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运城市当代蒲剧发展调查研究(1970-2008)

作 者: 陈奇
导 师: 车文明
学 校: 山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戏剧戏曲学
关键词: 地方戏 运城市 蒲剧 发展研究
分类号: J8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5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运城是蒲剧最重要的发源地, 1970年运城和临汾行政区划分开后,在新中国戏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运城当代蒲剧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创新、精华糟粕、继承发展等等历史和理论问题,体现出比较鲜明的区域性和独特性。目前,运城市当代蒲剧发展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学术研究和实践演出发展不同步,对运城市当代蒲剧发展的整体调查和宏观研究还没有展开,全球化现状和当代史背景下的运城当代蒲剧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有待于作进一步研究。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调查走访等研究方法,通过广泛收集蒲剧资料和深入分析比较,同时参考历史文献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借鉴科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将运城市1970年至2008年的当代蒲剧发展作为一个调查段落,认真梳理其间蒲剧在剧团、剧目、演员、演出、交流、研究等方面的曲折历程和发展经验,并试图把他纳入蒲剧发展甚至整个戏曲发展的历史进行观照,以求探索运城当代蒲剧作为艺术本体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部条件,以及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价值和地位,探询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充当的角色和其演变的历史轨迹,挖掘蒲剧在其发源地运城这一特定区域发展演变的深层文化内涵,对运城市蒲剧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作法。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前言  8-10
  (一) 选题目的和意义  8
  (二) 研究现状和成果  8-9
  (三)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9-10
一、渊源:蒲剧和运城当代蒲剧  10-15
  (一) 蒲剧简史  10-13
  (二) 运城当代蒲剧概况  13-15
二、濒危:“文革”对运城当代蒲剧的影响  15-20
  (一) 蒲剧剧团的磨难  15-16
  (二) 蒲剧艺人的流失  16-18
  (三) 蒲剧剧目的禁演  18-20
三、振兴:运城当代蒲剧恢复的努力  20-27
  (一) 蒲剧汇演的兴盛  20-22
  (二) 蒲剧戏校的建立  22-23
  (三) 蒲剧研究的展开  23-25
  (四) 家戏演出的繁荣  25-27
四、突围:运城当代蒲剧发展的新声  27-35
  (一) “俊英腔”的启示  27-28
  (二) “蒲乡红”的尝试  28-29
  (三) “梅花奖”的获得  29-31
  (四) 蒲剧剧团的创新  31-33
  (五) 戏迷活动的突破  33-35
五、反思:运城当代蒲剧发展的前景  35-40
  (一) 面临的形势  35-36
  (二) 自身的困境  36-37
  (三) 出路的思考  37-40
结语  40-41
致谢  41-42
参考文献  42-44
附录  44-61
  A:运城市 1970 年至 2008 年蒲剧发展备忘录  44-55
  B:运城市 1970 年至 2008 年蒲剧音像资料目录  55-61
  C:运城市 1970 年至 2008 年蒲剧出版书刊资料  61

相似论文

  1. 海西经济建设下福厦泉市区三小球健身运动的发展研究,G812.7
  2. 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网络政治发展研究,D621.5
  3. 山西省运城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师资现状调查研究,G633.96
  4. 上海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研究,F327
  5. 湘西农业机械化与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研究,F323.3
  6. 右玉道情调查与研究,J825
  7. 蒲剧音乐研究,J825
  8. 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研究,D669.6
  9. 蒲剧做功中的特技表演研究,J825
  10. 运城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F205
  11. 运城市外向型农业发展研究,F327
  12. 我国民间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研究,D632
  13. 上海青年民间组织发展的研究,D632.9
  14. 黄土高原南部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效应分析,F301
  15.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发展研究,D633
  16. 自然保护区社区产业发展研究,D669
  17. 广西高校气排球运动会发展研究,G842
  18. 庆元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F326.12
  19. 辽东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F321.42
  20. 郑州市二七商业中心区发展研究,TU984.13

中图分类: > 艺术 > 戏剧艺术 > 中国戏剧艺术 > 地方剧艺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