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利益博弈视角下的规划许可制度研究

作 者: 沈权
导 师: 王郁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规划许可制度 利益主体 利益关系
分类号: F299.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情况,包括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国家的城市化政策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一系列“城市问题”等等,并指出在社会利益多元化的趋势下,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挑战。政府就希望通过城市规划这一政府管制的重要手段,来科学合理安排土地开发的建设许可。接着,论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解释了政府设立规划许可制度的权力来源,以政府管制理论解释了政府加强土地开发和建设的管制原因,以公共选择理论解释了人们存在各自不同的利益偏好以及对利益的诉求,以社会交往理论入手,解释了在各种社会事务中加强社会沟通的必要性,这些理论和方法为完善规划许可制度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接着,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论文以宏观的角度解读了行政许可法中规定的行政许可制度的内涵、原则和基本要求,这些要求也是规划行政许可应遵循的基本依据。现行的规划许可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一书三证”,即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用地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乡村规划许可证,论文接着分析了“一书三证”的法律依据、申报范围、申报条件、申报程序以及所涉及到的各方利益关系和权力关系,指出了在规划行政许可制度的设立中,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能形成的利益上的冲突。论文接着以浙江省余姚市为例,综述了地方政府在执行规划许可制度中实际运行的状况和特征,指出规划许可制度在基层政府运行所遇到的困境。并以ZHF地块申请建设工程划许可证的真实事件为例子,概述了案例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在规划许可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表现特征,进而指出,现行规划许可制度难以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其根本原因是缺少利益的协调机制和再分配机制,在体制和机制上有待进一步改善。最后,论文从平衡利益的角度,探索性地提出了完善现行规划许可制度的对策和措施。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  10-18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0-13
  第二节 研究意义  13-14
  第三节 研究综述  14-16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16-18
第二章 城市开发和管制相关基本理论  18-23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  18-19
  第二节 政府管制理论  19-20
  第三节 公共选择理论  20-21
  第四节 社会交往理论  21-23
第三章 我国规划许可制度的现状  23-31
  第一节 我国行政许可的内涵和原则  23-24
  第二节 规划许可制度的主要内容  24-28
    一、规划选址意见书  25-26
    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26-27
    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7
    四、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27-28
  第三节 规划许可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8-31
第四章 浙江省余姚市规划许可制度的运行  31-39
  第一节 余姚市执行规划行政许可的概况  31-36
    一、余姚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31
    二、余姚市实施规划许可制度的基本状况  31-34
    三、余姚市实施规划许可制度面临的困境  34-36
  第二节 ZHF 地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案例分析  36-39
    一、规划许可工程的基本情况  36-37
    二、案例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及其分析  37-38
    三、案例小结  38-39
第五章 规划许可过程中的利益博弈  39-44
  第一节 主要表现形式  39-41
    一、规划调整使得业主丧失申请许可条件  39
    二、利益申诉的途径和方式不明确  39-40
    三、利益主体之间力量不平衡且过程隐蔽  40
    四、规划许可自由裁量权的尺度很难衡量  40
    五、利益受损的补偿机制没有建立  40-41
  第二节 原因分析  41-44
    一、规划许可的申请条件不具体  41
    二、规划许可的程序不健全  41-42
    三、规划许可的行政监督流于形式  42
    四、规划编制的政策和技术标准尚不统一  42-43
    五、利益受损后救济机制尚不完善  43-44
第六章 我国规划许可制度的完善  44-49
  第一节 完善规划行政许可的目标和原则  44-45
  第二节 完善规划许可制度的对策和措施  45-49
    一、建立健全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45-46
    二、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和再分配机制  46-47
    三、完善规划的监督制度  47
    四、完善利益的补偿机制和救济途径  47-49
第七章 结论  49-50
参考文献  50-52
致谢  52-5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3

相似论文

  1. 不同利益主体的教育价值观研究,G40
  2. 代建制项目治理结构中利益关系研究,F284
  3. 德州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利益关系分析,C916
  4. 数字环境下我国版权利益管理机制研究,F204
  5. 中国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关系研究,F592
  6. 转型期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体育体制改革研究,G812.0
  7.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立场研究,A811.1
  8. 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网络分析,F293.3
  9. 利益冲突与中国体育制度变迁,G812.0
  10. 中国医疗体制下的多方博弈与组织政策分析,F842.6;F224
  11. 界定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方法论思考,D912.29
  1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客运出租车定价研究,U492.4
  13. 城市房屋拆迁中防合谋监管机制的构建,F299.2
  14. 社区慢性病管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研究,R197.1
  15. 保证保险合同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922.284
  16. 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的博弈研究,F224.32
  17. 我国经济转型中权力规则的变迁探析,F121
  18. 市场经济条件下阶层分化和利益关系调节,D663
  19. 制度变迁及中央与地方的博弈,F123.14
  20.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913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城市与市政经济 > 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 > 中国 > 城镇规划与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