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吕梁山南段森林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作 者: 俞艳霞
导 师: 王孟本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森林植被 吕梁山 碳密度 空间格局
分类号: Q9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碳库之一,森林植被碳库研究在全球陆地碳循环研究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山西省境内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森林植被潜在固碳能力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吕梁山南段吕梁林局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利用生物量换算因子法,对109个森林样地的碳密度进行估算;采用TWINSPAN分类方法,对森林植被进行群系划分,研究了不同群系碳密度及其动态变化;基于地统计学原理分析了森林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吕梁山南段森林植被可分为9个群系,即臭椿群系、柳树群系、辽东栎-油松混交群系、辽东栎群系、辽东栎-枫树混交群系、辽东栎-白桦-山杨混交群系、白皮松-辽东栎混交群系、白皮松-侧柏混交群系和槐树群系。这9个群系在2000年的碳密度值介于23.53 Mg ha-1和75.64 Mg ha-1之间,平均值为62.84 Mg ha-1;在2005年的碳密度值介于24.16 Mg ha-1和78.91 Mg ha-1之间,平均值为66.26 Mg ha-1。5a间森林碳密度增加3.42 Mg ha-1。同一群系各龄级间碳密度变化较大,从幼龄林到近熟或成熟林碳密度增加。(2)地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球状模型能很好地反映森林植被碳密度的空间结构特征;2000年和2005年两期的森林碳密度球状模型表明该区碳密度分布主要是受结构性因子影响,空间依赖性较强,在小尺度上没有明显规律,而在中尺度上有群团状分布的特点;森林碳密度呈现出自南向北、自西向东增加的趋势。(3)森林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海拔、坡位、坡向和坡度等地形因子具有一定相关性:森林碳密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先增后降,海拔1600-1800m碳密度值最大;坡上部森林碳密度最高,其次为坡下部,山脊碳密度值最低;阴坡半阴坡的森林碳密度一般高于阳坡和半阳坡:斜坡地和平地碳密度值明显高于其它坡地,急坡地碳密度值最小。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9
ABSTRACT  9-11
第一章 引言  11-17
  1.1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11-12
    1.1.1 温室效应的产生  11
    1.1.2 人类活动对温室气体的影响  11-12
    1.1.3 全球温暖化及其产生的影响  12
  1.2 森林在全球碳平衡中的作用  12-14
    1.2.1 森林植物的光合作用机理  12-13
    1.2.2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  13
    1.2.3 森林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13-14
  1.3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5
    1.3.1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国外研究进展  14-15
    1.3.2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国内研究进展  15
  1.4 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存在问题  15-16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17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7-23
  2.1 吕梁山南段的自然概况及主要植被类型  17-18
  2.2 研究方法  18-23
    2.2.1 数据来源及样地分布  18-20
    2.2.2 植被分类及森林生物量估算  20
    2.2.3 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估算  20-21
    2.2.4 森林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21-23
第三章 吕梁山南段森林植被的数量分类及碳密度研究  23-29
  3.1 TWINSPAN分类原理  23
  3.2 森林景观的TWINSPAN分类结果  23-26
  3.3 各森林群系的生物量  26-27
  3.4 各森林群系的碳密度  27-29
第四章 吕梁山南段森林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  29-37
  4.1 地统计学理论与空间异质性  29
  4.2 变异函数  29-30
    4.2.1 变异函数的定义  29-30
    4.2.2 变异函数的参数及生态学解释  30
  4.3 基于地统计学的森林碳密度空间异质性  30-32
    4.3.1 森林碳密度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的最优拟合  31
    4.3.2 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的生态学解释  31-32
  4.4 基于地统计学的森林碳密度空间格局分析  32-34
  4.5 森林碳密度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34-37
    4.5.1 海拔梯度分布  34-35
    4.5.2 坡位分布  35
    4.5.3 坡向分布  35
    4.5.4 坡度分布  35-37
第五章 结论  37-39
  5.1 吕梁山南段森林植被的数量分类结果及碳密度动态变化特征  37
  5.2 吕梁山南段森林碳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37-38
  5.3 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38-39
参考文献  39-45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5-46
致谢  46-47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7-49

相似论文

  1. 基于TM/ETM+数据的水体有机污染空间格局变化分析,X52
  2. 井冈山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研究,S718.5
  3. 湖南主要针叶林类型碳贮量及碳汇经济价值估算,S718.5
  4. 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S718.5
  5. 明清时期渭水上游地区森林植被变迁研究,S718.5-09
  6. 黄土高原不同林龄毛白杨人工林碳密度研究,S718.55
  7. 宁夏贺兰山天然油松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研究,S718.556
  8. 黄土高原退耕地土壤水分养分与碳密度的研究,S714.2
  9. 福建省森林碳储量的区域分异研究,S718.5
  10. 森林植被信息提取的尺度问题研究,S771.8
  11. 江淮丘陵区马尾松林碳密度和碳储量研究,S718.5
  12. 基于光谱过程知识的四川省森林植被分类及应用研究,S718.5
  13. 湖南省土壤有机碳密度、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分析,S153.6
  14. 基于小波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其影响因子的尺度相关分析,S153.6
  15. 子午岭天然柴松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研究,S718.5
  16. 山楂叶螨种群扩散与行为初探,S433
  17. 小兴安岭天然森林湿地群落结构与生产力研究,Q948
  18. 基于TELSA的新疆阿尔泰山小克兰营林区森林景观动态模拟研究,S718.5
  19. 黑龙江省黑土有机碳的研究,S153.62
  20. 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固碳减排潜力分析,X32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