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济南市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与水环境压力分析

作 者: 李艳娟
导 师: 郑昭佩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赤字 STIRPAT模型
分类号: X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同样更是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经济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使水资源开发利用维持在可持续的范围内,有必要核算人类消费对水资源的真实需求情况。济南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制定一套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十分重要。本文采用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通过对水资源生态足迹账户的细划分,分别对水产品消费品生态足迹、淡水生态足迹、水污染生态足迹进行计算,进而分析济南市1998—2007年这十年间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同时运用水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济南市在1998—2007这十年间水资源承载力情况,并对其进行动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1998—2007年这十年间,济南市总的生态足迹和总的生态赤字整体都呈上升趋势,而总的生态承载力却呈不断下降趋势。这与济南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经济持续发展等密切相关,说明济南市在水资源合理利用及优化配置方面仍需继续努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STIRPAT模型,以济南市的水资源生态足迹为因变量,选取人口数量、富裕度、技术水平等作为指标,对济南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数量是对水资源环境压力影响最大的驱动因子,其影响系数高达0.728042。其次为富裕度,其对环境压力的影响系数为0.426391(lnA),随着富裕程度的提高,人类对水资源的消费会同步增加。技术水平的提高会降低万元GDP水足迹消耗量,从而使水资源生态足迹消耗总量降低,虽然其对减小水资源环境压力的影响要稍微弱一点,但是绝不容忽视。最后,本文从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与高效利用水资源、增强节水意识、制定合理的水价机制与水资源保护对策、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一些对策。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1 序言  9-15
  1.1 选题背景  9-10
  1.2 国外研究现状  10-11
  1.3 国内研究现状  11-12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1.5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12-15
    1.5.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4
    1.5.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5
2 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概念  15-27
  2.1 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承载力概念  15-16
  2.2 水资源生态足迹概念模型  16-18
  2.3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模型  18
  2.4 水资源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  18-19
  2.5 因子的确定  19-27
    2.5.1 产量因子  19-25
    2.5.2 均衡因子的确定  25-27
3 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  27-33
  3.1 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建立  27-32
    3.1.1 水产品消费生态足迹计算  27
    3.1.2 淡水生态足迹计算  27-30
    3.1.3 水污染生态足迹计算  30-31
    3.1.4 水资源生态足迹  31-32
  3.2 水资源承载力计算模型的建立  32-33
4 济南市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承载力的计算  33-55
  4.1 研究区概况  33-39
    4.1.1 自然环境特征  33
    4.1.2 社会经济状况  33
    4.1.3 水资源概况  33-39
  4.2 济南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  39-51
  4.3 济南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  51-55
    4.3.1 水资源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51-52
    4.3.2 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  52
    4.3.3 济南市水资源赤字动态分析  52-53
    4.3.4 济南市水生态足迹、水承载力与水生态赤字总量动态分析  53-55
5 基于STIRPAT 模型的人文因素对水环境的压力分析  55-60
  5.1 STIRPAT 模型  55-56
  5.2 济南市水环境压力分析  56-60
    5.2.1 指标选取与模型确定  56-57
    5.2.2 模型结果与分析  57-59
    5.2.3 小结  59-60
6 济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60-66
  6.1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60
  6.2 努力提高技术水平,高效利用水资源  60-62
    6.2.1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  60-61
    6.2.2 高效利用水资源  61-62
  6.3 增强节水意识与制定合理的水价机制  62-63
    6.3.1 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  62
    6.3.2 扩大公众参与  62-63
  6.4 水资源保护对策  63-64
    6.4.1 水资源管理机制  63-64
    6.4.2 加强水资源保护与规划管理  64
  6.5 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  64-66
7 结论  66-68
参考文献  68-70
致谢  70-7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71

相似论文

  1. 江西省低碳农业发展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F224
  2. 基于系统动力学和系统优化的水资源承载力分析,X26
  3. 辽宁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及应用,TV213.4
  4. 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研究,TV213.4
  5. 滇中调水对昆明市水资源承载力影响研究,TV213.4
  6. 基于SD的滨海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TV211.1
  7.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研究,TV211
  8. 海南省旅游水资源承载力研究,TV213.4
  9. 区域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F127;F224
  10. 缺水城镇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研究,TV213.4
  11. 促进我国二氧化碳减排的碳税政策研究,F812.4
  12. 黑龙江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X321
  13. 旅游海岛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及应用研究,TV213
  14. 基于GIS的水资源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TV213.4
  15. 区域水资源管理信息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开发,TV213.4
  16. 福建省汀江流域水环境安全评价研究,X832
  17. 榆林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TV213.4
  18. 乐清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TV213.4
  19.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辽宁省水资源承载力SD模拟,TV213.4
  20.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TV213.4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社会与环境 > 环境与发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