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荀子性情说研究

作 者: 孙娜
导 师: 梁宗华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荀子   性恶 化性起伪 礼以养情
分类号: B22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荀子问题的诠释,是目前学界讨论的一个重点,尤其在新近出土文献郭店简、上博简面世后,简文中关于性情思想的相关资料,虽然所论层面不同,但也为荀子性情思想研究提供了学派学理方面的呼应。荀子性情说对于人性论研究既有其独特创新之处,也有对前代儒学争辩问题的继承发展。本文拟对荀子性情思想进行深入系统的剖析,以期更好地把握荀子学说体系。本文分三部分对荀子的性情说进行探讨。第一部分论述荀子性情说之根源—依托“天人之分”的思想。荀子之论性情是建基于他“天人之分”哲学思想之上的。他认为天是客观自然之天,人是天生万物之一种而又特立独出者,人的本性也是自然的,天人各有不同的规律。“人”以及人的性情源自天然,秉受于天。人应该在“参天地”的基础上达到天人和谐的理想状态。第二部分对荀子的“性”、“情”观念做系统梳理。荀子的性、情观念正是由这种天人之分的哲学基础所规定的。虽然荀子独树一帜地提出了性恶论,但荀子定义性和论证性恶这两个问题属于不同的层面,联系到他对“情”的相关阐述更证明了这一点。荀子对“性”有不同定义,有作为万物之性的“性”,更有作为人“类”的“性”,最基本定义应该是“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之前对“情”的意义仅限于一般性的理解,到荀子这里发生了变化,从荀子对“情”的论述可以看出,“情”在某个层面上成为与“性”对等的一个概念,同时它在一定意义上还具有了道德价值。“情”的意义在荀子这里得到了拓展,在其人性思想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情不仅承担了人性“恶”的流向,还隐含着“善”的因素。同时荀子还重点强调了“欲”与性情的关系及作用,认为“欲”与性、情一样是受于天之自然,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在于如果顺欲而为就会出现纷争残斗等恶行。儒家传统的“礼”在此与人之性情从源头上关联在一起,礼的功用既在于化性起伪,亦在养情导欲。第三部分阐述荀子关于性情完善的思想。既然性情受之于天,自然而然,那么对于性情的不美就要想办法加以制导,荀子提出“化性起伪”,用外在的礼义教化规范人的性情,同时由于人本身具有“可以知”、“可以能”的自然材质,“认知心”成为接受礼义教化的重要的内在潜能,可以顺利完成“化性起伪”的过程。荀子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而最终走向“化性起伪”,为其倡导的礼义教化奠下了人性的基础,冀以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寻觅成为道德圣人的道路。假定荀子仅仅认为人性是恶的,而不去讨论“善”的可能,那么“人性是恶的”这个论断也没有积极的意义,荀子所注重的,恰恰是礼义对性情的顺养与制导,是对“善”的肯定和追寻,所以他提出的性恶论的中心命题应该是“化性起伪”、“以礼养情”。荀子独特的性情思想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战国后期,中国社会由初始七雄争霸的纷争局面渐趋统一,反映在思想文化思潮上,则促使了各家思想的大融合,荀子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丰富。他在学宗孔子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需求,广泛研究、批判、吸收各家学说的精华,成为先秦百家之学的总结者,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荀子关于人性问题的思考尽管与孔孟是不同的路径,却仍旧遵循了儒家重视情的路子,论述之中反映出对现实世界的热切关注,虽然是从情、欲等感性层面论人性,却表现出了强烈的思辨特征。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英文摘要  7-9
绪论  9-13
一、说的哲学基础——天人之分  13-20
  (一) “明于天人之分”  14-16
  (二) “知天”而“制天命”  16-20
二、 荀子的性情论  20-32
  (一) 荀子“性”的内涵解析  20-24
  (二) 荀子“情”的内涵  24-27
  (三) 欲——情之应  27-29
  (四) 性情关系  29-32
三、 性情的完善——化性起伪,礼以养情  32-41
  (一) 化性起伪  32-37
  (二) “心”对于性情完善的作用  37-41
结语  41-44
参考文献  44-47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7-48
致谢  48

相似论文

  1.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研究与分析,R657.4
  2. K公司计划及预测改进对于合理库存配置的研究,F224
  3. 自变量分段连续型随机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收敛性及稳定性,O211.63
  4. 天然气脱酸性气体过程中物性研究及数据处理,TE644
  5. Gr/Al-Mg复合材料抗热震与抗烧蚀性能研究,TB332
  6. 超声处理RTM成型酚醛/乙醇在石英纤维表面的竞争吸附,TB332
  7. 新型银基无镉中温钎料组织性能的研究,TG425.2
  8. 煤粉再燃反应条件对NH3非催化还原NOx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X701
  9. 复合添加剂对SNCR脱硝过程的影响,X701
  10. 小型望远镜防抖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实现,TH743
  11. 行星际间飞行的自主导航方法研究,V448.224
  12. 机载导弹的传递对准研究,V249.322
  13.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14. 偏振光/地磁/GPS/SINS组合导航算法研究,V249.328
  15. 会展建筑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TU242
  16. 博物馆建筑空间整合设计研究,TU242.5
  17. 当代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研究,TU241.93
  18. 居住区中心绿地开放性设计研究,TU985.125
  19.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20. 什邡市洛水镇灾后永久性住宅重建研究,TU241
  21. 开关磁阻发电机供电系统仿真分析,TM3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先秦哲学(~前220年) > 儒家 > 荀子(荀况,公元前313~前238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