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转型期共青团参与社区青少年事务的职能研究

作 者: 陆颖
导 师: 刘玉祥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转型期 共青团 社区青少年事务 职能研究
分类号: D29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中国社会正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个没有上学读书、没有务工经商、缺少家庭监管的社区青少年群体开始出现并逐步游离于主流社会的边缘,由青少年犯罪问题所引发的社区青少年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对社区青少年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与社会和谐发展,同时也事关社区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近年来,随着政府青少年事务职能的拓展,共青团作为党和政府的助手,积极参与到社区青少年工作中,并受政府委托协助管理社区青少年事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共青团组织与生俱来的三大基本职能(政治职能、政府职能、社会职能)未能在协管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发挥最大作用,成为实现共青团有效参与社区青少年事务和新时期共青团实现自身发展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借鉴国内有关研究成果和其他国家地区青年组织参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共青团的独特视角,从组织覆盖和提供服务的角度对社区青少年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基于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阶段的特殊性对社区青少年特点、分类和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我国青少年事务阐述了对社区青少年事务的认识。在明晰上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本文从分析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的运行模式入手,结合共青团三大基本职能(即:政治职能、政府职能、社会职能)的认知,对共青团在社区青少年事务中的职能定位进行了研究和推断,并分别分析了目前共青团组织在履行社区青少年事务各项职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这些的问题,本文大胆设想借助构建共青团在社区青少年事务中的职能“同心圆”模型,将共青团三大基本职能映射到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尝试通过寻找政治职能、政府职能、社会职能与共青团参与社区青少年事务的凝聚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的内在联系,从而针对不同职能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共青团在社区青少年事务中的履职能力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我国现阶段共青团参与社区青少年事务的实践提供微小的参考和启示,并能为推动我国共青团协助政府履行有关工作职能的研究作出一点贡献。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10
第一章 绪论  10-23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10-14
    一、研究的目的  10-11
    二、研究的意义  11-14
  第二节 有关研究述评  14-19
    一、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4-15
    二、国际上相关研究成果  15-19
  第三节 相关理论支撑  19-20
    一、系统理论  19
    二、人本主义理论  19
    三、X-Y 理论  19-20
    四、增权理论  20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0-23
第二章 共青团视角下的社区青少年和社区青少年事务  23-32
  第一节 社区青少年  23-25
    一、社区青少年的概念  23-24
    二、共青团视角下对社区青少年的认识  24-25
  第二节 社区青少年的特点、分类及成因  25-29
    一、社区青少年的特点  25-27
    二、社区青少年的分类  27
    三、社区青少年群体的产生原因  27-29
  第三节 社区青少年事务  29-32
    一、我国的青少年事务  29-30
    二、对社区青少年事务的认识  30-32
第三章 共青团参与社区青少年事务的职能定位和履职现状  32-42
  第一节 上海社区青少年事务的基本运作模式  32-35
    一、政法委等机构的领导协调  32-34
    二、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和各级团组织的主管与监督  34
    三、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的具体操作  34
    四、社会的广泛参与  34-35
  第二节 共青团在社区青少年事务中的职能定位  35-38
    一、共青团的职能定位  35-37
    二、共青团在社区青少年事务中的职能定位  37-38
  第三节 共青团在社区青少年事务履职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8-42
    一、凝聚职能:动员能力下降、基层组织弱化  38-39
    二、管理职能:职责定位模糊、专业水平不高  39-40
    三、服务职能:代言渠道缺失、工作理念落后  40-42
第四章 共青团在社区青少年事务中提升履职能力的对策  42-54
  第一节 强化“凝聚核心圈”职能  43-46
    一、创建学习型团组织  43-44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44-45
    三、创新组织结构设置  45-46
  第二节 明确“管理中圈”职能  46-50
    一、共青团要积极参与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法治化建设  46-47
    二、共青团要成为社区青少年事务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轴  47-48
    三、共青团要指导社区青少年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48-50
  第三节 拓展“服务外圈”职能  50-54
    一、树立“以人为本、依法维权、热诚服务、促进发展”的服务理念  50-51
    二、拓展社区青少年事务的服务项目  51-52
    三、优化社区青少年事务的服务机制  52-54
第五章 结论  54-55
参考文献  55-59
致谢  59-6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0-62

相似论文

  1. 项目管理理论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297
  2. 共青团组织与转型期青年公共事务管理探析,D297
  3. 我国社会转型期慈善伦理的经济学分析,D632.9
  4. 中国第三次社会转型以来竞技体育的发展路径研究,G812.0
  5. 大连市高校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297
  6. 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武术发展环境特征及对策研究,G852
  7. 城市共青团组织开展体制外青年工作的对策和建议,D297
  8. 转型期我国转业军官就业能力提升研究,G647.38
  9. 611所共青团工作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10.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冲突研究,D648
  11. 县区基层共青团干部激励研究,D297
  12. 共青团促进青年创业的对策研究,D297
  13. 电视剧“第三者”形象之裂变,J905
  14. 社会转型期我国实现民族平等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633
  15. 社会转型期基层计划生育协会发展模式研究,C924.21
  16. 社会转型期的村落民间信仰传承——以温州睦州垟村陈靖姑信仰为个案,K892.4
  17. 河南青年自组织发展问题研究,D432.6
  18. 社会转型期我国行政伦理失范及对策研究,D630
  19. 转型期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61
  20. 湘潭县级共青团工作青年满意度的测评与提升对策,D297
  21. 转型期的YJ电信网络运营结构调整研究,F62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团的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