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安徽省大山马尾松混交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作 者: 邱欢
导 师: 傅松玲
学 校: 安徽农业大学
专 业: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关键词: 马尾松 大山 混交林 生物量 生物多样性
分类号: S791.2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林业实践证明,长期进行马尾松纯林经营,不仅导致松毛虫害猖獗,而且引起地力衰退,生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林地的持续经营。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比例马尾松混交林及纯林的林分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从乔木层生物量来看,马尾松纯林的生物量为100.96 t·hm-2,混交比例在41~60%的混交林生物量为最大,为139.29 t·hm-2。混交林中林下植被层生物量明显低于纯林,马尾松纯林中林下植被生物量高达5.34 t·hm-2。(2)样地中,在相似的林分密度下,混交比例为41~60%的混交林最适宜灌木层生长,生物多样性指数最大。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受乔木层的生境影响,纯林和混交比例低的混交林的灌木层多样性指数都较低。样地的灌木丰富度指数范围在0.45~3.81之间,Simpson指数在0.66~0.90之间变化,Shannon-Weiner指数在1.24~2.45之间,均匀度指数在0.61~0.94之间,生态优势度指数在0.10~0.33之间。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的最大值都集中在混交比例41-60%的样地中,均匀度指数的最大值集中在混交比例61-80%的样地中。(3)样地中,草本多样性指数最大的是混交比例为61-80%的混交林。样地草本的丰富度指数范围在0.37~0.91,Simpson指数在0.33~0.53之间变化,Shannon-Weiner指数在0.52~0.74之间,均匀度指数在0.59~0.91之间,生态优势度指数在0.47~0.67之间。丰富度指数最大值在<21%样地中,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均匀度指数的最大值都集中在混交比例为61-80%的混交林中。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文献综述  7-16
  1.1 国内外马尾松生产力研究进展  7-14
    1.1.1 马尾松混交林效益的研究  7-8
    1.1.2 马尾松混交林生产力研究  8-14
  1.2 马尾松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14-16
2 引言  16-17
3 研究地区概况  17-18
  3.1 研究地区自然条件  17
    3.1.1 地理位置  17
    3.1.2 地质地貌基础  17
  3.2 气候特征  17
  3.3 土壤和植被特征  17-18
4 研究方法  18-23
  4.1 实验样地选取  18
  4.2 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方法  18-20
    4.2.1 地上部分生物量调查  18-19
    4.2.2 生产力估算方法  19-20
  4.3 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20-22
    4.3.1 生物多样性调查方法  20
    4.3.2 生物多样性计算方法  20-22
      4.3.2.1 丰富度指数  20
      4.3.2.2 生物多样性指数  20-21
      4.3.2.3 均匀度指数  21-22
  4.4 试验技术路线  22-23
5 结果与分析  23-31
  5.1 标准木的研究与分析  23-26
    5.1.1 马尾松标准木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  23
    5.1.2 化香标准木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  23-24
    5.1.3 单株乔木生物量模型建立  24-26
  5.2 地上生物量结果与分析  26-28
    5.2.1 乔木层生物量分配格局  26-27
    5.2.2 林下植被生物量  27-28
    5.2.3 不同混交比例的混交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比较  28
  5.3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分析  28-31
    5.3.1 物种组成结构分析  28-29
    5.3.2 植物多样性特征  29-31
6 结论与讨论  31-33
  6.1 结论  31-32
  6.2 讨论  32-33
参考文献  33-36
致谢  36-37
作者简介  37
在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7-38
附表:安徽省大山林下植物的拉丁学名表  38-39
附图  39-41

相似论文

  1. 5种园林花卉对Cu2+胁迫的耐性评价研究,S68
  2. 不同类型稻田非作物生境的节肢动物多样性,S435.112
  3. 小浪底库区不同郁闭度山毛桃侧柏混交林小气候研究,S716.3
  4.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5. 连作花生红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及微生物制剂对连作花生的影响,S565.2
  6. 模拟土壤环境对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的影响,S154.3
  7. 纸袋纸打浆工艺及机理研究,TS752
  8. 浙江西苕溪流域城镇溪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研究,X826
  9. 三种水生植物生长对土壤性状和根际氮、磷耗竭的影响,S154.4
  10. 土壤有机营养添加物对土壤微生态的修复效果与机制分析,S143
  11. 连作烟田烟草青枯病的生态控制技术及其微生态机制,S435.72
  12. 不同管理模式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S511
  13. 铁、锰等微量元素对栽培丹参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影响,S567.53
  14. 施氮量对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氮素利用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S562
  15. 福建海坛岛主要防护林树种的生物生产力研究和土壤养分特征分析,S727.2
  16. 水土流失治理区马尾松林生物量遥感研究,S791.248
  17. 福州鼓山马尾松年轮α-纤维素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S791.248
  18. 儒家生物多样性智慧研究,B222
  19. 不同氮磷肥水平下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S158
  20. 无锡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研究,X176
  21. 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S147.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树种 > 针叶树类 > > 马尾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