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的公司治理效应分析

作 者: 吕慧
导 师: 刘明辉
学 校: 东北财经大学
专 业: 财务管理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有效性 公司治理
分类号: F2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2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金融危机和公司舞弊案件的频频爆发使公司治理内部控制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焦点,从毫不相关到“大内部控制论”,从“环境论”再到“嵌合论”,历经漫长的发展历程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相融合成为美国、英国、中国等国家的研究趋势。聚焦国内,2007年,公司治理整改专项行动开展,要求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企业公开发布整改报告。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颁布,要求企业管理层编制内部控制有效性自评报告并聘请审计师出具鉴证报告。一时间,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评价主体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成为新的研究方向。相关政策的出台旨在通过整改内部控制缺陷提高内控有效性,而现有文献多聚焦于重大缺陷带来的负面经济后果,少有学者研究内控缺陷暴露后上市公司的整改措施及其积极效果。本文以此为契机,围绕缺陷暴露后的治理效应这一主题,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考察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上市公司是否采取的相关整改措施,以及这些整改措施对提高内控有效性的积极效应。本文除对中美两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衍变背景及信号传递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现代契约理论等相关经典理论简要介绍;对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经典文献进行梳理回顾之外,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方面,是检验内控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的改善。论文以2006~2007年内部控制缺陷暴露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法考察缺陷暴露前后共五年样本公司治理行为的改善。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1)样本公司股权结构设置有所改善,股权集中度大幅下降。(2)董事会结构更加合理、作用加强,表现为董事会规模精简、会议频率大幅提高。(3)独立董事机制改善不够理想。虽然独立董事能发挥制度应用初期迫使公司暴露存在问题的预期效应,但上市公司该制度的建设仍停留在合法合规阶段。第二个方面,是检验公司治理改善后内控有效性的提高。论文以2007年度内部控制缺陷暴露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2006~2010年样本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综合得分,然后利用SPSS17.0软件对公司治理行为的改善程度和内部控制有效性得分提高的程度进行线性回归。因子分析法的结果表明:(1)样本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逐年提高。(2)两极化趋势明显。说明部分治理较优的公司已经从“诱致型”转向“自主型”。(3)提高幅度逐年缩小。2007年有效性有质的飞跃,2008和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放缓,2010年经济复苏后,有效性明显提高。线性回归的结果表明:(1)董事长与CEO两职分离程度增加,有效地促进了内控有效性的提高。(2)董事会规模趋向最佳架构,但相对其他结构变量,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提高的解释能力有限。(3)股权集中度下降促进了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显著上升,但股权分置改革及股民规模膨胀导致的股权制衡度的下降,不利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进一步提高。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1、首次研究内控重大缺陷暴露后带来的积极效应,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探讨缺陷暴露后治理行为的改善以及改善的程度对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贡献;2、依据风险基础法的思想构建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评价体系,将企业战略目标划分为生存发展目标和社会目标两个层次,并以市场能力、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衡量前者。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8
1 引言  8-13
  1.1 选题背景  8-9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9-10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0-11
  1.4 论文框架  11-13
2 文献综述  13-24
  2.1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关系界定  13-15
  2.2 内控缺陷暴露后的经济后果综述  15-17
  2.3 内部控制有效性文献综述  17-23
    2.3.1 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述评  17-20
    2.3.2 公司治理对内控有效性影响综述  20-23
  2.4 部分小结  23-24
3 制度背景及理论基础  24-31
  3.1 制度背景  24-26
  3.2 理论基础  26-30
    3.2.1 信号传递理论  27
    3.2.2 委托代理理论  27-28
    3.2.3 现代契约理论  28-29
    3.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9-30
  3.3 部分小结  30-31
4 内控缺陷暴露后公司治理的改善  31-45
  4.1 研究假设  31-33
    4.1.1 内控缺陷暴露与董事会规模变化  32
    4.1.2 内控缺陷暴露与董事会会议次数变化  32
    4.1.3 内控缺陷暴露与独立董事比例变化  32-33
    4.1.4 内控缺陷暴露与两职分离程度变化  33
  4.2 变量选取  33-36
    4.2.1 公司治理变量  33-34
    4.2.2 内部控制缺陷变量  34-36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6-39
    4.3.1 样本组数据筛选过程  36-37
    4.3.2 对照组数据选择标准  37-39
  4.4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39-44
    4.4.1 股权结构配对样本T检验  39-41
    4.4.2 董事会特征配对样本T检验  41-44
  4.5 部分小结  44-45
5 公司治理改善后内控有效性的提高  45-59
  5.1 研究假设  45-47
    5.1.1 董事会规模的变化与内控有效性  45
    5.1.2 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变化与内控有效性  45-46
    5.1.3 独立董事比例的变化与内控有效性  46
    5.1.4 两职分离程度的变化与内控有效性  46-47
  5.2 变量选取  47-51
  5.3 模型建立  51-52
  5.4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52-58
    5.4.1 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数计算  52-54
    5.4.2 内部控制有效性得分统计分析  54-55
    5.4.3 回归分析  55-58
  5.5 部分小结  58-59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9-70
  6.1 研究结论  59-60
  6.2 政策建议  60-62
  6.3 本文主要贡献  62
  6.4 局限性及后续建议  62-70
参考文献  70-75
后记  75-76

相似论文

  1.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长更换与业绩的实证研究,F224
  2. 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研究,F275
  3.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F540.34
  4. 提高新时期对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研究,D422.62
  5. 中乌公司法比较研究,D951.13
  6. 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研究,D922.291.91
  7. 基于内部控制的反内部人控制研究,F224
  8. 国有控股与家族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相关性比较研究,F272;F224
  9.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研究,F276.6
  10. 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F239.4
  11.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之检讨,D922.291.91
  12. 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F224
  13. 交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成长的实证研究,F224
  14. 兰州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风险管理研究,F426.22
  15. 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F224
  16.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的实证研究,F276.5
  17.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F830.42
  18.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同伴反馈有效性实验研究,H319
  19.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集团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F275
  20. 女性董事参与度研究,D442.6;F224
  21. 从公司治理角度防范财务舞弊的实证研究,F275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