂的合成及改性研究,TM91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化学 > 化学分析与鉴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